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增容剂的蚕丝蛋白/聚乳酸共混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991981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蚕丝蛋白与聚乳酸的共混物材料,所述的共混物中蚕丝蛋白的质量含量为0.1~99.9%、聚乳酸质量含量为99.9~0.1%。所述的共混物中添加了蚕丝蛋白与聚乳酸共聚物(PSFLA)作为增容剂,改善蚕丝蛋白和聚乳酸的相容性。增容剂用量为蚕丝蛋白与聚乳酸总质量的0.01~100.0%。将蚕丝蛋白、聚乳酸、PSFLA加入六氟异丙醇中,在20~60℃溶解制备共混溶液。该共混液在20~150℃常压或真空干燥0.5~24小时,得到蚕丝蛋白与聚乳酸共混物材料。所述的蚕丝蛋白原料可以为纤维、粉末、片状和块状等形态,聚乳酸可以为均聚物、共聚物或其共混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蚕丝蛋白与聚乳酸的共混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聚乳酸(PLA)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脂肪族聚酯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降解产物为水与二氧化碳,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及其他生物医药领域。聚乳酸具有疏水性,其细胞的粘附性较差,作为组织工程材料植入生物体后可能引起炎症反应。此外,纯PLA树脂具有结晶速度很慢,成型制品收缩率大、尺寸稳定性差、加工热稳定性差,制品耐久性差等缺点,这些限制了聚乳酸的应用。因此,聚乳酸材料必须进行改性,常用的改性方法包括共聚改性法和共混改性。其中,利用其它高分子材料对聚乳酸进行共混改性,是改善聚乳酸性能的简单易行的有效方法之一。聚乳酸的共聚改性,是通过聚乳酸与其他单体或低聚物的共聚可改变材料的亲水性、结晶性等,聚合物的降解速度可根据共聚物的分子量及共聚单体或低聚物种类及配比等加以控制,从而实现聚乳酸材料在组织工程方面的广泛应用。聚乳酸的共聚改性工艺路线包括丙交酯/共聚单体的开环聚合和乳酸/共聚单体的共缩聚两种。丙交酯或乳酸与亲水性的单体或聚合物如聚乙二醇、氨基酸、聚肽和多糖类等共聚,在疏水的聚乳酸链段中引入亲水的聚合物链段,可以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调节其降解速率。蚕丝素蛋白(SF)是一种天然氨基酸共聚物,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蚕丝素蛋白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甘氨酸(36% )、丙氨酸(28% )、丝氨酸(14% )和酪氨酸(10% )含量较多。蚕丝蛋白的一些氨基酸广泛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的组织中,对人体细胞具有亲和性。蚕丝蛋白可以根据不同目的制作成为纤维、粉末、凝胶、丝肽粉及丝素膜等多种形式,可用作化妆品基材、食品添加剂和医药原料等。近年来,蚕丝素蛋白的凝胶和多孔性材料已经被开发作为药物释放载体、三维细胞培养基、人造皮肤、抗凝血材料及透析膜等,但再生丝蛋白材料尚存在机械性能和降解速度难以控制的问题。而且纯丝素膜溶失率很高,不能直接使用,不溶化处理后,强度较大,但伸长很小。因此,再生蚕丝蛋白材料需要改性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蚕丝蛋白改性聚乳酸的研宄日益引起关注。高勤卫等蚕丝蛋白作为亲水性基团,与聚乳酸进行共聚合成嵌段共聚物,以改善聚乳酸材料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ZL200810242819.3, ZL200810242818.9, ZL200910232602.9, ZL200910232601.4,ZL200810242817.4)。此外,还有将蚕丝蛋白和聚乳酸进行混合,制备细胞黏附性优良、降解性能良好的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宄报导。陈建勇、张加忠等用聚L-乳酸对丝素膜进行改性,共混合膜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透汽性也有所提高,但透湿性略有下降(化工学报,2008,3(59):773?777 ;功能材料,2007,12 (38):2048?2051)。周燕、刘扬等利用蚕丝蛋白溶液和聚乳酸溶液充分混合制得共混膜,改变蚕丝素蛋白的结构性能作用,制备生物降解膜(丝绸月刊,2007,4:16?18)。