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操纵缆索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3778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操纵缆索固定装置,其被联接到诸如后链式变速器等的自行车部件上,用于将一操纵缆索的内拉线固定到该自行车部件上。操纵缆索固定装置包括一带有第一接合表面的支撑构件以及一带有第二接合表面的缆索固定构件。缆索固定构件可相对于支撑构件进行转动。缆索固定构件和支撑构件可响应于缆索固定构件移向一缆索固定位置的转动而将内拉线紧固到两接合表面之间。缆索固定构件优选地包括一凸轮部分和一杠杆部分,杠杆部分可由人工进行操作,以便于转动所述缆索固定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自行车部件的操纵缆索固定装置。更具体来讲,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自行车后链轮变速器的操纵缆索固定装置,可从后链式变速器的上侧对所述固定装置执行手动操作。
技术介绍
骑自行车除了作为交通运输措施之外,还越来越成为一种受到广泛欢迎的休闲娱乐形式。另外,无论是对于业余人员,还是对于职业运动员,自行车运动都逐渐变成了一种非常流行的竞技体育项目。不论自行车是被用于休闲娱乐、交通运输,还是用于进行比赛,自行车行业都不断地改进自行车的各个构件。在过去的数年内,自行车上一个经过了大量改进设计的构件就是后链式变速器。一般来讲,后链式变速器具有一基础构件和一链条引导件,链条引导件借助于一连杆组件可动地连接到基础构件上。基础构件被连接到自行车车架的后三角架上。链条引导件的结构被设计成可使链条越过多个链轮横向移动。一般的情况是,一弹簧将链条引导件相对于后链轮塔偏置向最内侧的位置或最外侧的位置。通常是利用一条具有外鞘套和内部拉线的波顿型操纵缆索(软轴缆索)将后链式变速器与常规的换档控制装置连接起来。操纵缆索的外套一般被收纳在基础构件的一个凹陷中,而内部拉线则被固定地连接到连杆组件上,以便于能克服弹簧的偏置力而移动链条引导件。通常利用一缆索固定板和一缆索固定螺栓将内部拉线连接到连杆组件的外下部区域上,其中的固定螺栓被旋接到连杆组件上。利用诸如六角扳手或螺丝刀等的工具来旋紧缆索固定螺栓,以便于将内部拉线紧压到缆索固定板与连杆组件之间。因而,借助于内部拉线,通过移动连杆组件就能使链条引导件在横向上移动。如牵拉内部拉线,则能使链条引导件在克服弹簧偏置力的方向上移动,而如果释放内部拉线,则就会使链条引导件在弹簧偏置力的作用下移动。尽管这些常见的后链式变速器一般具有非常良好的工作效果,但它们的确存在一些缺陷。具体来讲,如果这些常规后链式变速器被用在极端骑行条件下一例如被用在“极限登山自行车运动”或“坡路(D0wnhill)自行车运动”等条件下时,则灌木和树枝等杂物就会钩挂住操纵缆索以及操纵缆索固定机构。在某些情形下,这将会对换档性能带来不利影响。此外,由于缆索固定螺栓相对于自行车的位置不当,很难用六角形扳手或螺丝刀将内拉线固定到连杆组件上,考虑到上述的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本文的描述易于领会到目前希望能有一种自行车部件,其具有改进的自行车操纵缆索固定装置。本专利技术致力于解决本领域内的这一需求以及其它的需要,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本文的描述可清楚地认识到所述的其它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自行车部件,其所带有的操纵缆索固定装置能将自行车操纵缆索可靠而固定不动地连接到该自行车部件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部件,其带有一操纵缆索固定装置,其中,无须使用六角扳手或螺丝刀等工具就能手动地操作该固定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部件,其带有一操纵缆索固定装置,其可减少钩挂在自行车部件和/或自行车部件的操纵缆索固定装置上的灌木和树枝等杂物。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操纵缆索固定装置的自行车部件,该构件的制造和组装都相对较为简单,且造价便宜,而且重量较轻。通过提供适于被连接到一自行车部件上的一种自行车操纵缆索固定装置,就基本上可实现上述的各个专利技术目的。该自行车操纵缆索固定装置包括一支撑构件和一缆索固定构件。支撑构件具有一第一缆索接合表面。缆索固定构件以非螺纹旋接的方式支撑到所述支撑构件上,以便于能绕一转动轴线旋转。缆索固定构件具有一第二缆索接合表面。缆索固定构件和支撑构件的位置和结构被设计成这样使得自行车操纵缆索的内拉线可响应于缆索固定构件从一缆索松脱位置变换到一缆索固定位置的转动、而被紧固到第一缆索接合表面与第二缆索接合表面之间。