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压机进气装置及空压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2233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1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空压机进气装置及空压机,该进气装置包括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上连通有至少两个滤筒,多个滤筒中的任意两个滤筒满足以下条件:定义两个滤筒分别为第一滤筒和第二滤筒,定义分别过第一滤筒的两端面且垂直于第一滤筒轴线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区域,定义分别过第二滤筒的两端面且垂直于第二滤筒轴线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区域为第二区域,则第一滤筒不在第二区域内,第二滤筒也不在第一区域内。这样在反吹管路从滤筒的出气口向进气口方向吹气清理积尘时,第一滤筒内的灰尘吹向第一区域,第二滤筒内的灰尘吹向第二区域,任意两个滤筒之间都不会发生干涉,不会造成将滤筒的积尘吹向其他滤筒的问题,反吹清理更彻底、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压机进气装置及空压机,用于空压机进气的过滤及滤筒的自动清洁。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防止空压机在工作进气时,外界的杂物或灰尘从空压机进气口进入机体内部而导致空压机内部损坏,降低使用寿命,空压机进气口处一般都设有过滤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粘附、堵塞、淤积在过滤装置内的粉尘不断增加,压差也随之增大且大于标准压差,空压机进气量不断减小,严重影响空压机产气量,因此,每隔一段时间需要对空压机的过滤装置进行清洁。授权公告号为CN20290959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空压机进气系统,这种进气系统包括进气室,进气室上设有进气通道,进气室内并列设有多个过滤筒,过滤筒进气口朝下,出气口朝上,出气口与进气通道连通,进气室内还设有反吹清理装置,反吹清理装置在过滤筒出气口的上端设有与其相对的反吹气口,在过滤筒需要清理时,反吹气口从过滤筒的出气口向过滤筒内吹气,从而将过滤筒内的灰尘杂物吹出,已达到清理过滤筒的目的。这种进气系统在反吹清理过滤筒时,由于过滤筒是并列设置的,相邻两个过滤筒反吹清理时会相互干涉,会将一个过滤筒上的灰尘吹到与其相邻的过滤筒上,如此相互反吹,造成各个过滤筒都不能清吹干净,影响清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压机进气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空压机进气系统过滤筒在反吹清洁时发生相互干涉的问题;同时,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进气装置的空压机。本技术的空压机进气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空压机进气装置,包括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上连通有至少两个滤筒,空压机进气装置还包括用于从滤筒出气口向滤筒进气口方向吹风以清理滤筒的反吹管路,任意两个滤筒分别为第一滤筒和第二滤筒,定义分别过第一滤筒的两端面且垂直于第一滤筒轴线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区域,定义分别过第二滤筒的两端面且垂直于第二滤筒轴线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区域为第二区域,第一滤筒处于第二区域之外,第二滤筒处于第一区域之外。反吹管路上连接有过滤器。所述进气通道包括上端密封、下端设有用于与空压机连接的主进气口的主进气管,滤筒有两个,两个滤筒分别密封连接在主进气管的相对两侧且轴线重合。所述反吹管路的反吹进气口位于主进气管的上侧,所述反吹管路包括具有从主进气管的上端竖直向下伸入主进气管内的竖直段以及在水平对应于滤筒位置处水平延伸的水平段的L型反吹支路,所述L型反吹支路的水平段具有伸入滤筒内的反吹出气口。所述反吹出气口为喇叭形开口。本技术的空压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空压机,包括机体以及设于机体上的空压机进气装置,所述空压机进气装置包括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上连通有至少两个滤筒,空压机进气装置还包括用于从滤筒出气口向滤筒进气口方向吹风以清理滤筒的反吹管路,任意两个滤筒分别为第一滤筒和第二滤筒,定义分别过第一滤筒的两端面且垂直于第一滤筒轴线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区域,定义分别过第二滤筒的两端面且垂直于第二滤筒轴线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区域为第二区域,第一滤筒处于第二区域之外,第二滤筒处于第一区域之外。反吹管路上连接有过滤器。所述进气通道包括上端密封、下端设有用于与空压机连接的主进气口的主进气管,滤筒有两个,两个滤筒分别密封连接在主进气管的相对两侧且轴线重合。所述反吹管路的反吹进气口位于主进气管的上侧,所述反吹管路包括具有从主进气管的上端竖直向下伸入主进气管内的竖直段以及在水平对应于滤筒位置处水平延伸的水平段的L型反吹支路,所述L型反吹支路的水平段具有伸入滤筒内的反吹出气口。所述反吹出气口为喇叭形开口。本技术的空压机进气装置的进气通道上的任意两个滤筒满足第一滤筒不在第二区域内,第二滤筒不在第一区域内,这样在反吹管路从滤筒的出气口向进气口方向吹气清理积尘时,第一滤筒内的灰尘吹向第一区域,第二滤筒内的灰尘吹向第二区域,任意两个滤筒之间都不会发生干涉,不会造成将滤筒的积尘吹向其他滤筒的问题,反吹清理更彻底、有效。