张幼珠、吴佳林等人进行了聚乳酸和丝素蛋白共混、静电纺丝制备共混纳米纤维或生物工程支架的研宄,并分析共混物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等(合成纤维工业,2008,31 (3):1 ?3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9,113:2675 ?2682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2010,93A:158 ?163)。张锋、左保齐等报导了静电纺丝制备丝素蛋白/聚乳酸共混纳米纤维,但SF和PLA的共混不能形成相容体系,共混SF/PLA纳米纤维存在两个分离的结晶区(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25 (5):75?78)。目前,采用溶液共混方法制备的蚕丝蛋白/聚乳酸共混物材料中,存在丝素蛋白与聚乳酸组分相容性差、混合不均、界面缺陷等问题,导致共混物材料的性能难以满足使用要求。我国石油资源的严重匮乏已经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而我国具有丰富的乳酸类的生物资源,可以替代石化产品。同时,我国是世界上蚕丝大国,生产中的废丝和下脚茧可以制备蚕丝蛋白肽链。蚕丝蛋白/聚乳酸改性材料在生物医用材料、纺织材料、塑料和涂料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的蚕丝蛋白/聚乳酸共混物的制备方法与性能存在的问题,采用蚕丝蛋白与聚乳酸为原料,制备聚乳酸/蚕丝蛋白共混物材料,提供一种蚕丝蛋白/聚乳酸共混物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得的共混物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机械性能和其他性能。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蚕丝蛋白聚/乳酸共混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以六氟异丙醇为溶剂,蚕丝蛋白(SF)和聚乳酸(PLA)为原料,以蚕丝蛋白与聚乳酸的共聚物(PSFLA)为增容剂,采用溶液共混方法,制备PLA/SF共混物材料,所得共混物组份包括0.1?99.9%重量的蚕丝蛋白和99.9?0.1%重量的聚乳酸,增容剂(PSFLA)的用量为共混体系中聚乳酸与蚕丝蛋白总质量的0.01?100.0%o所述的蚕丝蛋白与聚乳酸共混物的制备工艺步骤包括:将蚕丝蛋白加入六氟异丙醇中,在20?60°C恒温搅拌,至蚕丝蛋白完全溶解。将占有蚕丝蛋白/聚乳酸共混物的质量分数为0.1?99.9%的聚乳酸加入该溶液中,在20?60°C下恒温搅拌,至聚乳酸完全溶解。最后加入蚕丝蛋白与聚乳酸共聚物(PSFLA),其用量为共混体系中聚乳酸与蚕丝蛋白总质量的0.01?100.0%,在20?60°C下恒温搅拌,至PSFLA完全溶解,得到含有PSFLA的蚕丝蛋白/聚乳酸共混溶液。蚕丝蛋白与聚乳酸共混物的六氟异丙醇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40%。将该共混溶液在20?150°C下常压或真空干燥0.5?24小时,回收六氟异丙醇,得到聚乳酸与丝素蛋白的共混物。所得的共混物经造粒并真空干燥后,得到蚕丝蛋白/聚乳酸共混物材料。进一步的,所述的蚕丝蛋白和聚乳酸混合溶液也可以采用下列步骤制备:将蚕丝蛋白、聚乳酸、增容剂(PSFLA)按比例同时加六氟异丙醇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恒温,至溶解完全,得到蚕丝蛋白/聚乳酸共混溶液。进一步的,所述的蚕丝蛋白和聚乳酸混合溶液也可以采用下列步骤制备:将蚕丝蛋白、聚乳酸、增容剂(PSFLA)分别溶于六氟异丙醇中,再将所得的蚕丝蛋白溶液、聚乳酸溶液与增容剂PSFLA的六氟异丙醇溶液混合,得到蚕丝蛋白/聚乳酸共混溶液。进一步的,所述的蚕丝蛋白和聚乳酸混合溶液也可以采用下列步骤制备:蚕丝蛋白粉末、PSFLA同时加入六氟异丙醇中,加热恒温溶胀一定时间或溶解后,再加入聚乳酸,恒温至蚕丝蛋白、聚乳酸、PSFLA完全溶解,得到蚕丝蛋白/聚乳酸共混溶液。进一步的,所述的蚕丝蛋白和聚乳酸混合溶液也可以采用下列步骤制备:将蚕丝蛋白粉末、聚乳酸同时加入六氟异丙醇中,加热恒温溶胀一定时间或溶解后,再加入PSFLA,恒温至蚕丝蛋白、聚乳酸、PSFLA完全溶解,得到蚕丝蛋白/聚乳酸共混溶液。进一步的,所述的蚕丝蛋白和聚乳酸混合溶液也可以采用下列步骤制备:将聚乳酸、PSFLA同时加入六氟异丙醇中,加热恒温溶胀一定时间或溶解后,再加入蚕丝蛋白,恒温至蚕丝蛋白、聚乳酸、PSFLA完全溶解,得到蚕丝蛋白/聚乳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蚕丝蛋白与聚L‑乳酸的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混物中,蚕丝蛋白的质量含量为0.1~99.9%,聚乳酸的质量含量为99.9~0.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勤卫蒋丽赵银屏丁亮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