通过提供一种自行车部件也基本上能实现上述的目的,所述自行车部件包括一第一构件和一第二构件,第二构件带有一自行车操纵缆索固定装置。第一构件适于被连接到自行车上。第一构件包括一缆索外套容纳凹部,该凹部适于接纳自行车操纵缆索的外套。第二构件相对于第一构件可活动地联接着。第二构件包括固定地连接到其上的自行车操纵缆索固定装置。自行车操纵缆索固定装置的结构被设计成可将自行车操纵缆索的内拉线固定不动地保持到其上,从而使内拉线的运动能使第二构件相对于第一构件移动。自行车操纵缆索固定装置包括一支撑构件和一缆索固定构件。支撑构件具有一第一缆索接合表面。缆索固定构件以非螺纹旋接的方式支撑到所述支撑构件上,以便于能绕一转动轴线旋转。缆索固定构件具有一第二缆索接合表面。缆索固定构件和支撑构件的位置和结构被设计成这样使得自行车操纵缆索的内拉线可响应于缆索固定构件的转动而被紧固到第一缆索接合表面与第二缆索接合表面之间。从下文结合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清楚地领会本专利技术上述这些目的、特征、方式以及优点,以及其它的对应内容,下文的详述介绍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说明下面将参见附图,这些附图构成了原始公开内容的一个部分,在附图中图1是一自行车的侧面立体图,该自行车上装备有一后链式变速器(自行车部件),其具有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操纵缆索固定装置;图2是对图1所示后链式变速器所作的放大的侧面立体图,图中为便于进行表示而去除了自行车的某些部分;图3是对图2所示后链式变速器的前向正视图,图中为便于进行表示而将后链式变速器从自行车上拆下;图4是对图2和图3所示后链式变速器所作的局部后视图,图中为便于进行表示而将后链式变速器从自行车上拆下;图5是对图2-图4所示后链式变速器所作的斜向局部视图,表示了后链式变速器的连杆组件,该连杆组件上连接着操纵缆索固定装置;图6是沿图5中的6-6线对图5所示后链式变速器的某些部分所作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对图2-6所示后链式变速器的连杆组件所作的局部剖视图,操纵缆索固定装置被连接到该连杆组件的内杆件上;图8是对图7所示操纵缆索固定装置所作的放大的分解轴测图;图9是图7和图8所示操纵缆索固定装置的端面视图,图中的缆索固定构件处于一个释放缆索的位置;图10是沿图9中的10-10线对图9所示操纵缆索固定装置所作的剖面图;图11是沿图9中的11-11线对图9和10所示操纵缆索固定装置所作的剖面图;图12是图7-图11所示操纵缆索固定装置的端面视图,图中的缆索固定构件处于一个固定着缆索的位置;图13是沿图12中的13-13线对图12所示操纵缆索固定装置所作的剖面图;图14是沿图12中的14-14线对图12和13所示操纵缆索固定装置所作的剖面图;图15中放大的侧视图表示了一种后链式变速器(自行车部件),其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操纵缆索固定装置;图16是沿图15中的16-16线对图15所示后链式变速器的连杆组件所作的局部剖视图(即其是与第一实施例中图7类似的视图),操纵缆索固定装置被连接到该连杆组件的内杆件上;图17是对图16所示操纵缆索固定装置所作的放大的分解轴测图;图18是沿一个平面对图16、17所示操纵缆索固定装置所作的剖视图,其中的剖开平面与图16中一枢转销垂直,该枢转销穿过缆索固定构件和支撑构件,在该图所示状态中,操纵缆索被安装到固定构件与支撑构件之间前,缆索固定构件处于释放缆索的位置;图19是沿与图16所示枢转销垂直的平面对图1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部件,其包括:一第一构件,其适于被连接到自行车上,所述第一构件包括一缆索外套容纳凹部,该凹部适于接纳一自行车操纵缆索的外套;以及一第二构件,其相对于所述第一构件可活动地联接着,所述第二构件带有一自行车操纵缆索固定装 置,该自行车操纵缆索固定装置被固定地连接到该构件上,所述自行车操纵缆索固定装置的结构被设计成可将自行车操纵缆索的内拉线固定不动地保持到其上,以使得内拉线的运动能将所述第二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构件移动,所述自行车操纵缆索固定装置包括:一 支撑构件,其具有一第一缆索接合表面; 一缆索固定构件,其以非螺纹旋接的方式支撑到所述支撑构件上,以便于能绕一转动轴线旋转,所述缆索固定构件具有一第二缆索接合表面;所述缆索固定构件和所述支撑构件的位置和结构被设计成这样:使得自 行车操纵缆索的内拉线响应于所述缆索固定构件的转动而被紧固到所述第一缆索接合表面与所述第二缆索接合表面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花聪松林洋桐本宽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