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新型助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9152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摩托车新型助力装置,它由减震器(1)、齿条(2)、齿轮箱(3)、超越离合器(4)、万向节(5)、传动轴(6)、前桥齿轮箱(7)、前桥(8)、导轨(9)、半轴(10)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前轮与前桥(8)装配在一起,减震器(1)的一端与车架相连,减震器(1)的另一端与前桥(8)相连,齿条(2)的一端与车架相连,齿条(2)的另一端与前桥(8)上的导轨(9)相连,齿条(2)可在导轨(9)中自由滑动,齿轮箱(3)的输入齿轮与齿条(2)相互接触,齿轮箱(3)中的输出轴与超越离合器(4)相连,齿轮箱(3)固定在前桥(8)上,超越离合器(4)的一端与齿轮箱(3)的输出轴相连,超越离合器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5)与传动轴(6)相连,传动轴(6)的另一端与前桥齿轮箱(7)相连,前桥齿轮箱(7)固定在前桥(8)上并通过半轴(10)与前轮相连。(*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托车用的助力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销售的各种摩托车,其助力装置大多采用单一的减振结构,其减震器的行程较大,当遇到不平路面时,整车的振幅较大,这种情况不但使发动机的部分动能发生损失,而且容易使减震器的使用寿命降低,给安全行驶带来严重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动能损失小、减震器使用寿命长、克服阻碍摩托车车轮向前滚动的新型助力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摩托车新型助力装置,它由减震器(1)、齿条(2)、齿轮箱(3)、超越离合器(4)、万向节(5)、传动轴(6)、前桥齿轮箱(7)、前桥(8)、导轨(9)、半轴(10)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前轮与前桥(8)装配在一起,减震器(1)的一端与车架相连,减震器(1)的另一端与前桥(8)相连。齿条(2)的一端与车架相连,齿条(2)的另一端与前桥(8)上的导轨(9)相连,齿条(2)可在导轨(9)中自由滑动。齿轮箱(3)的输入齿轮与齿条(2)相互接触,齿轮箱(3)中的输出轴与超越离合器(4)相连,齿轮箱(3)固定在前桥(8)上,超越离合器(4)的一端与齿轮箱(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洪廖林灿
申请(专利权)人:广安智能四轮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