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平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增力助速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8919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自行车。包括有车架、车把、车轮、车座、脚踏等,其中车座与脚踏之间连接有由可压缩容腔、连接管、伸缩管、驱动杆组成的增力助速机构,且压缩容腔内设有压缩介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巧妙的机构,并通过压缩介质将骑车者的自身重力传递为驱动力的结构,因此,其不仅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增力助速效果好,而且其成本低,适用性强,是一种方便实用,价格低廉的新型增力助速自行车。(*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人们日常所使用的自行车,属于自行车的改造技术。现有的自行车大都是通过增设变速机构来实现加速的,其存在的缺点是未能充分利用骑车者的自身重力作为驱动力;有些自行车也考虑将骑车者自身的重力通过加力传动装置加到主传动链轮上以实现增力助速,但普遍存在的缺点是结构较复杂,可行性欠佳,增力助速效果不甚理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增力助速效果较理想的一种新型自行车。本技术的结构如附图所示,包括有车架(1)、车把(2)、车轮(3)、车座(4)、脚踏(5)、驱动机构(6),其中车座(4)与脚踏(5)之间连接有增力助速机构,其包括有压板(7)、支撑架(8)、左压容腔(9)、左连接管(10)、左伸缩管(11)、左驱动杆(12)、右压容腔(13)、右连接管(14)、右伸缩管(15)、右驱动杆(16),其中支撑架(8)固装在车架(1)上,压板(7)的中部支承在支撑架(8),车座(4)置于压板(7)的上面,左压容腔(9)及右压容腔(13)内均设有压缩介质(17),且分别置于压板(7)下面的左右两侧,左连接管(10)及右连接管(14)分别与左压容腔(9)及右压容腔(13)连接,左伸缩管(11)的上端与左连接管(10)连接,下端与左驱动杆(12)连接,右伸缩管(15)的上端与右连接管(14)连接,下端与右驱动杆(16)连接,左驱动杆(12)及右驱动杆(16)的下端分别铰接在左、右脚踏(5)上。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外形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增力助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包括有车架(1)、车把(2)、车轮(3)、车座(4)、脚踏(5)、驱动机构(6),其中车座(4)与脚踏(5)之间连接有增力助速机构,其包括有压板(7)、支撑架(8)、左压容腔(9)、左连接管(10)、左伸缩管(11)、左驱动杆(12)、右压容腔(13)、右连接管(14)、右伸缩管(15)、右驱动杆(16),其中支撑架(8)固装在车架(1)上,压板(7)的中部支承在支撑架(8),车座(4)置于压板(7)的上面,左压容腔(9)及右压容腔(13)内均设有压缩介质(17),且分别置于压板(7)下面的左右两侧,左连接管(10)及右连接管(14)分别与左压容腔(9)及右压容腔(13)连接,左伸缩管(11)的上端与左连接管(10)连接,下端与左驱动杆(12)连接,右伸缩管(15)的上端与右连接管(14)连接,下端与右驱动杆(16)连接,左驱动杆(12)及右驱动杆(16)的下端分别铰接在左、右脚踏(5)上。上述左压容腔(9)、右压容腔(13)内设有的可压缩介质(17)可为液体,也可为气体。本实施例中,可压缩介质(17)为液体。为便于左压容腔(9)、右压容腔(13)的复位,其内还分别设有复位弹簧(18、19)。且左压容腔(9)、右压容腔(13)用弹性塑胶做出。为确保左伸缩管(11)及右伸缩管(15)沿着驱动脚踏(5)的方向伸长,上述左伸缩管(11)、右伸缩管(15)的外侧分别套置有导套(20、21),且导套(20、21)的一端分别固装在左驱动杆(12)及右驱动杆(16)上。另外,左伸缩管(11)及右伸缩管(15)均可做成折叠胶管。本技术当骑车者坐在车座(4)上脚蹬脚踏时,则骑车者的重力随着其左右脚的交替用力而交替侧向车座的左边和右边。当左脚用力蹬时,则骑车者的重力侧向车座(4)的左边,该重力通过压板(7)作用在左压容腔(9)上,使左压容腔(9)内的液体因受压而向下流动,并经左连接管(10)流向左伸缩管(11),从而使左伸缩管(11)向下伸长,并通过左驱动杆(12)将骑车者的自身重力传递到左脚踏(5)上,使骑车者的自身重力有效地转为驱动力叠加在脚踏上;当右脚用力蹬时,骑车者的重力侧向车座(4)的右边,同理,通过右压容腔(13)、右连接管(14)、右伸缩管(15)、右驱动杆(16),使骑车者的自身重力有效地转为驱动力叠加在右脚踏上,同时,当骑车者的右脚用力向下蹬时,其左脚踏(5)向上抬起,通过左驱动杆(12)使左伸缩管(11)压缩,其内被压液体向上流动,经左连接管(14)流入通过复位弹簧(18)已使之复位的左压容腔(9)内;同样,当骑车者的左脚再用力向下蹬时,则右脚踏向上抬起,同理也可实现上述过程,如此反复循环运动则可实现增力助速的目的。