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碰撞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86221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用于安装在汽车可能受到碰撞的部位,包括从前至后依次相邻设置的第一缓冲气囊(1)、第二缓冲气囊(2)、第三缓冲气囊(3)和泄压气囊(4),所述第一缓冲气囊(1)通过第一缓冲孔(11)与第二缓冲气囊(2)相通,第二缓冲气囊(2)通过第二缓冲孔(21)与第三缓冲气囊(3)相通,第三缓冲气囊(3)通过第三缓冲孔(31)与泄压气囊(4)相通,所述泄压气囊(4)通过泄压孔(41)与外界相通,所述第一缓冲孔(11)、第二缓冲孔(21)、第三缓冲孔(31)各设有一限压开启机构(5),所述限压开启机构(5)只在其前端的缓冲气囊内的压力达到设定值后才使对应的缓冲孔开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碰撞缓冲装置,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不但能确保驾乘人员安全,而且车辆损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动车被动安全防护
,特别是一种在车辆正面、侧面或尾部遭到碰撞时可以起到缓冲、保护作用的汽车碰撞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保有量与日俱增,道路越来越拥挤,路况越来越复杂,交通事故日益频繁,碰撞追尾事故屡见不鲜。汽车的被动安全性能变得越来越重要。现有汽车被动安全防护主要包括安全带、安全气囊、保险杠等等,但这些装置在实际事故中起到的保护作用非常有限。目前车辆被动安全防护往往是以损坏汽车前身吸收冲击力来换取减少人员伤害。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为保证驾乘人员安全,车辆发生碰撞时,车辆损坏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不但能确保驾乘人员安全,而且车辆损坏小。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用于安装在汽车可能受到碰撞的部位,包括从前至后依次相邻设置的第一缓冲气囊、第二缓冲气囊、第三缓冲气囊和泄压气囊,所述第一缓冲气囊通过第一缓冲孔与第二缓冲气囊相通,第二缓冲气囊通过第二缓冲孔与第三缓冲气囊相通,第三缓冲气囊通过第三缓冲孔与泄压气囊相通,所述泄压气囊通过泄压孔与外界相通,所述第一缓冲孔、第二缓冲孔、第三缓冲孔各设有一限压开启机构,所述限压开启机构只在其前端的缓冲气囊内的压力达到设定值后才使对应的缓冲孔开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1、不同于目前其他汽车被动安全装置,本装置在车辆碰撞时既可以防护车内人员也可以减少车辆的损伤,多级缓冲,使缓冲更有效,人员受到的伤害可大大减小。2、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材料为常见的轮胎橡胶,可回收旧轮胎橡胶制作,成本低,可反复多次使用。3、其可灵活改变技术参数,该装置大小形状性能可根据实际不同型号类别车辆进行调整。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汽车碰撞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I第一缓冲气囊,11第一缓冲孔,2第二缓冲气囊,21第二缓冲孔,3第三缓冲气囊,31第三缓冲孔,4泄压气囊,41泄压孔,5限压开启机构,51泄压橡胶塞,511 一级泄压橡胶塞,512 二级泄压橡胶塞,513三级泄压橡胶塞,52泄压弹簧,521 一级泄压弹簧,522 二级泄压弹簧,523三级泄压弹簧,6充气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汽车碰撞缓冲装置,用于安装在汽车可能受到碰撞的部位,包括从前至后依次相邻设置的第一缓冲气囊1、第二缓冲气囊2、第三缓冲气囊3和泄压气囊4,所述第一缓冲气囊I通过第一缓冲孔11与第二缓冲气囊2)相通,第二缓冲气囊2通过第二缓冲孔21与第三缓冲气囊3相通,第三缓冲气囊3通过第三缓冲孔31与泄压气囊4相通,所述泄压气囊4通过泄压孔41与外界相通,所述第一缓冲孔11、第二缓冲孔21、第三缓冲孔31各设有一限压开启机构5,所述限压开启机构5只在其前端的缓冲气囊内的压力达到设定值后才使对应的缓冲孔开启。所述限压开启机构5包括泄压橡胶塞51和泄压弹簧52,所述泄压橡胶塞51从缓冲孔11、21、31后侧将其封堵,泄压弹簧52从泄压橡胶塞51的后侧支撑泄压橡胶塞51。各缓冲气囊1、2、3均还设有充气阀6。所述第一缓冲气囊1、第二缓冲气囊2、第三缓冲气囊3和泄压气囊4均采用轮胎橡胶制作。在汽车前、后保险杠和侧面都可安装本技术的汽车碰撞缓冲装置。