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计福康专利>正文

自行车后轴内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9732 阅读:15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后轴内变速器,由齿轮行星传动机构,超越离合机构,调速机构,外壳,链轮及操纵器组成;离合机构由与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对称布置在行星齿轮机构两侧且与内齿圈、行星齿轮架凹凸咬合的外、内棘齿圈及左、右棘座上与内、外棘齿圈咬合的长、短棘爪构成;调速机构通过调节调速套在后轴辊上的位置控制左、右长棘爪的开合,实现三种不同传动关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体积小、调速方便,解决了现有内变速器体积大、调速困难,易产生空挡的问题。(*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变速器,尤其是一种自行车后轴内变速器。自行车变速器大致可分为内变速器和外变速器两大类外变速多采用多级链轮传动,占用空间大,变速时脱档,其链条、链轮的敞开式结构,易磨损,并且容易污染车辆和骑行者的衣裤;内变速器,尤其是后轴内变速器,占用空间小,其链传动装置可安装在密闭链盒内,磨损、污染小;据专利技术人所知,目前自行车后轴内变速器多采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并配以各种离合变速机构组成,如与上海凤凰自行车配套的“白象牌”后轴内变速器,其离合变速机构采用往复移动牙嵌式结构,变速困难在静止状态和高速运行时不能变速,并且变速时容易产生空档现象,牙容易撞坏,外形体积也较大;在中国专利申请号“91232265.9”中公开了一种“带防盗装置的自行车变速器”,其变速机构也采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离合变速机构通过控制棘爪与行星齿轮上外棘轮的开合实现两种变速,其不足之处在于棘轮、棘爪外露,体积较大,且只能实现两种速比的变化。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全封闭、运行安全、变速方便、变速时不会产生空档的自行车后轴内变速器。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由齿轮行星传动机构,超越离合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后轴内变速器,由齿轮行星传动机构(1、7、8、9、10),超越离合机构(11、12、14、15、16、17、18、19),调速机构(2、4、5、6、20、21),外壳(23),链轮(24)及操纵器组成,齿轮行星传动机构(1、7、8、9、10)由固定在后轴辊(1)上的中心齿轮,安装在行星齿轮架(7)上的行星齿轮(8)及内齿轮(9)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越离合机构(11、12、14、15、16、17、18、19)是由对称安装在齿轮行星传动机构(1、7、8、9、10)两侧与行星齿轮架(7)凹凸咬合的内棘齿圈(11)和与内齿轮(9)凹凸咬合的外棘齿圈(12)及左、右棘爪座(14、19)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计福康
申请(专利权)人:计福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