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志春专利>正文

一种带分离滑板的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0928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滑板车的推动机构。一种带分离滑板的滑板车,前滑板与后滑板通过活动连接件构成可相对滑动的结构,后滑板有连接轮子的旋转驱动机构,或者后滑板有带超越离合器的轮子,不但可通过旋转驱动机构来推进滑板,而且还可通过旋转驱动机构来提高滑板的推进速度;如果后滑板使用带超越离合器的轮子时,可简化滑板推进机构。(*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人力驱动的小型车辆,更具体地说,涉及滑板车的推动机构。
技术介绍
公知公用的滑板和滑板车推进原理众所周知,滑板车的连续滑行是通过操作者不断用脚后蹬动实现的。由于操作者连续用脚后蹬推进滑板车容易扭伤腿脚或造成鞋子的不正常磨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提出了间接推动滑板车的专利技术。如,中国专利号CN200510099722.8提出的“车身可收缩的自行式滑板车”。虽然,该专利技术可避免操作者用脚蹬地的滑行方式。但是,“设在前后滑板下使后滑板保持收缩趋势的拉伸弹簧”会产生一定的蹬腿阻力。由于“后滑板”复位滑动需足够的力,使用拉力较强的拉伸弹簧还可能影响滑板的滑行速度。另外,“车架两伸缩滑道”和“伸缩滑道由横断面为槽型型材相互套嵌连接”的结构比较复杂,也不利于减轻滑板的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分离滑板的滑板车,它能有效提高两块分离滑板的推进力。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分离滑板的滑板车,包括轮子、前滑板和后滑板,前滑板与后滑板通过活动连接件构成可相对滑动的结构;后滑板有连接轮子的旋转驱动机构,或者后滑板有带超越离合器的轮子。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本技术还有以下进一步的措施所述活动连接件是连接在前滑板与后滑板之间的滑管和滑杆,滑管与滑杆套合而构成可滑动连接。所述滑管和滑杆为矩形管道。所述的滑管和滑杆都是1根。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由绕线轮、拉线和超越离合器构成;绕线轮有复位机构,拉线的一端连接前滑板,拉线的另一端连接绕线轮。所述拉线兼活动连接件。所述超越离合器结合后轮或绕线轮。所述的前滑板或后滑板上有脚扣。本技术的优点如下由于本技术的前滑板与后滑板通过活动连接件构成可相对滑动的结构,也没有使用“拉伸弹簧”,从而减小了前、后滑板相对运动过程的能量损耗;另外,后滑板有连接轮子的旋转驱动机构时,不但可通过旋转驱动机构来推进滑板,而且还可通过旋转驱动机构来提高滑板的推进速度;如果后滑板使用带超越离合器的轮子时,可简化滑板推进机构。附图说明图1是滑板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前、后滑板拉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前、后滑板的分解图;图4是带把手滑板车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带把手滑板车前、后滑板拉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旋转驱动机构的分解图;图7是旋转驱动机构结合轮子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带超越离合器轮子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带超越离合器轮子的分解图;图10是滑板反面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滑板后端反面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一种带分离滑板的滑板车,所述滑板车是图1所示的无把手滑板车和图4所示的带把手滑板车。参看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述轮子包括前轮2和后轮3。前滑板1与后滑板4通过活动连接件构成可相对滑动的结构,所述活动连接件是连接在前滑板1与后滑板4之间的滑管5和滑杆200,滑管5与滑杆200套合而构成可滑动连接。滑管5固定在后滑板4上,滑杆200固定在前滑板1上,滑管5活套在滑杆200上,滑杆200上可设置防止滑杆200滑出滑管5的凸块。所述滑管5和滑杆200为矩形管道,矩形管道由金属材料制造。所述的滑管5和滑杆200都是1根,即使用单独一根滑管5和单独一根滑杆200,单独一根滑管5固定在后滑板4的中间部位,单独一根滑杆200固定在前滑板1的中间位置。