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支吊架安装用连接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993006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簧支吊架安装用连接件,包括基座及支撑架,支撑架对称设置在基座上,支撑架与基座形成U形凹槽,并的支撑架上开有螺纹孔,基座为长方体结构,基座四角均设有固定孔,支撑架表面镀有锌层,其中:基座与支撑架为同一材质制作而成,制作基座与支撑架的材质包括以下组分:Cr,Mo,C,Co,Mn,P,S,Ni,Ti,W,V,Cu,Si,Nb,Ta,N,Mg,稀土元素,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设计一种弹簧支吊架安装用连接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备过程无污染,制备成本低廉,制备出的连接件,耐腐蚀、耐磨,强度高,韧性好,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簧支吊架安装用连接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弹簧支吊架安装时使用的连接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弹簧支吊架主要用于电厂汽水管道或锅炉设备、在运行中产生热位移及其设备装置上,在支吊架安装中,每个部件之间需要进行固定连接,以往采用定位焊接的方式将支吊架中各部件进行固定连接,但是这种方式虽然固定性很强但是完全不能拆卸,不方便维修,焊接的接口处易腐蚀、老化,使用寿命短,成本高,焊接时安全性差,也浪费了资源;现有技术中摒弃了焊接的方式,采用特殊的连接件将支吊架之间进行有效的连接固定,同时,这种连接方式的长期工作安全性主要取决与接触面的工作条件和应力。目前支吊架安装中应用的连接件由于长时间在暴露的环境下工作,特别容易腐蚀,易磨损,强度不够,会出现裂缝、断开等现象;因此,研发一种能克服以上技缺陷的弹簧支吊架连接件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弹簧支吊架安装用连接件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备过程无污染,制备成本低廉,制备出的连接件,耐腐蚀、耐磨,强度高,韧性好,使用寿命长。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弹簧支吊架安装用连接件,包括基座及支撑架,支撑架对称设置在基座上,支撑架与基座形成U形凹槽,并的支撑架上开有螺纹孔,基座为长方体结构,基座四角均设有固定孔,支撑架表面镀有锌层,其中:基座与支撑架为同一材质制作而成,制作基座与支撑架的材质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Cr:1-3%,Mo:0.8-1.0%,C:0.02-0.04%,Co:0.02-0.05%,Mn:0.5-0.8%,P:0.025-0.030%,S:0.01-0.03%,Ni:0.5-0.6%,Ti:0.03-0.05%,W:0.2-0.4%,V:0.05-0.08%,Cu:0.2-0.4%,Si:0.2-0.8%,Nb:0.03-0.05%,Ta:0.02-0.06%,N:0.01-0.02%,Mg:0.02-0.04%,稀土元素:0.15-0.18%,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稀土元素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钐:5-8%,饵:6-8%,镧:5-8%,铽:3-7%,镝:13-15%,镥:10-12%,镱:8-10%,铈:7-11%,钕:5-8%,镨:3-5%,余量为镧系元素,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为:前述弹簧支吊架安装用连接件中,制作基座与支撑架的材质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Cr:1%,Mo:0.8%,C:0.04%,Co:0.02%,Mn:0.8%,P:0.030%,S:0.03%,Ni:0.6%,Ti:0.04%,W:0.2%,V:0.08%,Cu:0.4%,Si:0.8%,Nb:0.05%,Ta:0.02%,N:0.02%,Mg:0.03%,稀土元素:0.1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稀土元素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钐:8%,饵:6%,镧:5%,铽:7%,镝:14%,镥:12%,镱:8%,铈:11%,钕:8,镨:3%,余量为镧系元素,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前述弹簧支吊架安装用连接