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6386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周边电路区;沿垂直于衬底基板由下到上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三金属层,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三金属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用于形成显示区的栅极、源极、漏极、数据线和扫描线,以及周边电路区的控制电路;公共电极层,所述公共电极层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公共电极块,公共电极复用为触控电极;第三金属层包括设置在显示区的多条触控走线,多条触控走线分别连接对应的触控电极,第三金属层还包括设置在周边电路区的接地电路,实现了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各种显示器的发展,具有厚度薄、重量轻、低能耗等优点的液晶显示装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在生产、测试和搬运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会引入静电,摩擦和接触产生的瞬时千伏电压可能会产生非常大的电流,从而导致内部元器件漏电流的增加。外部的静电冲击以及电磁脉冲干扰也会在成内部元器件的损伤和失效。因此一般在显示面板的周边电路区设置一圈接地电路,以防止静电放电对显示面板造成损伤。图1为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中的阵列基板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11和周边电路区12,其中周边电路区12中包括控制电路121和接地电路122,所述接地电路122和所述控制电路121之间通过开槽123绝缘设置。现有技术制备阵列基板的工艺流程为:沿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由下到上方向,依次沉积遮光层、半导体层,以及沉积电性绝缘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第三金属层、公共电极层和像素电极层,在上述各个导电层之间形成绝缘层;其中使用所述第一金属层用于形成图1中显示区11中栅极(未示出)、扫描线(未示出),使用所述第二金属层用于形成图1中显示区11中源极(未示出)、漏极(未示出)和数据线(未示出),并且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还用于形成图1中周边电路区12的控制电路121,使用第二金属层形成接地电路122,使用所述第三金属层用于形成连接显示区11公共电极(未示出)的多条触控走线(未示出)。由于同时使用第二金属层制备控制电路121和接地电路122,而控制电路121和接地电路122又需绝缘设置,因此需要在控制电路121和接地电路122之间设置绝缘沟槽123,但这势必会导致显示面板的边框变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以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周边电路区;沿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由下到上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三金属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用于形成显示区的栅极、源极、漏极、数据线和扫描线,以及周边电路区的控制电路;公共电极层,所述公共电极层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公共电极块,公共电极复用为触控电极;所述第三金属层包括设置在显示区的多条触控走线,所述多条触控走线分别连接对应的触控电极,所述第三金属层还包括设置在周边电路区的接地电路。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金属层和第三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为平坦化层,所述接地电路位于所述平坦化层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金属层和第三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为平坦化层,所述平坦化层具有开槽,所述接地电路位于所述开槽内。进一步的,所述接地电路和所述控制电路上方具有密封胶层。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之间具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金属层和第三金属层之间具有第二绝缘层。进一步的,所述接地电路围绕所述控制电路,且电性绝缘。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电路与外部柔性电路板的接地端口电连接。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的阵列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以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间的液晶层。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以及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用于显示驱动和触控驱动。本技术通过使用制作显示区多条触控走线的第三金属层制作周边电路区的接地电路,使用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制作周边电路区的控制电路,避免了使用同一金属层制作周边电路区的控制电路与接地电路,因此减小了周边电路区的宽度,达到了窄边框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中的阵列基板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的局部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与现有技术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局部俯视对比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此外,本技术各实施例所提供的附图仅为结构示意图,并非对实体结构尺寸比例的限制。实施例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的局部剖面图,如图2所示,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21,包括显示区211和周边电路区212 ;沿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21由下到上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金属层22、第二金属层23和第三金属层24,所述第一金属层22、第二金属层23和第三金属层24之间设置有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22包括设置在显示区211的栅极221、扫描线(未示出),所述第二金属层23包括形成在显示区211的漏极231、源极232和数据线233 ;所述第一金属层22和第二金属层23还包括设置在周边电路区212的控制电路27,其中控制电路27由两部分组成,图中222部分由第一金属层22制作形成,234部分由第二金属层23制作形成。所述控制电路27,例如可以包括防静电电路、移位寄存电路、多路输出电路等,其相互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实际工艺需求个性化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公共电极层25,所述公共电极层25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公共电极块251 (仅示出一个);所述第三金属层24包括设置在显示区211的多条触控走线241 (仅示出一条),所述多条触控走线241分别连接对应的公共电极块251 ;与漏极231连接的像素电极26 ;所述第三金属层24还包括设置在周边电路区的接地电路242。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金属层23和第三金属层24之间的绝缘层为平坦化层2100,所述接地电路242位于所述平坦化层2100上方。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提供的阵列基板可以应用在TN型、FFS型以及IPS型等的液晶驱动模式的触控显示面板中。图2示例性的仅为实现利用第三金属层制作接地电路,实现减小显示面板边框的一种具体结构,其中图2所提供的阵列基板的显示区的公共电极层位于像素电极所在膜层下方,并将第三金属层设置在公共电极层下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公共电极层还可以位于像素电极所在膜层上方,或者公共电极层中的各公共电极块与像素电极同层设置,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还可以根据实际工艺要求,将第三金属层设置在公共电极层上方,只要使用第三金属层制作接地电路,减小周边电路区的宽度,实现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即可。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31和周边电路区32,其中显示区31的公共电极层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公共电极块,公共电极复用为触控电极;公共电极块311,第三金属层制作的多条触控走线312,所述多条触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周边电路区;沿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由下到上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三金属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用于形成显示区的栅极、源极、漏极、数据线和扫描线,以及周边电路区的控制电路;公共电极层,所述公共电极层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公共电极块,公共电极复用为触控电极;所述第三金属层包括设置在显示区的多条触控走线,所述多条触控走线分别连接对应的触控电极,所述第三金属层还包括设置在周边电路区的接地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泉鹏袁永魏丹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