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串激电机冷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冷却
,尤其是一种串激电机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电机冷却结构主要是风冷结构,即转子前端装有风扇,风扇旋转产生气流,所产生的气流通过机壳上的进风口进入电机内,风流经过定子和转子之间的气隙,然后从机壳下端的出风口流出,带走热量,从而对转子进行风冷却。这种结构的缺点是:第一,风耗较大。第二,只能通过风流带走转子表面的热量,冷却效果差。第三,电机噪音较大,风扇越大,风流越大,冷却效果越好,但是风扇产生的噪音也就越大,风流经过电机内部时产生的振动也越大。电机的另一种冷却方式为水冷,即在电机壳内部设置冷却管,冷却管盘绕于电机体外圆表面或者电机壳外套的内圆表面,形成螺旋形冷却水通道,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电机的两端,冷却水从进水口进入,沿螺旋水道流经整个机壳,再从电机另一端的出水口流出,带走热量,实现为电机降温的目的。但是冷却水在整个螺旋水道内通过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降温效果不太理想。并且这种简单的螺旋水通道并不适合于串激电机,因为串激电机的顶端有换向器和电刷,由于电刷的存在,冷却水管无法在转向器外面螺旋盘绕,从而无法为换向器降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串激电机水冷结构,包括电机的转子(2)、定子(3)、换向器(4)和冷却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1)主要由靠近换向器(4)外表面的和贴服于定子(3)外表面的、互相连通的两部分构成,冷却管(1)的进水口(7)和出水口(8)分别位于电机壳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激电机冷却结构,包括电机的转子(2)、定子(3)、换向器(4)和冷却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1)主要由靠近换向器(4)外表面的和贴服于定子(3)外表面的、互相连通的两部分构成,冷却管(1)的进水口(7)和出水口(8)分别位于电机壳的两侧;位于定子(3)上的冷却管(1)和位于换向器(4)上的冷却管(1)均设置为沿着定子(3)和换向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建春,翟永红,崔学彬,
申请(专利权)人:博深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