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谦专利>正文

柔性双环绕抱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2159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柔性双环绕抱闸,包括定位板(1)、刹车环(5)、驱动板(3)、闸线、支架(8),其特征在于刹车环(5)固定于车轮中央的空心轴上,以刹车环(5)的内台阶圆与空心轴上的外圆套合定位,刹车环(5)外圈活套着缠绕近两周的钢丝环(6),钢丝环(6)终端切线延伸后形成一小圆圈,用终端销(7)穿过小圆圈内圆固定在定位板(1)上,钢丝环(6)的起始端切线延伸后形成一小圆圈,始端销(4)活套在此小圆圈内圆后再活套在定位板(1)的弧形槽内及驱动板(3)上部的圆孔内,钢丝环(6)环体外圆形成的大于半圆的不完全圆柱体外圆套合在定位板(1)相应位置的竖起的不完全圆环体的内圆内,定位板(1)上的对应于不完全圆环体中央有一圆孔,此圆孔与不完全圆环体内圆同一圆心,同时此圆孔内径与车轴的外径过渡配合。(*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制动装置,特别适用于自行车及机动车的抱闸制动。现有技术目前自行车机械制动装置采用的抱闸制动,是利用外圈固定于车轮中央,内圈利用凸轮转动强迫内圈涨大与外圈接触产生磨擦力,从而实现制动。这种结构不足之处在于内外圈不可能实现全面接触,从微观角度来看,这种接触很可能是三点接触,因而磨擦力不均匀效果差。此外,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专利号为01222436.7名称为“油态旋压式自行车袖珍抱闸”,及专利号为00246536.1名称为“油态旋压式自行车微型抱闸”的专利说明书。两份专利的刹车制动结构都是由刹车环、外锁环、旋压杆、驱动杆、调节螺栓、闸线组成。其原理都是利用两个并列的外锁环内圆与固定在车轮中央的刹车环外圆接触磨擦力实现制动,这种结构与上述涨圈结构比较,只不过制动力从内圈转移到外圆,以及双外圈制动,同样是刚性接触,接触面不可能实现全圆周接触,接触效果差。这种刚性点接触存在突发性,实现点接触时,磨擦力突然产生,磨擦力曲线突然弯曲上升,也就是刹车不平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近两周的柔性接触的柔性双环绕抱闸。本技术的方案是刹车环固定于车轮中央的空心轴上,以刹车环的内台阶圆与空心轴上的外圆套合定位,刹车环外圈活套着缠绕近两周的钢丝环,钢丝环终端切线延伸后形成一小圆圈,用终端销穿过小圆圈内圆固定在定位板上,钢丝环的起始端切线延伸后形成一小圆圈,始端销活套在此小圆圈内圆后再活套在定位板的弧形槽内及驱动板上部的圆孔内,钢丝环环体外圆形成的大于半圆的不完全圆柱体外圆套合在定位板相应位置的竖起的不完全圆环体的内圆内,定位板上的对应于不完全圆环体中央有一圆孔,此圆孔与不完全圆环体内圆同一圆心,同时此圆孔内径与车轴的外径过渡配合。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缠绕式双环绕,使其与刹车环外圆的磨擦力呈几何级数增加,若采用两个并列外圈磨擦环,则其磨擦力只是呈代数和增加。其二是若采用刚性刹车环,要实现双环绕,则只能用两个近一周的刹车外环用连接销连接,那么这种结构就只能实现刚性磨擦,且刹车外环加工工艺比钢丝圈两周定型复杂得多,成本也高。其三在于钢丝圈弹性好,与刹车环能实现柔性的全圆周接触,而不是刚性点接触,使刹车磨擦力曲线平稳,也就是刹车时实现匀减速平稳刹车。其四,定位板中央圆孔套合在车轴外圆上,定位板上的不完全圆环体内圆与之同心,则套合在其内的钢丝环也与车轴同心。而刹车环套合在车轮空心轴上,以其内台阶圆保证同心,由于车轴与车轮空心轴之间以轴承套合保证两者同心度,则使刹车环外圆与钢丝环内圆与车轴同心,保证了不刹车时刹车环外圆与钢丝环内圆以其原定的间隙实现均匀不接触,从而无多余的磨擦力与无噪音;而刹车时又能缓慢均匀接触实现平缓稳定刹车。