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后拖车钩支架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该后拖车钩支架应用于汽车,包括:支架主体以及与所述支架主体连接的拖车钩;其中,所述拖车钩的连接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主体的安装位置;所述支架主体上设置有凸台和凹槽,所述凸台和凹槽对应贴合于所述汽车的备胎坑底部。本结构实现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避免拖车过程中出现断裂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指一种后拖车钩支架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已经逐渐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不可避免的在行驶过程中,车辆会因各种场合或故障原因导致车辆不能启动或无法启动,这时如果停置位置不当不仅阻碍交通甚至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用拖车将车辆拖到指定的位置。但是,由于汽车本身质量较大,而现有的拖车钩支架强度不足、耐久性差,会导致拖车过程中出现断裂等问题,造成无法及时将车辆拖到指定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拖车钩支架及汽车,实现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避免拖车过程中出现断裂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后拖车钩支架,应用于汽车,包括:支架主体以及与所述支架主体连接的拖车钩;其中,所述拖车钩的连接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主体的安装位置;所述支架主体上设置有凸台和凹槽,所述凸台和凹槽对应贴合于所述汽车的备胎坑底部。其中,所述支架主体连接所述拖车钩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抵接所述汽车的备胎坑边缘。其中,所述支架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的主定位孔和副定位孔。其中,所述支架主体的凸台上还设置有电泳孔。其中,所述支架主体与所述备胎坑通过多焊点焊接连接。其中,所述拖车钩为U型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后拖车钩支架。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实施例的后拖车钩支架中,后拖车钩支架是安装在汽车底部备胎坑的位置,拖车钩朝后,在拖车实施拖车作业时,拖车连接到汽车后端的拖车钩即可。拖车钩的连接端固定在支架主体的安装位置,可以是一体成型或后期焊接等实现拖车钩与支架主体的固连。支架主体相对备胎坑底部的凹凸部分设置有凸台和凹槽,这样,后拖车钩支架整体贴合在备胎坑底部,使拖车工作时的载荷能够分配到备胎坑上,确保了后拖车钩支架不被拉裂,同时,通过后拖车钩支架的设置也增加了备胎坑自身的强度,避免备胎坑被震裂。【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后拖车钩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后拖车钩支架的局部位置示意图;图3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后拖车钩支架与备胎坑的焊点分布示意图;图4表示图3的A-A断面图;图5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拖车钩支架强度不足、耐久性差,会导致拖车过程中出现断裂等问题,提供一种后拖车钩支架,实现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避免拖车过程中出现断O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后拖车钩支架,应用于汽车,包括:支架主体I以及与所述支架主体I连接的拖车钩2 ;其中,所述拖车钩2的连接端21固定在所述支架主体I的安装位置;所述支架主体I上设置有凸台11和凹槽12,所述凸台11和凹槽12对应贴合于所述汽车的备胎坑底部。应该了解到的是,该后拖车钩支架是安装在汽车底部备胎坑的位置,拖车钩2朝后,如图2所示,在拖车实施拖车作业时,拖车连接到汽车后端的拖车钩即可。拖车钩2的连接端21固定在支架主体I的安装位置,可以是一体成型或后期焊接等实现拖车钩与支架主体的固连。且如图2所示,备胎坑3为了适应备胎的固定,会设置有凹凸部分,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后拖车钩支架的支架主体I相对备胎坑底部的凹凸部分设置有凸台11和凹槽12,这样,后拖车钩支架整体贴合在备胎坑底部,使拖车工作时的载荷能够分配到备胎坑上,确保了后拖车钩支架不被拉裂,同时,通过后拖车钩支架的设置也增加了备胎坑自身的强度,避免备胎坑被震裂。结合图2,还应该知道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的后拖车钩支架中,所述支架主体I连接所述拖车钩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片13,所述连接片抵接所述汽车的备胎坑边缘。支架主体I通过连接片13抵接在备胎坑边缘,进一步增加了后拖车钩支架与备胎坑的连接,具有更好的强度,提高承受载荷而不变形的能力。丁字形状的结构更简单,具有良好的制造工艺,可以大规模生产。其中,所述支架主体I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的主定位孔14和副定位孔15。如图2所示,在装配时,通过主定位孔14和副定位孔15配合定位安装该后拖车钩支架,节省安装工时,提高了装配效率。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支架主体I与所述备胎坑通过多焊点焊接连接。该后拖车钩支架通过多焊点(如图3中焊点分布)焊接到备胎坑,使拖车工作时的载荷能够充分通过各个焊点位置分配到备胎坑上,确保了后拖车钩支架不被拉裂。往往在后拖车钩支架与备胎坑接触覆盖的位置更容易发生腐蚀,众所周知,金属腐蚀后其强度、承受力等性能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故,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的后拖车钩支架,所述支架主体I的凸台11上还设置有电泳孔 16。结合图4,由于凸台11使本技术实施例的后拖车钩支架之间存在有空隙且设置有电泳孔16,确保该后拖车钩支架与备胎坑间有电泳液的流通,达到防腐的目的。其中,所述拖车钩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拖车钩在连接端与支架主体连接后,更方便拖车与汽车的牵挂。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的后拖车钩支架具有很多优势:1.结构简单,制造工艺性好,易成型;2.强度高,能够承受一定强度的载荷;3.能够增加备胎坑的强度,避免备胎坑的开裂;4.设置于备胎坑位置,布置正中,拖车工作中施力点好,方便车辆的拖拽等。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后拖车钩支架。如图5所示,汽车底盘备胎坑3上装配了上述的后拖车钩支架,通过该后拖车钩支架,汽车能够避免拖车过程中出现断裂,从而保证汽车、驾驶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说明的是,该汽车是应用了上述后拖车钩支架的汽车,上述后拖车钩支架的实现方式适用于该汽车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后拖车钩支架,应用于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主体以及与所述支架主体连接的拖车钩;其中, 所述拖车钩的连接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主体的安装位置; 所述支架主体上设置有凸台和凹槽,所述凸台和凹槽对应贴合于所述汽车的备胎坑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拖车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连接所述拖车钩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抵接所述汽车的备胎坑边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拖车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的主定位孔和副定位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拖车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的凸台上还设置有电泳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拖车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与所述备胎坑通过多焊点焊接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拖车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钩为U型结构。7.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后拖车钩支架。【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后拖车钩支架及汽车,涉及汽车
该后拖车钩支架应用于汽车,包括:支架主体以及与所述支架主体连接的拖车钩;其中,所述拖车钩的连接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主体的安装位置;所述支架主体上设置有凸台和凹槽,所述凸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拖车钩支架,应用于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以及与所述支架主体连接的拖车钩;其中,所述拖车钩的连接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主体的安装位置;所述支架主体上设置有凸台和凹槽,所述凸台和凹槽对应贴合于所述汽车的备胎坑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焰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