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春雨专利>正文

带有震动助力装置的自行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6088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有震动助力装置的自行车,由减震器、与拉伸弹簧连接的链条、飞轮等构成,可将车辆颠簸所产生的震动力转变为车辆前进的辅助驱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助力装置所用部件是自行车通用部件,结构简单轻巧、造价低、易于实施,易于普及。(*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一种可将行驶时的震动力转变为驱动力的自行车,特别是一种带有震动助力装置的自行车。自行车在行进中常因路面不平而震动,特别在路况较差的情况下,震动更励害,不仅使人感到不适,而且影响行车速度。曾有人想利用减震器加上对车体结构的改进,尽可能消除震动力对骑车人的影响,但这是一种消极的办法。中国专利89200875号名为“半自动自行车”的专利技术创造,利用弧形齿条、飞轮、减震器等将车身前进所发生的震动力转变为驱动力,虽然结构并不复杂,但要加工特殊的部件,对于生产新车和改进现有自行车还不够简便,并且该结构显得笨重。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要利用现有的自行车通用部件作为震动助力装置,制造和加工更加简便的带有震动助力装置的自行车,该车结构比较轻便,能将震动力转变为行进中的辅助驱动力。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由与拉伸弹簧连接的链条、飞轮、减震器构成震动助力装置。该装置中的弹簧端和链条端分别与车身或车身延伸件上的两点连接,其中一个连接点应设在尽量高于该飞轮的位置上。为了不防碍原有驱动轮盘、飞轮的工作,可将助力装置的飞轮装于车轮左侧。将链条连接在飞轮上。为了减重和降低成本,可用钢索代替链条中与飞轮无啮合关系的部分。在需要安装助力器的前轮或后轮安装减震器,该减震器可安装在前轴与车把间;或安装在后轴与车座之间。安装震动助力装置的自行车,当车身上下震动时减震器上下端之间距离会发生变化。当这一距离变短时,拉伸弹簧收缩,牵动链条运动并带动飞轮空转,当减震器复位时,迫使拉伸弹簧伸展,牵动齿轮向前运动,为行驶中的自行车增加驱动力,使骑车人感到省力。特别是路况不好时影响车速,带有震动助力装置的自行车受到颠簸越大,产生的辅助驱动力越大,可缓解路况不好时的行车困难。本助力装置所用部件均为自行车通用部件或市场常见商品,重量和体积都不大,对改造现有自行车或生产新车均为有利,实施容易。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带有震动助力装置的自行车结构示意图。图2用于安装前轮减震器的三孔板。在附图1中,三孔板(5)为连接车把立管(原为前叉立管)与前轮左右的减震器(1)的连接装置。前轮轴皮上安装飞轮(2),拉伸弹簧(4)一端与三孔板前边相连,另一端与链条(3)相连,链条另一端与三孔板后部相连,链条中部与飞轮(2)啮合,当车身震动车把下压时,减震器(1)缩短,弹簧(4)收缩将链条牵动使飞轮倒转,但对前轮不起作用,当减震器复位后,弹簧(4)复位并牵动链条(3)使飞轮向前转动飞轮即带动前轮向前转动。后轮安装本助力装置时,可在立梁(6)顶部安装轴承架(11),并通过轴承和轴连接杠杆(7)。杠杆(7)后端连接车座支架(8)、车座支架(8)上安装车座(10),杠杆(7)的前部用拉簧减震器(9)连接中轴附近的车身;或者在后轮左右两侧用减震器(1′)连接车座支架(8)和后轮叉,也可以两种减震器同时采用。在后车轮的左侧后轴皮上安装飞轮(2′),链条(3′)一端装于杠杆(7)的前端上,一端与拉伸弹簧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装于立梁(6)上。当震动使车座下压时,杠杆前端牵动链条向前,链条带动齿轮向前转动,为后轮增加驱动力。还可以在飞轮(2′)旁并列安装飞轮(2″),拉伸弹簧装于立轴(6)上,与飞轮(2″)连接的链条一端装于车座支架(8)上,这样,飞轮(2″)可将车座支架(8)上升时的力转变为驱动后轮前进的力。为了增加乘骑舒适性可在车座后安装靠背(11),靠背(11)可与一个连杆铰接,连杆与车座支架铰接,并设置安装一个支撑挂钩,以使靠背能直立,该靠背直立时可作靠背,向前翻倒可起遮盖车座作用,防止日晒雨淋;向后翻可坐人和增加装载量。图2为用于安装前轮减震器的三孔板。(12)为减震器连接孔,(13)为车把立管连接孔,可在三孔板上设两个连接拉伸弹簧与链条(或钢索)的小孔。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震动助力装置的自行车,其特征是用拉伸弹簧(4)连接的链条(3)、飞轮(2)、减震器(1)等构成震动助力装置,该装置的拉伸弹簧一端及链条的一端分别与车身或车身延伸件上的两个连接点连接,并且其中一个连接点应设在尽量高于该飞轮(2)的位置上;减震器装于前轮与车把之间,或装于后轮与车座之间;链条的与飞轮无啮合关系部分可用钢丝或钢索代替。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震动助力装置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用三孔板(5)连接车把立管与前轮左右的两个减震器,前轮轴皮上安装飞轮(2),拉伸弹簧一端与三孔板(5)前边相连,链条(3)一端与三孔板后部相连。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震动助力装置的自行车,其特征是在立梁顶部安装轴承架(11),并通过轴承和轴连接杠杆(7),杠杆(7)后端连接车座支架(8),车座支架上安装车座(10),杠杆(7)的前部用拉簧减震器连接中轴附件的车身;或者在后轮左右两侧用减震器(1′)连接车座支架(8)和后轮叉,也可两种减震器同用,在后轴皮左侧安装飞轮(2′),链条(3′)一端装于杠杆(7)的前端上,拉伸弹簧一端装于立梁(6)上。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震动助力装置的自行车,其特征是在左侧飞轮(2′)旁增装飞轮(2″),拉伸弹簧一端装于立轴(6)上,链条(3″)一端装于车座支架(8)上。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震动助力装置的自行车,其特征是在车座后安装靠背(11),该靠背(11)下边铰接2个连杆,2个连杆与车座支架(8)铰接,并设置一个支撑挂钩。专利摘要一种带有震动助力装置的自行车,由减震器、与拉伸弹簧连接的链条、飞轮等构成,可将车辆颠簸所产生的震动力转变为车辆前进的辅助驱动力。本技术的助力装置所用部件是自行车通用部件,结构简单轻巧、造价低、易于实施,易于普及。文档编号B62M1/00GK2051611SQ89209150公开日1990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1989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1989年6月30日专利技术者刘春雨 申请人:刘春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震动助力装置的自行车,其特征是用拉伸弹簧(4)连接的链条(3)、飞轮(2)、减震器(1)等构成震动助力装置,该装置的拉伸弹簧一端及链条的一端分别与车身或车身延伸件上的两个连接点连接,并且其中一个连接点应设在尽量高于该飞轮(2)的位置上;减震器装于前轮与车把之间,或装于后轮与车座之间;链条的与飞轮无啮合关系部分可用钢丝或钢索代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刘春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