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实施例本技术的结构是由定位板(1)、刹车环(5)、钢丝环(6)、始端销(4)、终端销(7)、驱动板(3)、闸线、微调螺栓、支架(8)组成。刹车环(5)固定于车轮中央的空心轴上,以刹车环(5)的内台阶圆与空心轴上的外圆套合定位,刹车环(5)外圈活套着缠绕近两周的钢丝环(6),钢丝环(6)终端切线延伸后形成一小圆圈,用终端销(7)穿过小圆圈内圆固定在定位板(1)上,钢丝环(6)的起始端切线延伸后形成一小圆圈,始端销(4)活套在此小圆圈内圆后再活套在定位板(1)的弧形槽内及驱动板(3)上部的圆孔内,钢丝环(6)环体外圆形成的大于半圆的不完全圆柱体外圆套合在定位板(1)相应位置的竖起的不完全圆环体的内圆内,定位板(1)上的对应于不完全圆环体中央有一圆孔,此圆孔与不完全圆环体内圆同一圆心,同时此圆孔内径与车轴的外径过渡配合。定位板(1)中央圆孔套合在车轴上,而后用支架(8)固定于车架上。闸线穿过微调螺栓固定于驱动板(3)下部的圆孔内,支点销(2)穿过驱动板(3)中部的圆孔及定位板(1)上相应圆孔呈动配合状态。支点销(2)、始端销(4)、终端销(7)都靠两头涨大来锁定套合其内的零件。定位板(1)上开有始端销(4)作圆弧运动所相应的圆弧槽。刹车时,闸线向左运动,拉动驱动板(3)上部的始端销也在定位板(1)圆弧槽内作顺时针向下运动,带动钢丝环(6)运动,也就是拉动钢丝环(6),使钢丝环(6)圆环圈内径变小与刹车环(5)接触产生磨擦力制动刹车。由于钢丝环(6)、刹车环(5)与车轴同心,则钢丝环(6)内圆与刹车环(5)外圆以其刹车力实现钢丝环(6)内径缩小与刹车环(5)外径缓慢均匀接触,不会产生突发力,实现平稳刹车。松闸时依靠把手上的弹簧及钢丝环(6)自身的弹性回位。不刹车时,由于钢丝环(6)、刹车环(5)与车轴同心,则钢丝环(6)内圆与刹车环(5)外圆以其原定的间隙实现绝对的不接触,保证了行驶时其间无磨擦力,也就没有噪音。钢丝环(6)具有弹性且钢丝直径采用3毫米左右,钢丝直径太小,钢丝环(6)成型难;钢丝直径太大,刚性大而柔性差,则不符合柔性接触要求。一般在2-5毫米之间。权利要求1.柔性双环绕抱闸,包括定位板(1)、刹车环(5)、驱动板(3)、闸线、支架(8),其特征在于刹车环(5)固定于车轮中央的空心轴上,以刹车环(5)的内台阶圆与空心轴上的外圆套合定位,刹车环(5)外圈活套着缠绕近两周的钢丝环(6),钢丝环(6)终端切线延伸后形成一小圆圈,用终端销(7)穿过小圆圈内圆固定在定位板(1)上,钢丝环(6)的起始端切线延伸后形成一小圆圈,始端销(4)活套在此小圆圈内圆后再活套在定位板(1)的弧形槽内及驱动板(3)上部的圆孔内,钢丝环(6)环体外圆形成的大于半圆的不完全圆柱体外圆套合在定位板(1)相应位置的竖起的不完全圆环体的内圆内,定位板(1)上的对应于不完全圆环体中央有一圆孔,此圆孔与不完全圆环体内圆同一圆心,同时此圆孔内径与车轴的外径过渡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双环绕抱闸,其特征在于钢丝环(6)的钢丝直径在2-5毫米之间。专利摘要柔性双环绕抱闸,涉及机械制动装置,特别适用于自行车及机动车的抱闸制动。它是由定位板、刹车环、钢丝环、始端销、终端销、闸线、微调螺栓组成。其特征在于刹车环固定于车轮中央的空心轴上,以刹车环内台阶圆与空心轴外圆套合实现同心,刹车环外圆活套着缠绕近两周的钢丝环,钢丝环终端固定在定位板上,钢丝环起始端通过始端销与驱动板连接并活套在定位板上的弧形槽内。钢丝环环体外圆套合在定位板的不完全圆环体内,不完全圆环体内圆与定位板中央圆孔同心,此圆孔又与车轴外径过渡配合,从而实现钢丝环、刹车环与车轴同心。双环绕柔性刹车圆周接触性好、刹车力大,且由于同心度好,能实现无多余摩擦力、无噪音,又能匀速平稳刹车。文档编号B62L1/00GK2618846SQ03264858公开日2004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2日专利技术者刘谦 申请人:刘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谦
申请(专利权)人:刘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