【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童车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蛙车。
技术介绍
蛙式车也叫蛙车,蛙式运动车,蛙式滑板车。蛙式车结合力学与人体工学原理,运用左右滑动原理,利用双腿向外推力及内向内联合方式产生推力,可自然的运动到平时极少活动的缝匠肌。蛙式车驱动力主要来源与两个后轮,运动时两脚分别站在两个踏板上,两腿重复做一开一合运动,两后轮交替呈现“内八”、“外八”形状,推动力便由此产生。目前,市场上蛙式滑板车种类较多,都能满足两脚站在该滑板车上,两脚向外趴和向内收就能使之快速前行的娱乐功能,但现有的蛙式滑板车大多不能调节踏板角度,蛙式滑板车功能单一,很难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娱乐和锻炼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踏板角度可调节的多功能蛙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蛙车,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所述前车架和后车架之间通过车头连接管连接,所述前车架包括依次相连的丁字杆、伸降管和龙头管,前车架的顶端设有方向把,龙头管的底端设有前叉,前叉上设有前轮;所述后车架的一端设有踏板,踏板下方设有后叉,后叉上设有后轮;所述车头连接管上设有锁紧旋钮,位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蛙车,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所述前车架和后车架之间通过车头连接管(10)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包括依次相连的丁字杆(2)、伸降管(3)和龙头管(4),前车架的顶端设有方向把(1),龙头管(4)的底端设有前叉(5),前叉(5)上设有前轮(6);所述后车架的一端设有踏板(11),踏板(11)下方设有后叉(12),后叉(12)上设有后轮(13);所述车头连接管(10)上设有锁紧旋钮(7),位于后车架前端的车头(9)上设有用于调节踏板(11)角度的定位插销(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正福,王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正光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