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热效率的油井加热水套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31472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3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热效率的油井加热水套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的烟囱及下部的炉体;下部炉体中设置有天然气入口、天然气出口、液位计、排污口、阻火通风口、加水口、溢流口;其中天然气入口、天然气出口平行对称地设置在炉体上且对应在阻火通风口上部;阻火通风口排布在炉体底部燃烧室的周围;液位计位于炉体外部的上端处;炉体的底部燃烧室对应设置有燃气入口;炉体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且保温层外包薄铝板。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热效率高、燃气耗量少、噪音低。适用于天然气加热,消除因寒冷、减压所产生的冰堵现象;系天然气输送畅通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气输送配套设备,尤其是一种提高热效率的油井加热水套炉
技术介绍
水套加热炉是为满足油气田特殊需要而设计的一种专用加热设备,主要用于油气集输系统过程中,将原油、天然气加热到工艺要求的温度,以便进行输送、沉降、分离、脱水和初加工。是油气输送系统中应用广泛的专用设备,具有品种多、配置多样,结构紧凑、功能齐全、适用范围广等特点,是理想的加热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此提供一种提高热效率的油井加热水套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热效率高、燃气耗量少、噪音低。适用于天然气加热,消除因寒冷、减压所产生的冰堵现象;系天然气输送畅通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提高热效率的油井加热水套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的烟囱及下部的炉体;整体高度3100-3800 mm;下部炉体高度为16 mm-18 mm,下部炉体中设置有天然气入口、天然气出口、液位计、排污口、阻火通风口、加水口、溢流口 ;其中天然气入口、天然气出口平行对称地设置在炉体上且对应在阻火通风口上部,且距离炉体底部高度400-450mm ;天然气入口、天然气出口之间的间距为300-330 mm ;阻火通风口排布在炉体底部燃烧室的周围;所述液位计位于炉体外部的上端处;炉体的底部燃烧室对应设置有燃气入口 ;所述炉体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且保温层外包薄铝板。根据本技术所述提高热效率的油井加热水套炉,其特征在于:下部炉体中设置有燃烧器、耐火燃烧道、火管、烟管、加热盘管;所述烟囱包括烟道挡板、烟箱、防爆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提高热效率的油井加热水套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热效率高、燃气耗量少、噪音低。适用于天然气加热,消除因寒冷、减压所产生的冰堵现象;系天然气输送畅通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工作原理:天然气经入口进入置于热水受热,提高天然气温度,使天然气经出口输入下游节流、减压设备;由于天然气已事先提高了温度而不结冰,达到天然气输送畅通无阻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内部的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其中:天然气入口 1,天然气出口 2,液位计3,排污口 4,阻火通风口 5,加水口 6,溢流口 7,燃气入口 8,保温层9,燃烧器10,耐火燃烧道11,火管12,烟管13,加热盘管14,烟道挡板15,烟囱16,烟箱17,防爆门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提高热效率的油井加热水套炉,如图1-2所示:包括上部的烟囱及下部的炉体;整体高度3100-3800 mm;下部炉体高度为16 mm-18_,下部炉体中设置有天然气入口 1、天然气出口 2、液位计3、排污口 4、阻火通风口 5、加水口 6、溢流口 7 ;其中天然气入口 1、天然气出口 2平行对称地设置在炉体上且对应在阻火通风口 5上部,且距离炉体底部高度400-450mm;天然气入口 1、天然气出口 2之间的间距为300-330 mm;阻火通风口 5排布在炉体底部燃烧室的周围;所述液位计3位于炉体外部的上端处;炉体的底部燃烧室对应设置有燃气入口 8 ;所述炉体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9,且保温层外包薄铝板。所述提高热效率的油井加热水套炉,下部炉体中设置有燃烧器10、耐火燃烧道11、火管12、烟管13、加热盘管14 ;所述烟囱16包括烟道挡板15、烟箱17、防爆门18。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提高热效率的油井加热水套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热效率高、燃气耗量少、噪音低。适用于天然气加热,消除因寒冷、减压所产生的冰堵现象;系天然气输送畅通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工作原理:天然气经入口进入置于热水受热,提高天然气温度,使天然气经出口输入下游节流、减压设备;由于天然气已事先提高了温度而不结冰,达到天然气输送畅通无阻的目的。水套炉的加热原理是天然气燃烧器10喷出的高温火焰直接加热烟火管,高温烟气向后流动,经烟气出口管进入烟箱,然后经烟囱排入大气。但烟火管和烟气出口管附近的水受热后因密度减小而上升,与气盘管接触传热后温度下降,又因密度增加而下沉,又被加热后又上升,如此不断循环,以加热气盘管内的天然气,达到提高天然气气流温度的目的。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提高热效率的油井加热水套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的烟囱及下部的炉体;整体高度3100-3800 mm;下部炉体高度为16 mm-18 mm,下部炉体中设置有天然气入口( 1)、天然气出口(2)、液位计(3)、排污口(4)、阻火通风口(5)、加水口(6)、溢流口(7);其中天然气入口(1)、天然气出口(2)平行对称地设置在炉体上且对应在阻火通风口(5)上部,且距离炉体底部高度400-450mm ;天然气入口( I)、天然气出口(2)之间间距300-330 mm ;阻火通风口(5)排布在炉体底部燃烧室的周围;所述液位计(3)位于炉体外部的上端处;炉体的底部燃烧室对应设置有燃气入口(8);所述炉体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9),且保温层外包薄铝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热效率的油井加热水套炉,其特征在于:下部炉体中设置有燃烧器(10)、耐火燃烧道(11)、火管(12)、烟管(13)、加热盘管(14);所述烟囱(16)包括烟道挡板(15)、烟箱(17)、防爆门(18)。【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热效率的油井加热水套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的烟囱及下部的炉体;下部炉体中设置有天然气入口、天然气出口、液位计、排污口、阻火通风口、加水口、溢流口;其中天然气入口、天然气出口平行对称地设置在炉体上且对应在阻火通风口上部;阻火通风口排布在炉体底部燃烧室的周围;液位计位于炉体外部的上端处;炉体的底部燃烧室对应设置有燃气入口;炉体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且保温层外包薄铝板。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热效率高、燃气耗量少、噪音低。适用于天然气加热,消除因寒冷、减压所产生的冰堵现象;系天然气输送畅通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IPC分类】F24H1-44【公开号】CN204574464【申请号】CN201520238666【专利技术人】吴禹, 吴新华, 何敏 【申请人】乐山倍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申请日】2015年4月2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热效率的油井加热水套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的烟囱及下部的炉体;整体高度3100‑3800 mm;下部炉体高度为16 mm‑18 mm,下部炉体中设置有天然气入口(1)、天然气出口(2)、液位计(3)、排污口(4)、阻火通风口(5)、加水口(6)、溢流口(7);其中天然气入口(1)、天然气出口(2)平行对称地设置在炉体上且对应在阻火通风口(5)上部,且距离炉体底部高度400‑450mm;天然气入口(1)、天然气出口(2)之间间距300‑330 mm;阻火通风口(5)排布在炉体底部燃烧室的周围;所述液位计(3)位于炉体外部的上端处;炉体的底部燃烧室对应设置有燃气入口(8);所述炉体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9),且保温层外包薄铝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禹吴新华何敏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倍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