件中,制作基座与支撑架的材质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Cr:2%,Mo:0.9%,C:0.02%,Co:0.04%,Mn:0.5%,P:0.028%,S:0.01%,Ni:0.5%,Ti:0.03%,W:0.3%,V:0.06%,Cu:0.3%,Si:0.5%,Nb:0.03%,Ta:0.04%,N:0.01%,Mg:0.04%,稀土元素:0.18%,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稀土元素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钐:6%,饵:8%,镧:8%,铽:5%,镝:15%,镥:10%,镱:9%,铈:7%,钕:5%,镨:4%,余量为镧系元素,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前述弹簧支吊架安装用连接件中,制作基座与支撑架的材质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Cr:3%,Mo:1.0%,C:0.03%,Co:0.05%,Mn:0.6%,P:0.025%,S:0.02%,Ni:0.55%,Ti:0.05%,W:0.4%,V:0.05%,Cu:0.2%,Si:0.2%,Nb:0.04%,Ta:0.06%,N:0.015%,Mg:0.02%,稀土元素:0.17%,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稀土元素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钐:5%,饵:7,镧:7%,铽:3%,镝:13%,镥:11%,镱:10%,铈:8%,钕:7%,镨:5%,余量为镧系元素,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本专利技术还设计了一种弹簧支吊架安装用连接件制备方法,该连接件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为:(1)分别根据基座及支撑架的形状为依据以型砂和芯砂为造型材料制成铸型待用,在制作铸型前,先将造型材料中的型砂置于烘炉中进行烘干;(2)将基座及支撑架的制作材质送至电弧炉粗炼使得原材质各组分熔化及氧化,粗炼的温度为1000-1250℃,粗炼时间为1-3h,然后再送入LF精炼炉进行精炼及脱气工作,并进行性冶炼,冶炼温度为1500-1650℃,冶炼时间为1-3h,得到铸造液;(3)将铸造液平稳的注入步骤(1)中准备好的铸型中,浇注温度为1400-1550℃,浇注速度为40-48kg/s,浇注时间为15-25s,分别得到基座及支撑架的铸坯;(4)对得到的铸坯表面用不锈钢刷或砂轮进行清理,然后浸入硝酸和氢氟酸的混合溶液中酸洗,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对清洁后的铸坯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具体操作为:a退火:将铸坯炉热至1000-1200℃并保温3-4h后停炉,并炉冷却至500-650℃,随后打开炉门继续缓冷至300-420℃出炉空冷至室温;b淬火:将步骤a中退火后的铸坯缓慢炉热至600-650℃并保温50-60min,再次炉热至500-550℃后用水喷淋铸坯快速降温;c回火:将经淬火后的铸坯在室温下再次入炉并炉热至300-320℃后保温1-2h后出炉空冷至室温;(5)将热处理后的铸坯快速感应加热到750-800℃,然后经冷却工序冷却到室温;冷却工序具体操作为:采用水冷与空冷结合,先采用水冷以1-3℃/s的冷却速率将铸坯水冷至400-450℃,然后空冷至250-320℃,再采用水冷以3-4℃/s的冷却速率将铸坯水冷至100-150℃,最后空冷至室温;(6)对铸坯表面镀上锌层得到半成品,然后冷却至室温,然后对半成品进行超声波检测,检测合格的即为基座和支撑架成品,并将支撑架与基座焊接连接固定得到弹簧支吊架安装用连接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制作铸型时对型砂进行烘干,能减少后期的打磨工作量,减少后期焊补的工作量,降低浇注过程中冷热铸液之间的拉力,避免组织内部疏松同时减少铸件表面细微的气孔产生。本专利技术对铸坯进行热处理提高产品的综合性能即具有硬度外还具有一定的韧性,热处理温度的确定应以获得均匀而细小的奥氏体晶粒为原则,以便淬火后得到细小的马氏体组织,奥氏体晶粒的长大与淬火温度成正比,淬火后及时对产品进行回火处理,不仅能消除淬火时产生的应力,还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回火马氏体,保证了产品的高硬度同时又提高了产品的韧性。