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两轮跨骑式摩托车发动机与车体连接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6503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两轮跨骑式摩托车发动机与车体连接的连接结构,为一由钢板弯折的具有缓冲部的构件,所述缓冲部二端设有连接部位。所述缓冲部由一竖板及自该竖板向同一侧伸出的二悬臂的构成,所述连接部位设置在所述悬臂的端部。该连接结构构造简单,能有效降低发动机传导到机架的震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两轮跨骑式摩托车发动机与车体连接 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两轮摩托车,均存在发动机震动大的问题,特别 是摩托车在中高速度时,车体各部位的震动大幅度增大,骑乘很不舒 适;市场上大部分车型采用在发动机垫加橡胶套减震,其成本虽然低, 但效果不佳,并极易老化;个别大排量的车型采用加装平衡轴,虽然效果较好,但制造成本大大增加,而且大部分车型无法增加平衡轴机 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 效降低发动机传导到机架的震动的用于两轮跨骑式摩托车发动机与 车体连接的连接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两轮 跨骑式摩托车发动机与车体连接的连接结构,为一由钢板弯折的具有 缓冲部的构件,所述缓冲部二端设有连接部位。所述缓冲部由一竖板及自该竖板向同一侧伸出的二悬臂的构成, 所述连接部位设置在所述悬臂的端部。其中 一端的连接部位为带有连接孔的孔板。 所述二悬臂的长度不同,所述孔板设置在短悬臂的端部。 所述二悬臂的长度不同,所述孔板设置在长悬臂的端部。 所述二悬臂的长度不同,所述连接部位为带有连接孔的孔板,分 别设置在二悬臂的端部。所述孔板向同一方向突出。其中一孔板向两侧延伸出突出部,所述连接孔设置于该突出部。 所述竖板呈圆弧形或在两端设有弧形边。本技术的连接结构即保留了钢板的强度,又利用了钢板的弹 性,实际生产制造中,容易实施,大大减少了制造成本。该连接结构由于用二悬臂和竖板形成u形缓冲部,利用u形钢板的弹性,在安装在摩托车上时可以吸收发动机做功时产生的震动,并尽可能地减少 传到车体上的震动,从而达到减震的效果。本技术机构可根据不同排量、不同扭矩、不同车型设计不同弹性的"u"型钢板,从而使整车震动效果更佳。附图说明图la和图lb分别表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正面视图和其 A-A剖视图。图2a和图2b分别表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正面视图和其 A-A剖视图。图3a和图3b分别表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正面视图和其 A-A剖视图。图4表示本技术图1、图2和图3所示连接结构与发动机连 接示意图。 图中l.竖板2.悬臂 3.孔板4.连接孔 5.发动机 6.突出部7.构件A8.构件B9.构件C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本技术用于两轮跨骑式摩托车发动机与车体连接的连接结构,为一由钢板弯折的具有缓冲部的构件,所述缓冲部二端设有连接部位。参阅图la、图lb、图2a、图2b、图3a和图3b,所述缓冲部可 以由一竖板1及自该竖板1向同一侧伸出的二悬臂2的构成,所述连 接部位设置在所述悬臂的端部。所述缓冲部也可为其他具有缓冲作用 的形状,如蛇形等。图la和图lb分别表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构件7)的正面 视图和其A-A剖视图。参见图la、 lb , 二悬臂2的长度相同,在其 中一端的连接部位为带有连接4孔的孔板3。另一端连接部位可以直 接焊接在车体上。图2a和图2b分别表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构件8)的正面 视图和其A-A剖视图。如图2a、 2b所示,所述二悬臂2的长度不同, 所述孔板3设置在长悬臂的端部。所述孔板3也可设置在短悬臂的端 部。图1和图2所示的竖板1在两端带有弧形边,可以增加缓冲部的 弹性。图3a和图3b分别表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构件9)的正面 视图和其A-A剖视图。如图3a、 3b所示,所述二悬臂2的长度不同, 所述连接部位为带有连接孔4的孔板3,分别设置在二悬臂2的端部。 所述孔板3向同一方向突出。其中一孔板3向两侧延伸出突出部6, 所述连接孔4设置于该突出部6,所述竖板l呈圆弧形。图4表示本技术图1、图2和图3所示连接结构7、 8和9 分别与发动机连接示意图。其中构件7和8分别为两个——左右各一 只,焊接在车体(图中未表示)上,并用螺栓连接在发动机5上;构 件9为两个,也是左右各一只,用螺栓将发动机5与前面车体连在一 起。上面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 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 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 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 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两轮跨骑式摩托车发动机与车体连接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为一由钢板弯折的具有缓冲部的构件,所述缓冲部二端设有连接部位。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轮跨骑式摩托车发动机与车体 连接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由一竖板及自该竖板向同 一侧伸出的二悬臂的构成,所述连接部位设置在所述悬臂的端部。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两轮跨骑式摩托车发动机与车体 连接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端的连接部位为带有连接孔的 孔板。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两轮跨骑式摩托车发动机与车体 连接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悬臂的长度不同,所述孔板设 置在短悬臂的端部。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两轮跨骑式摩托车发动机与车体 连接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悬臂的长度不同,所述孔板设 置在长悬臂的端部。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两轮跨骑式摩托车发动机与车体 连接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悬臂的长度不同,所述连接部 位为带有连接孔的孔板,分别设置在二悬臂的端部。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两轮跨骑式摩托车发动机与车体连接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向同一方向突出。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两轮跨骑式摩托车发动机与车体连接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孔板向两侧延伸出突出部,所 述连接孔设置于该突出部。9. 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两轮跨骑式摩托车发动机与车体连接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呈圆弧形或在两 端设有弧形边。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两轮跨骑式摩托车发动机与车体连接的连接结构,为一由钢板弯折的具有缓冲部的构件,所述缓冲部二端设有连接部位。所述缓冲部由一竖板及自该竖板向同一侧伸出的二悬臂的构成,所述连接部位设置在所述悬臂的端部。该连接结构构造简单,能有效降低发动机传导到机架的震动。文档编号B62M7/02GK201161691SQ200720306549公开日2008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4日专利技术者锋 张 申请人:立峰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两轮跨骑式摩托车发动机与车体连接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为一由钢板弯折的具有缓冲部的构件,所述缓冲部二端设有连接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锋
申请(专利权)人:立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