进一步地,反吹管路上设置的过滤器能够对从反吹管路的进气口进入的气体进行过滤,避免因用来清理滤筒的反吹管路中的气体含有杂质进入电磁阀及压缩机主机,造成设备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空压机进气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空压机的实施例一:包括空压机机体,空压机机体上设有用于向空压机供气的空压机进气装置,空压机进气装置包括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上连通有至少两个滤筒,任意两个滤筒分别为第一滤筒和第二滤筒,定义分别过第一滤筒的两端面且垂直于第一滤筒轴线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区域,定义分别过第二滤筒的两端面且垂直于第二滤筒轴线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区域为第二区域,第一滤筒处于第二区域之外,第二滤筒处于第一区域之外,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空压机进气装置包括主进气管7,主进气管7在上下方向延伸,上端设有上密封盖、下端设有用于与空压机机体密封连接的主进气口1,主进气管7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气支路A和第二进气支路B,第一、第二进气支路的远离主进气管7的末端分别设有密封连接法兰2,密封连接法兰2的中心线垂直于主进气管7的轴线,密封连接法兰2的端面设有垂直于密封连接法兰的端面延伸的滤筒托架3,滤筒托架3的远离密封连接法兰2的端面上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锁紧螺栓5,滤筒4套在滤筒托架3上并由锁紧螺母6拧紧将其与密封连接法兰2密封连接,两个滤筒的轴线重合且出气口方向相对,如图1所示,左侧滤筒为第一滤筒,右侧滤筒为第二滤筒,第一滤筒两端的两条虚线之间的空间为第一区域Ⅰ,第二滤筒两端的两条虚线之间的空间为第二区域Ⅱ,第一滤筒不在第二区域内,第二滤筒也不在第一区域内,两个滤筒的出气口分别通过第一、第二进气支路与主进气管7连通,在空压机进气时,外界空气沿箭头14所示的气流方向通过滤筒4、进气支路、主进气管并由主进气口进入空压机内部,即主进气管和进气支路共同构成了进气管道,主进气管7的上端设有反吹管路,本实施例中,反吹管路包括L型反吹支路10以及在上密封盖上侧连通各个反吹支路10的反吹进气管路,L型反吹支路10具有从主进气管的上端竖直向下伸入主进气管内的竖直段以及在水平对应于滤筒位置处水平延伸的水平段,L型反吹支路的水平段具有伸入滤筒内的反吹出气口,该反吹出气口为喇叭形开口,在其他实施例中,反吹支路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或设在其他位置,如直接从第一、第二进气支路的外侧倾斜伸入到滤筒出风口位置也可,反吹出气口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如采用喷头,两个滤筒分别对称设于主进气管道的两侧,在使用时,只需将主进气管的下端与空压机密封连接,将整个装置安装在空压机上即可,滤筒左右对称,避免了不对称力矩,稳定性更好。反吹支路10上在反吹进气管路和上密封盖之间连接有电磁控制阀9,主进气管7上设有负压传感器11,该空压机进气装置还包括分别与电磁控制阀9和负压传感器11控制连接的控制器,在负压传感器11检测到压差大于空压机正常工作的标准压差时,控制器发出信号并由控制器驱动电磁控制阀9导通反吹支路10对滤筒进行反吹,电磁控制阀可以与反吹支路一一对应,在进气装置上设有的滤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空压机进气装置,包括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上连通有至少两个滤筒,空压机进气装置还包括用于从滤筒出气口向滤筒进气口方向吹风以清理滤筒的反吹管路,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滤筒分别为第一滤筒和第二滤筒,定义分别过第一滤筒的两端面且垂直于第一滤筒轴线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区域,定义分别过第二滤筒的两端面且垂直于第二滤筒轴线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区域为第二区域,第一滤筒处于第二区域之外,第二滤筒处于第一区域之外。

【技术特征摘要】
1.空压机进气装置,包括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上连通有至少两个滤筒,空压机进气装置还包括用于从滤筒出气口向滤筒进气口方向吹风以清理滤筒的反吹管路,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滤筒分别为第一滤筒和第二滤筒,定义分别过第一滤筒的两端面且垂直于第一滤筒轴线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区域,定义分别过第二滤筒的两端面且垂直于第二滤筒轴线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区域为第二区域,第一滤筒处于第二区域之外,第二滤筒处于第一区域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吹管路上连接有过滤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压机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包括上端封闭、下端设有用于与空压机连接的主进气口的主进气管,滤筒有两个,两个滤筒分别密封连接在主进气管的相对两侧且轴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压机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吹管路的反吹进气口位于主进气管的上侧,所述反吹管路包括具有从主进气管的上端竖直向下伸入主进气管内的竖直段以及在水平对应于滤筒位置处朝向滤筒水平延伸的水平段的L型反吹支路,所述L型反吹支路的水平段具有伸入滤筒内的反吹出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压机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吹出气口为喇叭形开口。
6.空压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书和张喆李强王培青王志国谢滨魏清和吕保伟吴亚洲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