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振动器和使用该旋转振动器的振动式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08303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9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旋转振动器和使用该旋转振动器的振动式输送装置,能够容易地实现适于输送的激振性能;旋转振动器(10)具备支撑体(11)、振动体(12)以及激振结构(13),激振结构(13)具有设置在轴线(12x)周围的多个激振部(13A~13C),该激振部具备:板状的第一弹性区域(13a),其与支撑体(11)连接且朝向内周侧延伸;板状的第二弹性区域(13b),其与振动体(12)连接且朝向内周侧延伸;连接区域(13c),其用于连接第一弹性区域(13a)的内端部与第二弹性区域(13b)的内端部;以及压电体(13p),其使第一弹性区域(13a)或者第二弹性区域(13b)进行挠曲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振动器和使用该旋转振动器的振动式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旋转振动器和使用该旋转振动器的振动式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在设有螺旋状输送路的碗型零件供给器(partsfeeder)等的振动式输送装置中,为了使碗型输送体朝向围绕轴线旋转的方向往复振动而使用旋转振动器。作为该旋转振动器,已知有例如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设有纵向激振结构的旋转振动器,其中,该旋转振动器具有支撑体和经由激振部连接在该支撑体上的振动体(上部振动盘),作为上述激振部而在轴线周围设有多个激振部,该激振部被构成为:将设置在支撑体上的压电驱动体以朝向斜上方立起的姿态进行安装,在该压电驱动体的上端连接有增幅弹簧,并且该增幅弹簧连接在上述振动体上。通过上述多个激振部而使振动体沿着围绕轴线旋转的方向且朝向相对于与轴线垂直的水平面斜向上的方向进行振动,因此,能够从设置于振动体上的输送体(输送碗)的中央底部起沿着形成于内周面上的螺旋状输送路朝向上方输送输送物。在上述设有纵向激振结构的旋转振动器中,在支撑体与振动体之间,压电驱动体与增幅弹簧串联连接而成的激振部被安装为朝向斜上方立起,因此,激振结构的高度增大,因而不易使装置的高度方向上的结构小型化。另外,由于连接在激振部的增幅弹簧上端的振动体容易在上下方向上不稳定地振动,因而还存在下述问题,即:当输送速度高时,输送物会上下跳动、或者输送姿态变得不稳定。因此,开发出了如下述专利文献2~4所示设有横向激振结构的旋转振动器,其中,在轴线周围的多个位置处,将压电驱动体与增幅弹簧串联连接而成的激振部配置为在支撑体与振动体之间沿半径方向延伸。在该旋转振动器中,能够使装置的高度方向上的结构小型化,并且,能够使振动体沿着以轴线为中心的圆弧进行振动,从而能够提高驱动效率,而且还具有下述优点,即:由于能够减少上下方向的不稳定振动,因而能够抑制输送物跳动从而使输送姿态稳定。【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公报、特开平4-189214号专利文献2:日本公报、特开2007-161454号专利文献3:日本公报、特许第4280291号专利文献4:日本公报、特许第4532591号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上述设有横向激振结构的旋转振动器中,存在下述问题,即:由于必须将配置在轴线周围的多个激振部的内端部固定在支撑体的中央部,并且将激振部的外端部连接在振动体的外周部上,因此,为了防止多个激振部的内端部相互干扰,不可将激振部的内端部设置在靠近位于支撑体中心的轴线的位置处,另外,激振部的半径方向上的长度由于其与旋转振动器的共振频率的关系而受到限制,并且,激振部的半径方向上的长度对于振动体的振幅也有影响,因而无法容易地缩短激振部的结构长度,从而导致旋转振动器的外径增大。另外,由于受到旋转振动器的半径方向上的长度的限制,因而与纵向激振结构相比,上述横向激振结构无法充分确保各激振部的长度,因此,为了获得所需的弹簧常数而必须减小压电驱动体的厚度。但是,当压电驱动体的厚度减小时,存在难以确保振动体和输送体的支撑刚性,并且导致压电体损坏的危险性增大这一问题。进而,为了使振动体和输送体稳定地进行振动,并且确保充分的振幅,必须使支撑体的质量某种程度地大于振动体或者输送体的质量,但是,当将多个激振部的内周侧部分在互不干扰的范围内配置在靠近轴线的位置处时,由于多个激振部的内周侧部分相互靠近,为了避开该多个激振部的内周侧部分,必须呈凹状或贯通状地除去支撑体的中央部,因此,为了充分确保支撑体的重量,必须增加支撑体的高度或者半径。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实现适于输送的激振性能的、旋转振动器和使用该旋转振动器的振动式输送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课题在于,通过改良激振结构,从而实现既能够确保上述激振性能又不会导致装置尺寸变大的结构。进而,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不同的课题在于,通过改良激振结构,从而实现既能够确保上述激振性能又不易使耐久性降低的结构。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振动器(10)具备:支撑体(11)、配置在该支撑体(11)上方的振动体(12)、以及连接在所述支撑体(11)与所述振动体(12)之间的激振结构(13),所述振动体(12)沿着围绕规定的轴线(12x)旋转的方向进行振动,该旋转振动器(10)的特征在于,所述激振结构(13)具有设置在所述轴线(12x)周围的多个激振部(13A、13B、13C);所述激振部(13A、13B、13C)具备:板状的第一弹性区域(13a),其与所述支撑体(11)连接且朝向内周侧延伸,并且朝向围绕所述轴线(12x)旋转的方向挠曲变形;板状的第二弹性区域(13b),其与所述振动体(12)连接且朝向内周侧延伸,并且朝向围绕所述轴线(12x)旋转的方向挠曲变形;连接区域(13c),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区域(13a)的内端部与所述第二弹性区域(13b)的内端部;以及压电体(13p),其使所述第一弹性区域(13a)和所述第二弹性区域(13b)的至少一个朝向围绕所述轴线(12x)旋转的方向进行挠曲振动;所述连接区域(13c)构成不受限制而能够自由振动的自由端;当沿着围绕所述轴线(12x)的旋转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弹性区域(13a)与所述支撑体(11)的连接部位和所述第二弹性区域(13b)与所述振动体(12)的连接部位呈反相位地进行振动。