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用曲柄组装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3834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组装曲柄组装体时用曲柄组装体简单进行滚珠接触状态的调整作业的自行车用曲柄组装体,自行车用左曲柄(52)作为安装在自行车的曲柄轴(54)上的部件,具有曲柄主体(56)和调整部件(57)。曲柄主体(56)具有:不能旋转地安装在曲柄轴的一端的轮毂部(56a)、从轮毂部(56a)延伸的臂部、设置在臂部的前端的脚蹬安装部、及形成在轮毂部(56a)上的外螺纹部(56d)。调整部件(57)包括:具有与外螺纹部(56d)拧合的内螺纹部(80a)的筒状部(80)、及形成在筒状部(80)的一端且可与支承曲柄轴(54)的轴承(63)接触的接触部(8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曲柄组装体,特别涉及一种安装在自行车的曲柄轴上的自行车用曲柄组装体
技术介绍
在自行车的曲柄轴上安装有曲柄组装体。以往的曲柄组装体具有不能旋转地安装在曲柄轴的端部的轮毂部、从轮毂部向直径方向外方延伸的曲柄主体、设置在曲柄主体的前端的脚蹬安装部。在这种曲柄组装体中,以往公开有右侧的齿轮曲柄铆接固定到曲柄轴上的曲柄组装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往的左侧的曲柄组装体,在轮毂部上形成有狭缝,在中空的曲柄轴的左端部,以通过细齿止转的状态设置有两个拧紧螺栓,使得狭缝变窄。此外,左侧的曲柄组装体通过与曲柄轴的左端内周面拧合的固定螺栓固定在曲柄轴上。在支承以往的曲柄轴的轴承上,未设置推滚珠等滚珠接触状态的调整功能。因此,滚珠接触状态的调整、即用于消除轴承轴方向的松动而使曲柄轴顺利转动的调整是通过在借助固定螺栓固定左侧的曲柄组装体时调整其拧紧状况而进行的。滚珠接触状态的调整结束后,拧紧使狭缝变窄的拧紧螺栓,将曲柄组装体固定到曲柄轴上。因此,以往的曲柄组装体中,通过用于固定曲柄组装体的固定螺栓进行滚珠接触状态的调整,所以从曲柄轴取下曲柄组装体后,将曲柄组装体安装到曲柄轴上时,必须再次进行利用固定螺栓的滚珠接触状态的调整。专利文献1特开2004-249770号公报以往利用楔销,将曲柄组装体固定到曲柄轴上。在利用楔销固定的情况下,若与曲柄轴拧合的固定螺栓没有完全拧紧,则在曲柄组装体和曲柄轴之间产生间隙而不能将曲柄组装体牢固地固定到曲柄轴上。因此,在用曲柄组装体进行滚珠接触状态的调整的情况下,不能使用固定螺栓。于是,利用楔销连结两者的构造中,用曲柄组装体调整滚珠接触状态的情况下,例如,需要将垫片放入曲柄组装体和轴承之间的间隙来调整滚珠接触状态。但是,在通过曲柄组装体进行滚珠接触状态的调整的情况下,若使用楔销连结曲柄组装体和曲柄轴,则每次安装曲柄组装体都需要调整滚珠接触状态。这是由于曲柄轴的锥部和曲柄组装体的锥孔的加工精度使得曲柄组装体的轴方向位置每次都出现装卸偏差的缘故。这样若曲柄组装体的轴方向位置偏差,则轴承和曲柄组装体之间的间隙变化,所以需要调整滚珠接触状态。此时,若使用垫片使间隙变化进行滚珠接触状态的调整,则增减垫片时需要取下固定螺栓,反复进行曲柄组装体的装卸,所以滚珠接触状态的调整作业变得烦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组装曲柄组装体时用曲柄组装体简单进行滚珠接触状态的调整作业。技术方案1的自行车用曲柄组装体安装在自行车的曲柄轴上,备有曲柄主体和调整部件。曲柄主体具有不能旋转地安装在曲柄轴的一端的轮毂部、从轮毂部延伸的臂部、设置在臂部的前端的脚蹬安装部、及形成在轮毂部上的第1螺纹部。调整部件包括具有与第1螺纹部拧合的第2螺纹部的筒状部、及形成在筒状部的一端且可与支承曲柄轴的轴承接触的接触部。曲柄组装体中,在将曲柄组装体安装到曲柄轴上时,预先使调整部件的第2螺纹部与曲柄主体的第1螺纹部拧合而将调整部件拧入轮毂部中。在该状态下,轮毂部安装到曲柄轴上,并通过固定螺栓等适当的固定机构将曲柄组装体固定到曲柄轴上。固定曲柄组装体后,使调整部件朝向轴承向松开螺纹件方向转动而接触轴承,进而调整其接触状况。由此进行滚珠接触状态的调整。在此,在曲柄组装体上设置与轮毂部拧合的调整部件,通过转动该调整部件进行滚珠接触状态的调整,所以可简单进行用曲柄组装体调整滚珠接触状态的作业。技术方案2的自行车用曲柄组装体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组装体中,第1螺纹部为外螺纹部,第2螺纹部为内螺纹部,调整部件还具有从筒状部的外周面到接触部的内周面的范围内形成的狭缝、用于使狭缝变窄的拧紧螺栓、和隔着狭缝的一方形成的用于拧合拧紧螺栓的螺纹孔、另一方形成的可贯通拧紧螺栓的贯通孔。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拧紧螺栓使狭缝变窄,从而在滚珠接触状态的调整结束后可使调整部件可靠地止转。因此,曲柄组装体一旦安装到曲柄轴上后,到再次安装位置滚珠接触状态很难变化。技术方案3的自行车用曲柄组装体是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组装体中,筒状部还具有隔着狭缝从外周面突出而形成的一对突起部,螺纹孔及贯通孔沿与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分别形成在一对突出部上。