气囊中的气压都高于大气压,气囊中充入性态稳定的惰性气体,三个缓冲气囊中充入的气压从低到高为一级气囊1、二级气囊2、三级气囊3。汽车遭到碰撞时,一级气囊I首先承受碰撞力,因为此级气囊气压较小,柔性碰撞起到一级缓冲作用。当随着碰撞深入此气囊空间被压缩其气压升高,一级泄压弹簧521压缩,达到极限后一级泄压橡胶塞511被顶开,气体通过第一缓冲孔11进入二级气囊2。随着二级气囊2的压力升高,达到二级泄压弹簧522的极限,二级泄压橡胶塞512被顶开,气体进入三级3气囊。随着三级气囊3压力的升高,三级泄压弹簧523被压缩,达到极限后,三级泄压橡胶塞513被顶开,气体进入泄压气囊4,通过泄压孔41排出该装置。缓冲过程完成。当需重复使用时,从充气阀6充入各个气囊要求的气压值气体即可。一次作用后可以从充气阀充气,装置重复使用。本技术通过多级缓冲,使缓冲更有效,人员受到的伤害可大大减小。材料为常见的轮胎橡胶,可回收旧轮胎橡胶制作,成本低,可反复多次使用。根据不同车型不同安全级别的要求,本装置三个气囊中的气体压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实验获得,本装置的外形及尺寸也可根据不同型号类别车辆的实际情况灵活改变。【主权项】1.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用于安装在汽车可能受到碰撞的部位,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前至后依次相邻设置的第一缓冲气囊(I)、第二缓冲气囊(2)、第三缓冲气囊(3)和泄压气囊(4),所述第一缓冲气囊(I)通过第一缓冲孔(11)与第二缓冲气囊(2)相通,第二缓冲气囊(2)通过第二缓冲孔(21)与第三缓冲气囊(3)相通,第三缓冲气囊(3)通过第三缓冲孔(31)与泄压气囊⑷相通,所述泄压气囊⑷通过泄压孔(41)与外界相通,所述第一缓冲孔(11)、第二缓冲孔(21)、第三缓冲孔(31)各设有一限压开启机构(5),所述限压开启机构(5)只在其前端的缓冲气囊内的压力达到设定值后才使对应的缓冲孔开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压开启机构(5)包括泄压橡胶塞(51)和泄压弹簧(52),所述泄压橡胶塞(51)从缓冲孔(11、21、31)后侧将其封堵,泄压弹簧(52)从泄压橡胶塞(51)的后侧支撑泄压橡胶塞(5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缓冲气囊(1、2、3)均还设有充气阀(6)。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气囊(I)、第二缓冲气囊(2)、第三缓冲气囊(3)和泄压气囊(4)均采用轮胎橡胶制作。【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用于安装在汽车可能受到碰撞的部位,包括从前至后依次相邻设置的第一缓冲气囊(1)、第二缓冲气囊(2)、第三缓冲气囊(3)和泄压气囊(4),所述第一缓冲气囊(1)通过第一缓冲孔(11)与第二缓冲气囊(2)相通,第二缓冲气囊(2)通过第二缓冲孔(21)与第三缓冲气囊(3)相通,第三缓冲气囊(3)通过第三缓冲孔(31)与泄压气囊(4)相通,所述泄压气囊(4)通过泄压孔(41)与外界相通,所述第一缓冲孔(11)、第二缓冲孔(21)、第三缓冲孔(31)各设有一限压开启机构(5),所述限压开启机构(5)只在其前端的缓冲气囊内的压力达到设定值后才使对应的缓冲孔开启。本技术的汽车碰撞缓冲装置,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不但能确保驾乘人员安全,而且车辆损坏小。【IPC分类】B60R19-02【公开号】CN204605717【申请号】CN201520197861【专利技术人】张明, 赵君临, 周云波, 王显会, 皮大伟, 王洪亮, 彭兵, 张鑫磊, 王宗千, 龚李施, 周迪, 刘 东 【申请人】南京理工大学【公开日】2015年9月2日【申请日】2015年4月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用于安装在汽车可能受到碰撞的部位,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前至后依次相邻设置的第一缓冲气囊(1)、第二缓冲气囊(2)、第三缓冲气囊(3)和泄压气囊(4),所述第一缓冲气囊(1)通过第一缓冲孔(11)与第二缓冲气囊(2)相通,第二缓冲气囊(2)通过第二缓冲孔(21)与第三缓冲气囊(3)相通,第三缓冲气囊(3)通过第三缓冲孔(31)与泄压气囊(4)相通,所述泄压气囊(4)通过泄压孔(41)与外界相通,所述第一缓冲孔(11)、第二缓冲孔(21)、第三缓冲孔(31)各设有一限压开启机构(5),所述限压开启机构(5)只在其前端的缓冲气囊内的压力达到设定值后才使对应的缓冲孔开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赵君临周云波王显会皮大伟王洪亮彭兵张鑫磊王宗千龚李施周迪刘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