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三仲专利>正文

自行车增速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7223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行车增速传动机构,包括飞轮以及齿轮,其特征在于:该增速传动机构设置成由一个与自行车后轴套固定的齿轮作为中心轮,在飞轮上至少有一个固定在其上的齿轮作为行星轮,以及一个与自行车后轴固定的内齿轮而构成的行星轮系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提高自行车的行驶速度。如果使用在后轮直径为10″-12″的自行车上,同样可以达到后轮直径为26″-28″的自行车行驶效果。(*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动机构,特别是一种可增速的自行车传动机构。现有技术中自行车的传动机构一般是从脚蹬牙轮盘通过链条带动后车轮的飞轮,其传动比不可能做的太大,如车轮直径为28″-24″的自行车,一般传动比为1∶2.4-1∶2.7。即脚蹬转一周, 自行车的后轮可转2.4-2.7周,也就是自行车可行驶5.1-5.7米。如当自行车后轮直径为20″时,脚蹬转一周,则自行车的行驶距离只有了4.2米的距离。如此计算,同样脚蹬转一周,自行车后轮直径为20″则比后轮直径为26″少行驶一米。这样,如要使后轮直径为20″和后轮直径为26″的自行车速度相同,则必须加快脚蹬周转速度,如果自行车后轮直径小到10″-12″时,脚蹬周转速度必然更加快,这在现实生活中不尽人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较大传动比的自行车增速传动机构,以期适应不同车轮直径的自行车。为了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在包括飞轮以及齿轮所构成的自行车增速传动机构中,将该增速传动机构设置成由一个与自行车后轴套固定的齿轮作为中心轮,在飞轮上至少有一个固定在其上的齿轮作为行星轮,以及一个与自行车后轴固定的内齿轮而构成的行星轮系结构。本技术采用了上述行星轮系结构的自行车增速传动机构技术方案,使其技术效果十分明显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提高自行车的行驶速度。如果使用在后轮直径为10″-12″的自行车上,同样可以达到后轮直径为26″-28″的自行车行驶效果。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技术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本技术包括飞轮4以及齿轮。位于传统的飞轮位置,采用行星轮系结构,以自行车后轮轴为中心。一个与自行车后轴套1固定的齿轮作为中心轮2,该中心轮2一般以24牙齿轮构成,并与后轴套1一起转动,即与后轮一起旋转。在绕后轴转动的飞轮4上固定有两个16牙的齿轮作为行星轮6、7,该两个行星轮6、7的轮轴固定于飞轮4一侧,都可绕各自的轮轴转动。另外,还置有一个与自行车后轴(即车架)固定的56牙内齿轮3。所述的中心轮2与在飞轮4上行星轮6、7相啮合。所述的飞轮4上行星轮6、7与自行车后轴固定的内齿轮3相啮合。本技术工作时,飞轮4被链条5带动而旋转,这时飞轮4上的两个行星轮6、7沿着内齿轮3转动,并同时带动中心轮2转动,此时后轮也就被带动旋转。根据上述结构计算,本技术当飞轮4旋转一周,后轮可旋转3.33周,这样就扩大了转动比,使自行车的行车速度得到很大的提高。权利要求1.自行车增速传动机构,包括飞轮以及齿轮,其特征在于该增速传动机构设置成由一个与自行车后轴套固定的齿轮作为中心轮,在飞轮上至少有一个固定在其上的齿轮作为行星轮,以及一个与自行车后轴固定的内齿轮而构成的行星轮系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增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轮与在飞轮上行星轮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增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飞轮上行星轮与自行车后轴固定的内齿轮相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增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飞轮上行星轮是其轮轴固定于飞轮一侧,该行星轮可绕轮轴转动。专利摘要自行车增速传动机构,包括飞轮以及齿轮,其特征在于:该增速传动机构设置成由一个与自行车后轴套固定的齿轮作为中心轮,在飞轮上至少有一个固定在其上的齿轮作为行星轮,以及一个与自行车后轴固定的内齿轮而构成的行星轮系结构。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提高自行车的行驶速度。如果使用在后轮直径为10″—12″的自行车上,同样可以达到后轮直径为26″—28″的自行车行驶效果。文档编号B62M11/00GK2476493SQ0123905公开日2002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26日专利技术者杨三仲 申请人:杨三仲, 杨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行车增速传动机构,包括飞轮以及齿轮,其特征在于:该增速传动机构设置成由一个与自行车后轴套固定的齿轮作为中心轮,在飞轮上至少有一个固定在其上的齿轮作为行星轮,以及一个与自行车后轴固定的内齿轮而构成的行星轮系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三仲
申请(专利权)人:杨三仲杨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