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第二弹性区域(13b)具备与所述连接区域(13c)连接的内周侧弹性基板部(14b)、和连接在该内周侧弹性基板部(14b)与所述振动体(12)之间的外周侧弹性弹簧(15)。该情况下,优选所述第一弹性区域(13a)、所述连接区域(13c)以及所述内周侧弹性基板部(14b)由呈一体的弹性基板构成。此时,最优选所述压电体被层压在从所述第一弹性区域(13a)或者所述第二弹性区域(13b)至所述连接区域(13c)的范围内。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第一弹性区域(13a)和所述第二弹性区域(13b)排列在沿着所述轴线(12x)的方向上。该情况下,优选所述第一弹性区域(13a)、所述连接区域(13c)以及所述内周侧弹性基板部(14b)由呈一体的弹性基板构成。此时,最优选所述压电体被层压在从所述第一弹性区域(13a)或者所述第二弹性区域(13b)至所述连接区域(13c)的范围内。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第一弹性区域(13a)和所述第二弹性区域(13b)具有相对于与所述轴线(12x)垂直的平面而朝向斜上方的板面,所述激振结构(13)使所述振动体(12)沿着围绕所述轴线(12x)旋转的方向朝向与所述板面的法线平行的倾斜方向进行振动。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激振结构(13)由相隔120度间隔配置在所述轴线(12x)周围的三个激振部(13A、13B、13C)构成。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支撑体(11)具有多个激振部收容槽(11A、11B、11C)和凸台部(11P、11Q、11R),其中,多个所述激振部收容槽(11A、11B、11C)用于收容所述激振结构(13)的各个激振部(13A、13B、13C)且沿半径方向延伸,所述凸台部(11P、11Q、11R)形成于多个所述激振部收容槽(11A、11B、11C)相互之间且朝向上方突出;所述振动体(12)设有多个从动部(12c),多个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旋转振动器和使用该旋转振动器的振动式输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振动器(10),其具备:支撑体(11)、配置在该支撑体(11)上方的振动体(12)、以及连接在所述支撑体(11)与所述振动体(12)之间的激振结构(13),所述振动体(12)沿着围绕规定的轴线(12x)旋转的方向进行振动,所述旋转振动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激振结构(13)具有设置在所述轴线(12x)周围的多个激振部(13A、13B、13C);所述激振部(13A、13B、13C)具备:板状的第一弹性区域(13a),其与所述支撑体(11)连接且朝向内周侧延伸,并且朝向围绕所述轴线(12x)旋转的方向挠曲变形;板状的第二弹性区域(13b),其与所述振动体(12)连接且朝向内周侧延伸,并且朝向围绕所述轴线(12x)旋转的方向挠曲变形;连接区域(13c),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区域(13a)的内端部与所述第二弹性区域(13b)的内端部;以及压电体(13p),其使所述第一弹性区域(13a)和所述第二弹性区域(13b)的至少一个朝向围绕所述轴线(12x)旋转的方向进行挠曲振动;所述连接区域(13c)构成不受限制而能够自由振动的自由端,当沿着围绕所述轴线(12x)的旋转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弹性区域(13a)与所述支撑体(11)的连接部位和所述第二弹性区域(13b)与所述振动体(12)的连接部位呈反相位地进行振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2.19 JP 2014-0291641.一种旋转振动器(10),其具备:支撑体(11)、配置在该支撑体(11)上方的振动体(12)、以及连接在所述支撑体(11)与所述振动体(12)之间的激振结构(13),所述激振结构(13)具有多个激振部(13A、13B、13C)、所述激振部(13A、13B、13C)设置在规定的轴线(12x)周围且在以所述轴线(12x)为中心的半径方向上延伸,所述振动体(12)沿着围绕所述轴线(12x)旋转的方向进行振动,所述旋转振动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激振部(13A、13B、13C)具备:板状的第一弹性区域(13a),其与所述支撑体(11)连接且朝向内周侧延伸,并且朝向围绕所述轴线(12x)旋转的方向挠曲变形;板状的第二弹性区域(13b),其与所述振动体(12)连接且朝向内周侧延伸,并且朝向围绕所述轴线(12x)旋转的方向挠曲变形;连接区域(13c),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区域(13a)的内端部与所述第二弹性区域(13b)的内端部;以及压电体(13p),其使所述第一弹性区域(13a)和所述第二弹性区域(13b)的至少一个朝向围绕所述轴线(12x)旋转的方向进行挠曲振动;所述连接区域(13c)构成不受限制而能够自由振动的自由端,当沿着围绕所述轴线(12x)的旋转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弹性区域(13a)与所述支撑体(11)的连接部位和所述第二弹性区域(13b)与所述振动体(12)的连接部位呈反相位地进行振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振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区域(13b)具备与所述连接区域(13c)连接的内周侧弹性基板部(14b)、和连接在该内周侧弹性基板部(14b)与所述振动体(12)之间的外周侧弹性弹簧(1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振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区域(13a)、所述连接区域(13c)以及所述内周侧弹性基板部(14b)由呈一体的弹性基板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顺一木内勇希渡边友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