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砂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74166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8 1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矿山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砂机。一种制砂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破碎腔总成,以及设置在破碎腔总成上方的给料斗总成,以及设置在破碎腔总成内部的转子组,以及与转子组相连接的主轴组;该制砂机的主轴稳定性好、密封效果佳及润滑结构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矿山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砂机
技术介绍
在矿山设备领域中,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又名制砂机,其工作原理是将物料分为中部的抛料和周边的落料,主轴组带动转子组高速转动,转子组将中部的抛料高速抛出并与周边的落料碰撞,通过“石打石”的方式破碎石料。在现有的制砂机的内部结构中,其主轴组包括了主轴箱和主轴,主轴通过轴承定位在主轴箱内部;但不足之处在于:1,主轴组普遍存在着主轴稳定性不足的缺点,从而导致设备运行存在安全隐患;2,主轴组轴承密封效果不佳,容易出现渗油、夹尘等现象;3,主轴箱上的内部油道设置不合理,导致供油不便,影响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砂机,该制砂机的主轴稳定性好、密封效果佳及润滑结构合理。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制砂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破碎腔总成,以及设置在破碎腔总成上方的给料斗总成,以及设置在破碎腔总成内部的转子组,以及与转子组相连接的主轴组;所述主轴组包括主轴箱,以及定位安装在主轴箱内的主轴,主轴箱的内侧上端设有通过上轴承端盖定位安装有上滚子轴承,上轴承端盖的外端与主轴箱紧密配合,上轴承端盖的内端与主轴之间设有上密封盘;所述上密封盘与主轴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上密封盘与上轴承端盖之间设有唇形密封圈和Vd密封圈;所述主轴箱的内侧下端通过下轴承端盖定位安装有下滚子轴承和支承轴承,下滚子轴承和支承轴承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下滚子轴承与支承轴承之间还设有隔离圈;所述主轴箱的侧壁内部设有纵向油道,纵向油道的上端部与主轴箱内侧壁面之间通过横向油道相通,纵向油道的下端开口开设在主轴箱的下端面上;所述下轴承端盖上设有稀油进油孔和回油孔,稀油进油孔的外端开口处于下轴承端盖的外侧壁面上,内端开口处于下轴承端盖的端面上,稀油进油孔的内端开口与纵向油道的下端相通;所述回油孔的外端开口处于下轴承端盖的外侧壁面上,内端开口处于下轴承端盖的内侧壁面上。作为优选,所述支承轴承为深沟球轴承。作为优选,所述纵向油道的上端开口开设在主轴箱的上端面上,纵向油道的上端开口密封设置;纵向油道的上端部与主轴箱外侧壁面之间开设有工艺孔,工艺孔密封设置;即在制造过程中,为了便于加工,纵向油道和横向油道均是贯穿主轴箱侧壁设置的;在使用时,选择将纵向油道的上端开口,以及工艺孔封闭。作为优选,所述主轴下端通过带轮锥套定位安装有带轮;所述带轮锥套由法兰体,以及沿法兰体内端部设置的锥体一体连接构成,锥体靠近法兰体的端部直径大于远离法兰体的端部直径;所述带轮锥套上设有径向贯穿其本体的沟槽,沟槽的内端与带轮锥套的内侧壁面相通,沟槽的外端与带轮锥套的外侧壁面相通;所述带轮锥套设置在主轴外侧,带轮锥套的锥体内侧壁面上还设有锥套键槽,锥套键槽与沟槽中心相对设置;主轴的外侧壁面上设有主轴键槽,主轴键槽与锥套键槽匹配对应,主轴键槽与锥套键槽之间通过方键周向定位;所述带轮设置在带轮锥套外侧,带轮锥套上的法兰体与带轮连接固定,带轮的内侧壁面与带轮锥套上的锥体外侧面斜面相抵。上述结构中,带轮锥套与主轴之间通过键槽和方键配合,从而达到周向固定,防止打滑;带轮锥套与带轮之间通过螺栓穿过法兰体连接固定,在螺栓拧紧的过程中,带轮与带轮锥套之间斜面挤压,从而使带轮与带轮锥套之间连接牢固。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制砂机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1,主轴通过上滚子轴承、下滚子轴承和支承轴承定位安装在主轴箱内,支承轴承用于增加主轴箱的承受力,保证主轴的稳定性;2,上滚子轴承通过上轴承端盖定位,上轴承端盖与上密封盘之间设有唇形密封圈和Vd密封圈,上密封盘与主轴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通过三种密封圈保证主轴组的轴承密封效果;3,主轴组的内部油路设置合理,润滑油供油以及回流均非常方便;具体在使用时,液压油由轴承端盖上的稀油进油孔注入,并依次通过纵向油道、横向油道后由主轴箱内侧壁面上流出,润滑油顺着主轴箱内侧壁面往下流,并对内部的轴承进行了润滑,最终由轴承端盖上的回油孔进行回流、循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主轴组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主轴组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图5为主轴组的局部剖视图。图6为带轮锥套的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带轮锥套的结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7所示的一种制砂机,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机架I上的破碎腔总成7,以及设置在破碎腔总成7上方的给料斗总成8,以及设置在破碎腔总成7内部的转子组6,以及与转子组相连接的主轴组5。设备工作时,物料被给料斗总成划分为中部的抛料和周边的落料,落料落入破碎腔总成内部,抛料落入转子组内部,并被转子组高速抛出与落料碰撞、破碎。其中,主轴组5由驱动电机带动,用于带动转子组6高速转动;主轴组包括主轴箱51,以及定位安装主轴箱内的主轴52。所述主轴箱51的内侧上端设有通过上轴承端盖54定位安装有上滚子轴承53,上轴承端盖54的外端与主轴箱51紧密配合,上轴承端盖54的内端与主轴52之间设有上密封盘55 ;所述上密封盘55与主轴52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551,上密封盘55与上轴承端盖54之间设有唇形密封圈552和Vd密封圈553 ;通过三种密封圈保证主轴组的轴承密封效果。所述主轴箱51的内侧下端通过下轴承端盖57定位安装有下滚子轴承56和支承轴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砂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破碎腔总成,以及设置在破碎腔总成上方的给料斗总成,以及设置在破碎腔总成内部的转子组,以及与转子组相连接的主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组包括主轴箱,以及定位安装在主轴箱内的主轴,主轴箱的内侧上端设有通过上轴承端盖定位安装有上滚子轴承,上轴承端盖的外端与主轴箱紧密配合,上轴承端盖的内端与主轴之间设有上密封盘;所述上密封盘与主轴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上密封盘与上轴承端盖之间设有唇形密封圈和Vd密封圈;所述主轴箱的内侧下端通过下轴承端盖定位安装有下滚子轴承和支承轴承,下滚子轴承和支承轴承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下滚子轴承与支承轴承之间还设有隔离圈;所述主轴箱的侧壁内部设有纵向油道,纵向油道的上端部与主轴箱内侧壁面之间通过横向油道相通,纵向油道的下端开口开设在主轴箱的下端面上;所述下轴承端盖上设有稀油进油孔和回油孔,稀油进油孔的外端开口处于下轴承端盖的外侧壁面上,内端开口处于下轴承端盖的端面上,稀油进油孔的内端开口与纵向油道的下端相通;所述回油孔的外端开口处于下轴承端盖的外侧壁面上,内端开口处于下轴承端盖的内侧壁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波赵孟军陈利华李国强陈炳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浙矿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