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兵专利>正文

自行车回力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6582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回力掣,设有装在自行车上的铁盒(1)内的外端装在铁盒(1)弹簧座上、中心端装在转轴(3)的弹簧卡钩上的涡卷弹簧(2)、装在转轴(3)上的大齿轮(4)、刹车时与大齿轮(4)啮合的小齿轮(5)、重新起动时与大齿轮(4)啮合的小齿轮(6),以及通过各自的转轴(7)与小齿轮(5、6)连接的刹车胶轮(8),还设有连杆(9)、转轴(10)、刹车臂(11)、刹车拉杆(12)、复位弹簧(15)和复位弹簧(16),具有可以将自行车减速掣动过程中的动能贮存起来、再用于重新起动或加速,达到省力的特点。(*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自行车回力掣。现有技术中的自行车掣仅仅能使自行车减速掣动,而在减速掣动过程中自行车惯性所具有的动能以摩擦的形式白白浪费掉了,使得在重新起动时骑车者需费较大的力、消耗较多的能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以将减速掣动过程中的动能储存起来,再用于重新起动或加速,达到省力的自行车回力掣。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如附图说明图1和图2所示,自行车回力掣包括有铁盒(1)、涡卷弹簧(2)、转轴(3)、大齿轮(4)、小齿轮(5、6)、2根转轴(7)、2个刹车胶轮(8)、连杆(9)、转轴(10)、2根刹车臂(11)、刹车拉杆(12)、2个铰支轴(13)、换向软轴(14)、复位弹簧(15)和复位弹簧(16),铁盒(1)安装在自行车上并作为自行车回力掣的基座,铁盒(1)内设有涡卷弹簧(2)、大齿轮(4)和小齿轮(5、6),涡卷弹簧(2)的外端装在铁盒(1)的弹簧座上,中心端装在转轴(3)的弹簧卡钩上,大齿轮(4)通过其轴孔装在转轴(3)上,转轴(3)上、下端分别由铁盒(1)上、下板壁内侧面对应的轴座支承,小齿轮(5、6)分别通过其轴孔装在各自对应的转轴(7)上、小齿轮(6)的内部结构为飞轮结构、使得小齿轮(6)在刹车掣动时不随刹车胶轮(8)转动,仅能在重新起动时由小齿轮(6)带动通过转轴(7)与其连接的刹车胶轮(8)转动,在刹车掣动状态小齿轮(5)与大齿轮(4)啮合,重新起动状态小齿轮(6)与大齿轮(4)啮合、小齿轮(5)则脱开大齿轮(4),2根转轴(7)分别穿过铁盒(1)下板壁上对应的滑槽、其下端分别装有对应的刹车胶轮(8)、中部位于铁盒(1)下分别与对应的刹车臂(11)的下部铰接、上端分别通过连杆(9)两端的铰接孔与连杆(9)铰接,转轴(7)可绕其轴线转动,连杆(9)的中部与转轴(10)铰接,转轴(10)上、下端由铁盒(1)上、下板壁内侧对应的轴座固定,连杆(9)靠小齿轮(5)一侧设有换向软轴(14),换向软轴(14)的轴套与铁盒(1)侧壁外侧面相抵接、轴芯穿过铁盒(1)侧壁并通过轴芯端的铰接头与连杆(9)铰接,在该段轴芯上套有复位弹簧(15),复位弹簧(15)一端抵紧连杆(9)、另一端抵紧铁盒(1)侧壁内侧面,使得在掣动时小齿轮(5)与大齿轮(4)啮合,而小齿轮(6)脱开大齿轮(4),在掣动后重新起动时,通过换向软轴(14),使小齿轮(6)与大齿轮(4)啮合,而小齿轮(5)则同时脱开大齿轮(4),2根刹车臂(11)与刹车拉杆(12)铰接、刹车臂(11)的铰支轴(13)处装有复位弹簧(16),复位弹簧(16)一端卡入铁盒(1)侧壁,另一端卡在刹车臂(11)上,以保证正常骑行时使2个刹车胶轮(8)能与自行车钢圈分离。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自行车回力掣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自行车回力掣的装车使用示意图;图1和图2中所示的是本技术的自行车回力掣的刹车掣动状态的静态结构,图中有铁盒(1)、涡卷弹簧(2)、转轴(3)、大齿轮(4)、小齿轮(5、6)、2根转轴(7)、2个刹车胶轮(8)、连杆(9)、转轴(10)、2根刹车臂(11)、刹车拉杆(12)、2个铰支轴(13)、换向软轴(14)、复位弹簧(15)和复位弹簧(16)。图3中,(1)是自行车回力掣的铁盒,装在自行车前叉上,内有自行车回力掣相应的内部构件,(8)是刹车胶轮,(11)是刹车臂,(12)是刹车拉杆。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①正常骑行时,2个刹车胶轮(8)由于刹车臂(11)上的复位弹簧(16)的作用下,脱开自行车钢圈,同时由于刹车臂(11)的牵引使小齿轮(5、6)脱开大齿轮(4)。②刹车时,捏紧刹车手柄,使2个刹车胶轮(8)从两边各自向内夹紧自行车钢圈,在刹车的同时随自行车钢圈转动。