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1789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0 22:10
一种桥梁支座,包括用于固定在桥墩顶部的下支座板和用于固定在桥梁底部的上支座板,其特征在于:在下支座板与上支座板之间设有隔震构件,下支座板、隔震构件和上支座板通过连接轴相连接,或者隔震构件通过连接轴与下支座板相连接并与上支座板之间形成滑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桥梁支座整体结构简单可靠,能有效地控制支座受力和位移,改善受力的性能并降低结构的用钢量,增进结构的刚度和自振特性,增大结构的延性和弹性吸能能力,提高在温度作用、地震作用和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效果。此外,该桥梁支座传力路线明确、受力合理,易于制造和安装,同时价格经济实惠,便于大范围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桥梁支承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桥梁支座
技术介绍
目前,在桥梁上使用最普遍的是板式、盆式、球型这三类支座。不论何种结构类型的桥梁支座,只有如下三种功能:一是承受垂直荷载;二能适应梁体的转动;三能满足上部构造的水平位移。盆式和板式所用的材料都是以橡胶和四氟板为主要的弹性和抗磨材料,球型主要以自身结构和四氟板来实现上述三种功能。但在实际桥梁的应用当中,这三类支座经常出现病害和质量事故。其中盆式和板式支座主要以橡胶老化、橡胶剪切严重,四氟板脱落严重等;其中球型主要以转角变形过大,不会自主恢复等现象。基本在两到三年就要进行更换或维护,从而影响了桥梁的结构性能和使用寿命,而且在维护和更换期间工程量大,安全性低,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并能有效控制支座受力和位移的桥梁支座。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桥梁支座,包括用于固定在桥墩顶部的下支座板和用于固定在桥梁底部的上支座板,其特征在于: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梁支座,包括用于固定在桥墩顶部的下支座板(1)和用于固定在桥梁底部的上支座板(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支座板(1)与上支座板(6)之间设有隔震构件,所述的下支座板(1)、隔震构件和上支座板(6)通过连接轴(7)相连接,或者所述的隔震构件通过连接轴(7)与所述的下支座板(1)相连接并与所述的上支座板(6)之间形成滑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支座,包括用于固定在桥墩顶部的下支座板(1)和用于固定在桥梁底部
的上支座板(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支座板(1)与上支座板(6)之间设有隔震构件,
所述的下支座板(1)、隔震构件和上支座板(6)通过连接轴(7)相连接,或者所述的隔震构
件通过连接轴(7)与所述的下支座板(1)相连接并与所述的上支座板(6)之间形成滑动配
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震构件为夹设在下支
座板(1)与上支座板(6)之间的隔震盘(2),所述上支座板(6)的中部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的连
接轴(7),所述连接轴(7)穿过隔震盘(2)并将上支座板(6)、隔震盘(2)与下支座板(1)连接在
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震盘(2)为聚氨酯圆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震构件为自下而上放
置在下支座板(1)上的隔震盘(2)和中间隔震板(3),所述中间隔震板(3)的中部向下延伸形
成所述的连接轴(7),所述连接轴(7)穿过所述的隔震盘(2)并将中间隔震板(3)、隔震盘(2)
和下支座板(1)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隔震板(3)的顶部固
定有下滑板(4),所述上支座板(6)的底部固定有与所述下滑板(4)构成滑动配合的上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全华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