本专利技术中含有微量的N、C在本专利技术中微量的N、C、O作为一种等间隙元素,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弹簧支吊架安装用连接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簧支吊架安装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及支撑架(2),所述的支撑架(2)对称设置在所述的基座(1)上,所述支撑架(2)与所述基座(1)形成U形凹槽,并所述的支撑架(2)上开有螺纹孔(3),所述基座(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基座(1)四角均设有固定孔(4),所述支撑架(2)表面镀有锌层,其中:所述基座(1)与支撑架(2)为同一材质制作而成,制作所述基座(1)与支撑架(2)的材质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Cr:1‑3%,Mo:0.8‑1.0%,C:0.02‑0.04%,Co:0.02‑0.05%,Mn:0.5‑0.8%,P:0.025‑0.030%,S:0.01‑0.03%,Ni:0.5‑0.6%,Ti:0.03‑0.05%, W:0.2‑0.4%,V:0.05‑0.08%,Cu:0.2‑0.4%, Si:0.2‑0.8%,Nb:0.03‑0.05%,Ta:0.02‑0.06%,N:0.01‑0.02%,Mg:0.02‑0.04%,稀土元素:0.15‑0.18%,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的稀土元素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 钐:5‑8%,饵:6‑8%,镧:5‑8%,铽:3‑7%,镝:13‑15%,镥:10‑12%,镱:8‑10%,铈:7‑11%,钕:5‑8%,镨:3‑5%,余量为镧系元素,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支吊架安装用连接件的制备方法,该连接件包括基座(1)及支撑架(2),所述的支撑架(2)对称设置在所述的基座(1)上,所述支撑架(2)与所述基座(1)形成U形凹槽,并所述的支撑架(2)上开有螺纹孔(3),所述基座(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基座(1)四角均设有固定孔(4),所述支撑架(2)表面镀有锌层,其中:所述基座(1)与支撑架(2)为同一材质制作而成,制作所述基座(1)与支撑架(2)的材质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Cr:1-3%,Mo:0.8-1.0%,C:0.02-0.04%,Co:0.02-0.05%,Mn:0.5-0.8%,P:0.025-0.030%,S:0.01-0.03%,Ni:0.5-0.6%,Ti:0.03-0.05%,W:0.2-0.4%,V:0.05-0.08%,Cu:0.2-0.4%,Si:0.2-0.8%,Nb:0.03-0.05%,Ta:0.02-0.06%,N:0.01-0.02%,Mg:0.02-0.04%,稀土元素:0.15-0.18%,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的稀土元素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钐:5-8%,饵:6-8%,镧:5-8%,铽:3-7%,镝:13-15%,镥:10-12%,镱:8-10%,铈:7-11%,钕:5-8%,镨:3-5%,余量为镧系元素,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为:(1)分别根据基座及支撑架的形状为依据以型砂和芯砂为造型材料制成铸型待用,在制作铸型前,先将造型材料中的型砂置于烘炉中进行烘干;(2)将基座及支撑架的制作材质送至电弧炉粗炼使得原材质各组分熔化及氧化,粗炼的温度为1000-1250℃,粗炼时间为1-3h,然后再送入LF精炼炉进行精炼及脱气工作,并进行冶炼,冶炼温度为1500-1650℃,冶炼时间为1-3h,得到铸造液;(3)将铸造液平稳的注入步骤(1)中准备好的铸型中,浇注温度为1400-1550℃,浇注速度为40-48kg/s,浇注时间为15-25s,分别得到基座及支撑架的铸坯;(4)对得到的铸坯表面用不锈钢刷或砂轮进行清理,然后浸入硝酸和氢氟酸的混合溶液中酸洗,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对清洁后的铸坯进行热处理,所述热处理具体操作为:a退火:将铸坯炉热至1000-1200℃并保温3-4h后停炉,并炉冷却至500-650℃,随后打开炉门继续缓冷至300-420℃出炉空冷至室温;b淬火:将步骤a中退火后的铸坯缓慢炉热至600-650℃并保温50-60min,再次炉热至500-550℃后用水喷淋铸坯快速降温;c回火:将经淬火后的铸坯在室温下再次入炉并炉热至300-320℃后保温1-2h后出炉空冷至室温;(5)将热处理后的铸坯快速感应加热到750-800℃,然后经冷却工序冷却到室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芬阳伏程刘治联
申请(专利权)人:倍德力能源装备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