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洁电梯轿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33905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5 01:37
一种自清洁电梯轿厢,包括厢体,所述厢体内表面设置有装饰层,所述装饰层上刻有具有一定凹凸层次的装饰花纹;所述厢体内顶部设置有吊顶,所述吊顶上设置有通风装置,所述吊顶采用不透风的整体的板状结构,所述吊顶四周与所述厢体内侧壁之间具有通风间隙,所述吊顶通过若干吊杆或吊缆固定于所述厢体内顶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风装置对装饰板具有一定自清洁作用,效果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清洁电梯轿厢,属于电梯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梯轿厢均由支承框架、设置于支承框架外的驱动机构和设置于支承框架内的装饰机构构成,常用的装饰机构为镜面玻璃或不锈钢板。部分轿厢为提升乘坐档次,在装饰机构上刻若干装饰槽。该种结构往往具有较好的美观度,但缺点是需要经常清洁,否则装饰槽内极易积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电梯轿厢。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清洁电梯轿厢,包括厢体,所述厢体内表面设置有装饰层,所述装饰层上刻有具有一定凹凸层次的装饰花纹;所述厢体内顶部设置有吊顶,所述吊顶上设置有通风装置,所述吊顶采用不透风的整体的板状结构,所述吊顶四周与所述厢体内侧壁之间具有通风间隙,所述吊顶通过若干吊杆或吊缆固定于所述厢体内顶面。作为优选,所述通风间隙倾斜于所述厢体内侧壁设置有导风板。作为优选,所述导风板与所述厢体内侧壁之间的夹角不大于15度。作为优选,所述吊顶上还设置有照明装置;所述吊顶为透光板。作为优选,所述照明装置设置于所述吊顶正中心,所述通风装置设置于所述照明装置与所述通风间隙之间。作为优选,所述照明装置采用镂空罩,位于所述照明装置上部的所述厢体上表面开有若干通风孔;所述吊顶正对所述照明装置中心处设置有一凸台,所述凸台的侧壁为指向所述照明装置中心的曲面。作为优选,所述通风装置外侧设置有连接所述厢体内侧壁的曲线形的挡风板。作为优选,所述导风板由导光材料制成,所述导风板的内侧边为入光侧边,所述导风板的外侧边为出光侧边。由于轿厢具有一定封闭性,属于中空间结构,因此为提升乘坐舒适度,目前的轿厢均会对内部进行供风,以使得轿厢内空气与外界实现大风量的交换。本技术改进送风结构,将气流沿轿厢内壁的装饰板表面以一定角度吹下,使得装饰板表面不易积灰,具有一定自清洁功能。导风板的作用是将气流以一定角度导向装饰板,该角度可使得气流贴于装饰板表面流动形成气幕,不会被装饰板上的起伏凹凸反弹,而贴于装饰板表面的气流可避免直吹乘客。由于轿厢的小空间性,因此轿厢内均会提供一定照明。传统的轿厢为保证照明效果,往往将照明装置设置于吊顶边缘,而通风装置设置于吊顶中间,这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有一严重缺点,即通风装置造成的空气流动,会使得空气中密度不均匀,吊顶往往不会是一块较平整结构,因此气流会形成扰流,当照明装置发出的光线通过这些扰流时,会形成折射,造成轿厢内光线形成不规律的闪烁,给乘客带来不舒适感。本技术改进这一设计,将照明装置设置于吊顶中间,向下照射,将通风装置设置于吊顶边缘,直接向吊顶外送风,本结构通风装置送出的气流不会经过照明装置,使得照明装置发出的光线直射向下,不会产生闪烁。该结构目前发现的缺点是轿厢中部照明效果较强,轿厢边缘照明效果较弱,因此本技术继续改进,在吊顶中间增设一透明的凸台,凸台将照明装置发出的光线进行折射匀光,使得照明装置发出的光线均匀分布于吊顶下的轿厢内,提升照明效果。凸台侧壁设计为曲面结构,同时在照明装置顶部开通风孔,使得通风装置送出的气流能通过曲面导向,流经照明装置然后从顶部通风孔流出,对照明装置进行清洁,保证照明装置的照明效果。导风板的导光作用可将照明装置发出的光线以一定角度导向装饰板,减弱积尘的视觉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风装置对装饰板具有一定自清洁作用,效果好;2、通风装置对照明装置具有一定自清洁作用,照明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图中,1、厢体,2、装饰层,3、吊顶,4、通风装置,5、导风板,6、照明装置,7、通风孔,8、挡风板,9、凸台,10、通风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一种自清洁电梯轿厢,包括厢体1,厢体I内表面设置有装饰层2,装饰层2上刻有具有一定凹凸层次的装饰花纹;厢体I内顶部设置有吊顶3,吊顶3上设置有通风装置4,吊顶3采用不透风的整体的板状结构,吊顶3四周与厢体I内侧壁之间具有通风间隙10,通风间隙10倾斜于厢体I内侧壁设置有导风板5,导风板5与厢体I内侧壁之间的夹角不大于15度。