在这种情况下,容易隔着狭缝配置螺纹孔及贯通孔,并且可缓和螺纹孔及贯通孔的尺寸的限制,使调整部件相对于轮毂部可靠地止转。此外,利用突起部容易用手转动调整部件。技术方案4的自行车用曲柄组装体是在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体中,轮毂部可安装到另一端固定在齿轮曲柄的中心的曲柄轴的一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曲柄轴上固定有配置右侧的曲柄的齿轮曲柄,所以两曲柄的安装作业变得简单。此外,仅通过用调整部件调整滚珠接触状态便可一次进行支承曲柄轴的两个轴承的滚珠接触状态的调整。技术方案5的自行车用曲柄组装体是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体中,曲柄轴的一端具有不能旋转地连结轮毂部的前端较细的锥部,轮毂部具有不能旋转地与锥部卡合的锥孔。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楔销使每次将曲柄组装体安装到曲柄轴上必须进行的滚珠接触状态的调整变得容易。技术方案6的自行车用曲柄组装体是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组装体中,锥部具有第1花键,不能旋转地连结安装部并向径向外方突出;倾斜面,在第1花键间前端较细地形成,锥孔具有第2花键,向径向内方突出,不能旋转地与第1花键卡合;倾斜孔,形成在第1花键间,与倾斜面卡合。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通过花键结合和锥面连结两者,所以不易产生曲柄组装体的松动。技术方案7的自行车用曲柄组装体是在技术方案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体中,接触部可向轴向内方按压轴承的内圈。在这种情况下,可按压轴承的内圈进行滚珠接触状态的调整。技术方案8的自行车用曲柄组装体是在技术方案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体中,调整部件具有形成在筒状部的外周面的旋转操作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外周面上以突起或凹部设置旋转操作部,转动调整部件调整滚珠接触状态时容易用手转动调整部件。技术方案9的自行车用曲柄组装体是在技术方案1~8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体中,还具有密封曲柄轴和接触部的密封部件,调整部件具有将密封部件安装到接触部的内周面的密封部件安装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接触部的内周面上安装密封部件,所以异物等不易从接触部侵入曲柄轴组装体侧。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曲柄组装体上设置与轮毂部拧合的调整部件,通过转动该调整部件可进行滚珠接触状态的调整,所以用曲柄组装体可简单进行滚珠接触状态的调整作业。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的侧视图。图2是曲柄轴组装体的剖视图。图3是其左曲柄安装部分的截面局部图。图4是调整部件的主视图。图5是其V-V剖视图。图6是其他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3的图。图7是其他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中,采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是具有例如下弯型车把部14的越野车10。越野车10具有作为车体的骨架的菱形的车架11。车架11具有车架体12、和绕斜向纵轴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车架体12的前部且下部分成两股的前叉13。此外,越野车10具有车把部14,与前叉13连结;驱动部15,安装在车架体12的下部,将脚踏力转换成驱动力;前轮16,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前叉13的下端;后轮17,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车架体12的后部;前后制动装置18、19。车架体12具有三角形的前三角20、和配置在前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用曲柄组装体,安装在自行车的曲柄轴上,其特征在于,备有:曲柄主体,具有不能旋转地安装在前述曲柄轴的一端的轮毂部、从前述轮毂部延伸的臂部、设置在前述臂部的前端的脚蹬安装部、及形成在前述轮毂部上的第1螺纹部;调整部件,包括具有与前述第1螺纹部拧合的第2螺纹部的筒状部、及形成在前述筒状部的一端且可与支承前述曲柄轴的轴承接触的接触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石真悟山中正广辰己卓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