此时由于复位弹簧(15)对连杆(9)的作用,使小齿轮(6)离开大齿轮,小齿轮(5)则被压向大齿轮(4)与大齿轮(4)啮合,在与其一齐连接在一根转轴(7)的刹车胶轮(8)的驱动下旋转而驱动大齿轮(4)旋转,将涡卷弹簧(2)旋紧,使动能转变为势能贮存起来。③重新起动加速时,继续捏紧刹车手柄,使刹车胶轮(8)仍然夹紧自行车钢圈,然后拨动换向手柄牵引换向软轴(14)的轴芯,使与轴芯铰接的连杆(9)绕转轴(10)摆动,从而使小齿轮(5)脱开大齿轮(4),小齿轮(6)被压向大齿轮(4)并与大齿轮(4)啮合,利用涡卷弹簧(2)的反向弹力驱动转轴(3)带动大齿轮(4)反向旋转而驱动小齿轮(6)旋转,而驱动与其一齐连接在一根转轴(7)的刹车胶轮(8)旋转,将涡卷弹簧(2)所贮存的势能转变为动能传至自行车钢圈,并驱动其转动。④当涡卷弹簧回复原位时,由于小齿轮(6)的内部结构为飞轮结构,使与其对应的刹车胶轮(8)不会反向旋紧涡卷弹簧(2),此时放开刹车手柄和换向手柄,使刹车胶轮(8)由于刹车臂(11)上的复位弹簧(16)的作用下,脱开自行车钢圈,同时由于刹车臂(11)的牵引使小齿轮(5、6)脱开大齿轮(4)。使自行车恢复正常骑行。本技术使用时一般尽量单独使用自行车回力掣,如遇急刹车可以同时使用自行车后轮上的掣动辅助装在自行车前轮上的自行车回力掣的刹车;当自行车暂停时,捏紧与自行车回力掣相接的刹车手柄,使涡卷弹簧(2)保持旋紧状态,同时可以刹紧后轮,以免自行车由于涡卷弹簧(2)弹力的作用而自动前进;如果只减速不停车,可以拨动换向手柄通过换向软轴(14)使刹车胶轮(8)控制速度,而小齿轮(5、6)均不与大齿轮(4)啮合,大齿轮(4)不转动,也可以象普通的自行车刹车掣一样,控制刹车手柄的刹车力度,使自行车回力掣的刹车胶轮(8)不完全夹紧自行车钢圈而出现滑动摩擦,小齿轮(5、6)和大齿轮(4)均不转动,用于控制车速。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可以将自行车减速掣动过程中的动能储存起来、再用于重新起动或加速,达到省力的特点。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回力掣,其特征是该自行车回力掣设有一个可以安装在自行车上并作为自行车回力掣的基座的铁盒(1)、铁盒(1)内设有涡卷弹簧(2)、大齿轮(4)和小齿轮(5、6),涡卷弹簧(2)的外端装在铁盒(1)的弹簧座上,中心端装在转轴(3)的弹簧卡钩上,大齿轮(4)通过其轴孔装在转轴(3)上,转轴(3)上、下端分别由铁盒(1)上、下板壁内侧面对应的轴座支承,小齿轮(5、6)分别通过其轴孔装在各自对应的转轴(7)上、小齿轮(6)的内部结构为飞轮结构、在刹车掣动状态小齿轮(5)与大齿轮(4)啮合,重新起动状态小齿轮(6)与大齿轮(4)啮合、小齿轮(5)则脱开大齿轮(4),2根转轴(7)分别穿过铁盒(1)下板壁上对应的滑槽、其下端分别装有对应的刹车胶轮(8)、中部位于铁盒(1)下分别与对应的刹车臂(11)的下部铰接、上端分别通过连杆(9)两端的铰接孔与连杆(9)铰接,连杆(9)的中部与转轴(10)铰接,转轴(10)上、下端由铁盒(1)上、下板壁内侧对应的轴座固定,连杆(9)靠小齿轮(5)一侧设有换向软轴(14),换向软轴(14)的轴套与铁盒(1)侧壁外侧面相抵接、轴芯穿过铁盒(1)侧壁并通过轴芯端的铰接头与连杆(9)铰接,在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回力掣,其特征是该自行车回力掣设有一个可以安装在自行车上并作为自行车回力掣的基座的铁盒(1)、铁盒(1)内设有涡卷弹簧(2)、大齿轮(4)和小齿轮(5、6),涡卷弹簧(2)的外端装在铁盒(1)的弹簧座上,中心端装在转轴(3)的弹簧卡钩上,大齿轮(4)通过其轴孔装在转轴(3)上,转轴(3)上、下端分别由铁盒(1)上、下板壁内侧面对应的轴座支承,小齿轮(5、6)分别通过其轴孔装在各自对应的转轴(7)上、小齿轮(6)的内部结构为飞轮结构、在刹车掣动状态小齿轮(5)与大齿轮(4)啮合,重新起动状态小齿轮(6)与大齿轮(4)啮合、小齿轮(5)则脱开大齿轮(4),2根转轴(7)分别穿过铁盒(1)下板壁上对应的滑槽、其下端分别装有对应的刹车胶轮(8)、中部位于铁盒(1)下分别与对应的刹车臂(11)的下部铰接、上端分别通过连杆(9)两端的铰接孔与连杆(9)连接,连杆(9)的中部与转轴(10)铰接,转轴(10)上、下端由铁盒(1)上、下板壁内侧对应的轴座固定,连杆(9)靠小齿轮(5)一侧设有换向软轴(14),换向软轴(14)的轴套与铁盒(1)侧壁外侧面相抵接、轴芯穿过铁盒(1)侧壁并通过轴芯端的铰接头与连杆(9)铰接,在该段轴芯上套有复位弹簧(15),复位弹簧(15)一端抵紧连杆(9)、另一端抵紧铁盒(1)侧壁内侧面,2根刹车臂(11)与刹车拉杆(12)铰接、刹车臂(11)的铰支轴(13)处装有复位弹簧(16),复位弹簧(16)一端卡入铁盒(1)侧壁,另一端卡在刹车臂(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兵
申请(专利权)人:洪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