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锥齿轮传动变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8975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在结构和空间上受一定限制的自行车或摩托车的中轴与后轮毂之间轴联式圆锥齿轮传动变速机构。能够实现传动平稳省力、多级变速等功能。结构特征在于传动轴与中轴和后轮毂之间是通过圆锥齿轮传动副连接以及变速机构主要是由圆锥齿轮组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传动合理和变速可靠及轻便耐用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两轮自行车的中轴与后轮毂之间的传动变速机构中。(*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结构和空间上受一定限制的自行车或摩托车的中轴与后轮毂之间的轴联式圆锥齿轮传动变速机构,它包括圆锥齿轮传动副、传动轴、支承结构、变速机构和棘轮机构等基本结构。现有的自行车或摩托车大多是采用链轮、链条传动机构,其缺点是传动不平稳、冲击强烈和磨损严重以及变速复杂和困难等。为了解决链传动的缺点,在1987年8月5日中国专利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86207970的“传动轴式变速人力驱动装置”。其构成是“中轴(动力轴)上固定的(有二道以上齿圈的)主动平面齿轮与固定在轮毂上的从动平面齿轮之间是由一根传动轴联接,其一端为花键,上装有与主动平面齿轮相啮合的并带有拨叉的滑移圆柱齿轮,其另一端装有与从动平面齿轮相啮合的固定圆柱齿轮,传动轴的两端由轴承支承”。不足之处是由于圆柱齿轮与平面圆齿条啮合不符合常规的啮合原理,必然带来“主、从动平面齿轮”加工困难和啮合为点接触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和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圆锥齿轮传动变速机构。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结构来实现圆锥齿轮传动变速机构,包括圆锥齿轮传动副、传动轴、支承结构、变速机构和棘轮机构以及调节、定位、操作等结构。车架中孔即六通管接头的通孔中装配的中轴(动力轴)与后轴(主动轮轴)上装配的后轮毂之间是通过了安装在与车架连体的变形叉管内的由轴承支承的传动轴联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的区别特征在于传动轴与中轴和后轮毂(也可以是前轮毂)之间是通过圆锥齿轮传动副连接。本技术的特别之处还在于所述的圆锥齿轮传动变速机构中的变速机构是由固定在中轴外端上的主动圆锥齿轮盘内侧面上固定安装或分别加工的二个以上同锥顶不同锥角和分度圆直径的圆锥齿轮圈对应和空套在传动轴前端的分别与圆锥齿轮圈啮合的轴向位置已确定变速圆锥齿轮组以及传动轴与变速圆锥齿轮之间的其内径与传动轴滑键配合其外径和内径端部可分别与某一变速圆锥齿轮滑键配合的滑动键套和拨叉等操作控制结构所组成。本技术的特别之处还在于所述的圆锥齿轮传动变速机构不但可以如现有技术那样在后轴与后轮毂之间设置棘轮机构,而且还可以在传动轴后端装配的与后轮毂上固定的从动圆锥齿轮啮合的传动圆锥齿轮与传动轴的径向之间设置内齿式棘轮机构或摩擦式棘轮机构(又称超越离合器)。附图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二轮自行车结构剖视装配示意图。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中轴六通接管15与叉管6和由变形叉管头7、叉管接管26、后支承体5及过梁弯板35通过焊接或螺纹连接构成的变形叉管组成本实施例基体。接管26的通孔中装配的由轴承14、16支承并由轴承端盖17调整、封帽18紧固的中轴20的外端固定安装有轮盘19。叉管6后端和过梁弯板35之间固定安装后轴36。在变形叉管中装有由向心止推轴承4、21支承的由传动轴管27两端分别焊接的花键轴8和棘轮轴28而成的传动轴。传动轴前端的花键轴8前端的细光轴上装配一个后端面上具有外花键台的变速圆锥齿轮13、其外径装配具有可与花键轴8和变速圆锥齿轮13外花键台配合的内花键滑移花键套10。在花键套10的外径装配两个由定位件12轴向限位、具有内花键可与花键套10的外径短花键配合的变速圆锥齿轮11、9。花键套10的后端外径设有变速拨叉25。变速圆锥齿轮13、11、9分别与轮盘19上加工的主动圆锥齿轮圈22、23、24啮合。传动轴后端的棘轮轴2、28的前部外径即轴承4的后端装有与后支承体5内螺纹配合的轴承压盖3。压盖3后端装有其内径与棘轮轴28之间设置超越离合器31并由滚珠29支承及后端盖32、垫圈33和螺母34调整紧固的传动圆锥齿轮30。在后轴36上装配的后轮毂2的外端固定安装与传动圆锥齿轮30啮合的从动圆锥齿轮1。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结构紧凑、传动合理和变速可靠及轻便耐用等优点,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在结构和空间上受一定限制的自行车或摩托车的传动机构中,尤其适用于两轮自行车的中轴与后轮毂之间的传动变速机构中。权利要求1.圆锥齿轮传动变速机构,包括圆锥齿轮传动副、传动轴、支承结构、变速机构和棘轮机构,传动轴与中轴20和后轮毂2之间是通过圆锥齿轮传动副连接,本技术的特征在于变速机构是由固定在中轴20外端的主动圆锥齿轮盘19内面固定安装或分别加工的二个以上同锥顶不同锥角和分度圆直径的圆锥齿轮圈22、23、24和空套在传动轴前端的分别与圆锥齿轮圈22、23、24啮合的变速圆锥齿轮13、11、19以及传动轴与变速圆锥齿轮之间的滑动键套10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种在结构和空间上受一定限制的自行车或摩托车的中轴与后轮毂之间轴联式圆锥齿轮传动变速机构。能够实现传动平稳省力、多级变速等功能。结构特征在于传动轴与中轴和后轮毂之间是通过圆锥齿轮传动副连接以及变速机构主要是由圆锥齿轮组构成。本技术具有结构紧凑、传动合理和变速可靠及轻便耐用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两轮自行车的中轴与后轮毂之间的传动变速机构中。文档编号B62M11/00GK2051965SQ89204100公开日1990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1989年4月4日 优先权日1989年4月4日专利技术者王学俊, 房佩祥, 都德傅, 黄廷藩, 李在虎 申请人:大连新世纪科学经济开发公司应用研究所, 中国摩轮集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圆锥齿轮传动变速机构,包括圆锥齿轮传动副、传动轴、支承结构、变速机构和棘轮机构,传动轴与中轴20和后轮毂2之间是通过圆锥齿轮传动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变速机构是由固定在中轴20外端的主动圆锥齿轮盘19内面固定安装或分别加工的二个以上同锥顶不同锥角和分度圆直径的圆锥齿轮圈22、23、24和空套在传动轴前端的分别与圆锥齿轮圈22、23、24啮合的变速圆锥齿轮13、11、19以及传动轴与变速圆锥齿轮之间的滑动键套10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俊房佩祥都德傅黄廷藩李在虎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新世纪科学经济开发公司应用研究所中国摩轮集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