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巧妙的机构,并通过压缩介质将骑车者的自身重力传递为驱动力的结构,因此,其不仅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增力助速效果好,而且其成本低,适用性强,是一种方便实用,价格低廉的新型增力助速自行车。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增力助速自行车,包括有车架(1)、车把(2)、车轮(3)、车座(4)、脚踏(5)、驱动机构(6),其特征在于车座(4)与脚踏(5)之间连接有增力助速机构,其包括有压板(7)、支撑架(8)、左压容腔(9)、左连接管(10)、左伸缩管(11)、左驱动杆(12)、右压容腔(13)、右连接管(14)、右伸缩管(15)、右驱动杆(16),其中支撑架(8)固装在车架(1)上,压板(7)的中部支承在支撑架(8),车座(4)置于压板(7)的上面,左压容腔(9)及右压容腔(13)内均设有压缩介质(17),且分别置于压板(7)下面的左右两侧,左连接管(10)及右连接管(14)分别与左压容腔(9)及右压容腔(13)连接,左伸缩管(11)的上端与左连接管(10)连接,下端与左驱动杆(12)连接,右伸缩管(15)的上端与右连接管(14)连接,下端与右驱动杆(16)连接,左驱动杆(12)及右驱动杆(16)的下端分别铰接在左、右脚踏(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力助速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左压容腔(9)、右压容腔(13)内设有的可压缩介质(17)可为液体,也可为气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力助速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左压容腔(9)、右压容腔(13)内分别设有复位弹簧(18、19)。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增力助速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左压容腔(9)、右压容腔(13)用弹性塑胶做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力助速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左伸缩管(11)、右伸缩管(15)的外侧分别套置有导套(20、21),且导套(20、21)的一端分别固装在左驱动杆(12)及右驱动杆(16)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力助速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左伸缩管(11)及右伸缩管(15)均为折叠胶管。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自行车。包括有车架、车把、车轮、车座、脚踏等,其中车座与脚踏之间连接有由可压缩容腔、连接管、伸缩管、驱动杆组成的增力助速机构,且压缩容腔内设有压缩介质。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巧妙的机构,并通过压缩介质将骑车者的自身重力传递为驱动力的结构,因此,其不仅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增力助速效果好,而且其成本低,适用性强,是一种方便实用,价格低廉的新型增力助速自行车。文档编号B62M1/20GK2410227SQ0022720公开日2000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25日专利技术者王平 申请人:王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增力助速自行车,包括有车架(1)、车把(2)、车轮(3)、车座(4)、脚踏(5)、驱动机构(6),其特征在于车座(4)与脚踏(5)之间连接有增力助速机构,其包括有压板(7)、支撑架(8)、左压容腔(9)、左连接管(10)、左伸缩管(11)、左驱动杆(12)、右压容腔(13)、右连接管(14)、右伸缩管(15)、右驱动杆(16),其中支撑架(8)固装在车架(1)上,压板(7)的中部支承在支撑架(8),车座(4)置于压板(7)的上面,左压容腔(9)及右压容腔(13)内均设有压缩介质(17),且分别置于压板(7)下面的左右两侧,左连接管(10)及右连接管(14)分别与左压容腔(9)及右压容腔(13)连接,左伸缩管(11)的上端与左连接管(10)连接,下端与左驱动杆(12)连接,右伸缩管(15)的上端与右连接管(14)连接,下端与右驱动杆(16)连接,左驱动杆(12)及右驱动杆(16)的下端分别铰接在左、右脚踏(5)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
申请(专利权)人:王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