后滑板4有连接轮子的旋转驱动机构。参看图6和图7。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由绕线轮603、拉线和超越离合器构成;绕线轮603有复位机构,拉线的一端连接前滑板1,拉线的另一端连接绕线轮603。参看图8和图9。超越离合器可安装在后轮3内。超越离合器可以是滚柱式超越离合器或棘爪式超越离合器。后轮3由轮圈801、外圈900、端盖800、星轮802、滚柱903和离合滚柱901构成。轮圈801套在外圈900上,外圈900内有星轮802,星轮802的一端有4个楔形槽902,每个楔形槽902内都有离合滚柱901,楔形槽902内还可安装作用于离合滚柱901的弹簧;星轮802的另一端有若干个滚柱903,滚柱903通过保持架安装在外圈900内,若干个滚柱903与外圈900构成滚柱轴承。绕线轮603的复位机构类似钢卷尺上的自动卷回机构,绕线轮603或轮轴602上卷绕有发条,发条的一端连接绕线轮603或轮轴602,发条的另一端连接后滑板4。拉线的一端可穿过中空的滑管5和滑杆200连接前滑板1,或者拉线的一端从外壳600上的出线孔601穿出后连接前滑板1。所述超越离合器也可以安装在绕线轮603内,超越离合器安装在绕线轮603内的实施方式与后轮3内相似,将轮圈801换成绕线轮603即可。超越离合器结合后轮3而使后轮3构成单向旋转的结构,或者超越离合器结合绕线轮603而使绕线轮603构成单向旋转的结构。绕线轮603安装在外壳600内,外壳600的一端有盖板604。后轮3通过外壳600安装在后滑板4上。旋转驱动机构是驱动轮子旋转的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可把前滑板1与后滑板4的直线往复运动转换成后轮3的旋转运动。绕线轮603的直径关系到旋转驱动机构的传动比,绕线轮603的直径越小,后轮3的转速越高,但拉线所需的拉力也越大。如果不使用旋转驱动机构,可直接在后滑板4上使用有带超越离合器的轮子,即使用后轮3。超越离合器既可以结合后轮3,也可以结合绕线轮603,即所述超越离合器结合后轮3或绕线轮603。滑板车是图1、图2、图3所示的无把手滑板车时,前滑板1上安装2个前轮2,后滑板4上安装2个后轮3。滑板车是图4和图5所示的带把手滑板车时,前滑板1通过可实现转向功能的把手400安装1个前轮2,后滑板4上安装1个后轮3。参看图7。带把手滑板车的后滑板4通过支架700安装1个后轮3,并使用旋转驱动机构时,后轮3与旋转驱动机构组合在一起。所述拉线兼活动连接件。实施方式是这样的前滑板1与后滑板4之间不使用滑管5和滑杆200进行连接,但后滑板4有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的结构前面已有表述,拉线的一端从外壳600上的出线孔601穿出后连接前滑板1;前滑板1与后滑板4上的轮子数量可根据需要设定。所述的前滑板1或后滑板4上有脚扣。所述脚扣是可扣住脚掌的扣件,脚扣可以是皮带扣,或者是可以伸入脚掌的圈套,当滑板车使用者踩在前滑板1和后滑板4上之后,脚扣可扣住其脚掌而便于发力。权利要求1.一种带分离滑板的滑板车,包括轮子、前滑板(1)和后滑板(4),其特征在于,前滑板(1)与后滑板(4)通过活动连接件构成可相对滑动的结构;后滑板(4)有连接轮子的旋转驱动机构,或者后滑板(4)有带超越离合器的轮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分离滑板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件是连接在前滑板(1)与后滑板(4)之间的滑管(5)和滑杆(200),滑管(5)与滑杆(200)套合而构成可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分离滑板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管(5)和滑杆(200)为矩形管道。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带分离滑板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管(5)和滑杆(200)都是1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分离滑板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由绕线轮(603)、拉线和超越离后器构成;绕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分离滑板的滑板车,包括轮子、前滑板(1)和后滑板(4),其特征在于,前滑板(1)与后滑板(4)通过活动连接件构成可相对滑动的结构;后滑板(4)有连接轮子的旋转驱动机构,或者后滑板(4)有带超越离合器的轮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春
申请(专利权)人:徐志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