吊顶3通过若干吊杆或吊缆固定于厢体I内顶面。实施例二:一种自清洁电梯轿厢,包括厢体1,厢体I内表面设置有装饰层2,装饰层2上刻有具有一定凹凸层次的装饰花纹;厢体I内顶部设置有吊顶3,吊顶3上设置有通风装置4,吊顶3采用不透风的整体的板状结构,吊顶3四周与厢体I内侧壁之间具有通风间隙10,通风间隙10倾斜于厢体I内侧壁设置有导风板5,导风板5与厢体I内侧壁之间的夹角不大于15度。吊顶3通过若干吊杆或吊缆固定于厢体I内顶面,吊顶3上正中心还设置有照明装置6 ;吊顶3为透光板,通风装置4设置于照明装置6与通风间隙10之间。实施例三:一种自清洁电梯轿厢,包括厢体1,厢体I内表面设置有装饰层2,装饰层2上刻有具有一定凹凸层次的装饰花纹;厢体I内顶部设置有吊顶3,吊顶3上设置有通风装置4,吊顶3采用不透风的整体的板状结构,吊顶3四周与厢体I内侧壁之间具有通风间隙10,通风间隙10倾斜于厢体I内侧壁设置有导风板5,通风装置4外侧设置有连接厢体I内侧壁的曲线形的挡风板,导风板5与厢体I内侧壁之间的夹角不大于15度。吊顶3通过若干吊杆或吊缆固定于厢体I内顶面,吊顶3上正中心还设置有照明装置6 ;吊顶3为透光板,通风装置4设置于照明装置6与通风间隙10之间。照明装置6采用镂空罩,位于照明装置6上部的厢体I上表面开有若干通风孔7 ;吊顶3正对照明装置6中心处设置有一凸台9,凸台9的侧壁为指向照明装置6中心的曲面。导风板5由导光材料制成,导风板5的内侧边为入光侧边,导风板5的外侧边为出光侧边。【主权项】1.一种自清洁电梯轿厢,包括厢体(I),所述厢体(I)内表面设置有装饰层(2 ),所述装饰层(2)上刻有具有一定凹凸层次的装饰花纹;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I)内顶部设置有吊顶(3),所述吊顶(3)上设置有通风装置(4),所述吊顶(3)采用不透风的整体的板状结构,所述吊顶(3)四周与所述厢体(I)内侧壁之间具有通风间隙(10),所述吊顶(3)通过若干吊杆或吊缆固定于所述厢体(I)内顶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清洁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间隙(10)倾斜于所述厢体(I)内侧壁设置有导风板(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清洁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5)与所述厢体(I)内侧壁之间的夹角不大于15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清洁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3)上还设置有照明装置(6);所述吊顶(3)为透光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自清洁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6)设置于所述吊顶(3)正中心,所述通风装置(4)设置于所述照明装置(6)与所述通风间隙(10)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自清洁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6)采用镂空罩,位于所述照明装置(6)上部的所述厢体(I)上表面开有若干通风孔(7);所述吊顶(3)正对所述照明装置(6)中心处设置有一凸台(9),所述凸台(9)的侧壁为指向所述照明装置(6)中心的曲面。【专利摘要】一种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清洁电梯轿厢,包括厢体(1),所述厢体(1)内表面设置有装饰层(2),所述装饰层(2)上刻有具有一定凹凸层次的装饰花纹;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1)内顶部设置有吊顶(3),所述吊顶(3)上设置有通风装置(4),所述吊顶(3)采用不透风的整体的板状结构,所述吊顶(3)四周与所述厢体(1)内侧壁之间具有通风间隙(10),所述吊顶(3)通过若干吊杆或吊缆固定于所述厢体(1)内顶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元勇顾三芬赵梦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鑫达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