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吊装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05546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9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整体吊装工装包括顶部吊杆、中部吊杆和底部吊网,所述顶部吊杆包括两个第一顶部吊杆,两个第二顶部吊杆和两个第三顶部吊杆,所述中部吊杆包括均为竖直设置的两个第一中部吊杆、两个第二中部吊杆和两个第三中部吊杆,所述第一顶部吊杆与第一中部吊杆相连接,第二顶部吊杆与第二中部吊杆相连接,第三顶部吊杆与第三中部吊杆相连接,所述底部吊网固定在中部吊杆的底端,节约工厂的制作成本,缩短制作周期,从而提高建造效率,还能简化吊装过程,改善作业的安全环境,同时确保产品的外形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吊装工装,尤其涉及一种整体吊装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薄板钢结构大件的吊装基本采用在工件上焊接大量的钢质吊码,然后使用钢丝绳配合钢质卸扣整体吊装工艺方法。对于非标准钢结构产品,这种方法使用比较广泛,也没有其它太多更好的办法。但是,对于大批量、标准的产品,采用吊带整体吊装就成为首当之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弊端提供一种整体吊装工装,节约工厂的制作成本,缩短制作周期,从而提高建造效率,还能简化吊装过程,改善作业的安全环境,同时确保产品的外形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整体吊装工装,包括顶部吊杆、中部吊杆和底部吊网,所述顶部吊杆包括两个第一顶部吊杆,两个第二顶部吊杆和两个第三顶部吊杆,所述中部吊杆包括均为竖直设置的两个第一中部吊杆、两个第二中部吊杆和两个第三中部吊杆,所述第一顶部吊杆与第一中部吊杆相连接,第二顶部吊杆与第二中部吊杆相连接,第三顶部吊杆与第三中部吊杆相连接,所述底部吊网固定在中部吊杆的底端,第一顶部吊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a为60°,第三顶部吊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b为60°,第二顶部吊杆与第二中部吊杆相平行; 所述中部吊杆内侧分别相对的固定一个护舷侧板,护舷侧板截面呈圆弧形结构,护舷侧板内侧设有限位支撑,所述限位支撑包括截面为圆弧形结构的保护板和T形结构的支撑板,保护板与护舷侧板之间形成缓冲空腔,所述支撑板一端固定在保护板内壁,另一端位于缓冲空腔内; 所述底部吊网上设有底部垫板,所述底部垫板为圆弧形结构,弧度为80°。上述一种整体吊装工装,其中,所述护舷侧板与中部吊杆之间通过螺栓加以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本专利技术作为整体吊装工装,可以整体吊装大型薄板钢结构产品,结构简单,节省吊码本身的制作成本,同时,省去吊码装配、焊接的费用,采用吊带从产品底部兜吊可以减少产品的吊装变形,免除整形、节约周期,减少吊装之后的吊码割除产生的油漆破坏,从而降低成本;对于大批量标准件的吊运,其产生的效益就相当可观了。在中部吊杆上固定护舷侧板,侧板上设置限位支撑,即可以防止吊杆滑动,又能够对吊装产品进行保护,提高了安全性能;与此同时,弧度为80°的底部垫板能够有效保护底部吊网和吊装产品。第一顶部吊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a为60°,第三顶部吊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b为60°,第二顶部吊杆与第二中部吊杆相平行,保证了吊装过程中受力均匀,上升稳定,更加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弧形侧板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底部吊网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整体吊装工装,包括顶部吊杆1、中部吊杆2和底部吊网3,所述顶部吊杆I包括两个第一顶部吊杆4,两个第二顶部吊杆5和两个第三顶部吊杆6,所述中部吊杆2包括均为竖直设置的两个第一中部吊杆7、两个第二中部吊杆8和两个第三中部吊杆9,所述第一顶部吊杆4与第一中部吊杆7相连接,第二顶部吊杆5与第二中部吊杆8相连接,第三顶部吊杆6与第三中部吊杆9相连接,所述底部吊网3固定在中部吊杆2的底端,第一顶部吊杆4与水平方向的夹角a为60°,第三顶部吊杆6与水平方向的夹角b为60°,第二顶部吊杆5与第二中部吊杆8相平行; 所述中部吊杆2内侧分别相对的固定一个护舷侧板10,所述护舷侧板10与中部吊杆2之间通过螺栓11加以固定,护舷侧板10截面呈圆弧形结构,护舷侧板10内侧设有限位支撑12,所述限位支撑12包括截面为圆弧形结构的保护板13和T形结构的支撑板14,保护板13与护舷侧板之间形成缓冲空腔15,所述支撑板14 一端固定在保护板13内壁,另一端位于缓冲空腔15内; 所述底部吊网3上设有底部垫板16,所述底部垫板16为圆弧形结构,弧度c为80°。本专利技术作为整体吊装工装,可以整体吊装大型薄板钢结构产品,结构简单,节省吊码本身的制作成本,同时,省去吊码装配、焊接的费用,采用吊带从产品底部兜吊可以减少产品的吊装变形,免除整形、节约周期,减少吊装之后的吊码割除产生的油漆破坏,从而降低成本;对于大批量标准件的吊运,其产生的效益就相当可观了。在中部吊杆上固定护舷侧板,侧板上设置限位支撑,即可以防止吊杆滑动,又很好的起到了缓冲作用,能够对吊装产品进行保护,提高了安全性能;与此同时,弧度为80°的底部垫板能够有效保护底部吊网和吊装产品。第一顶部吊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a为60°,第三顶部吊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b为60°,第二顶部吊杆与第二中部吊杆相平行,保证了吊装过程中受力均匀,上升稳定,更加安全可靠。这里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而是包括笛子的所有调门,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任何采用等效替换取得的技术方案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整体吊装工装,其特征为,包括顶部吊杆、中部吊杆和底部吊网,所述顶部吊杆包括两个第一顶部吊杆,两个第二顶部吊杆和两个第三顶部吊杆,所述中部吊杆包括均为竖直设置的两个第一中部吊杆、两个第二中部吊杆和两个第三中部吊杆,所述第一顶部吊杆与第一中部吊杆相连接,第二顶部吊杆与第二中部吊杆相连接,第三顶部吊杆与第三中部吊杆相连接,所述底部吊网固定在中部吊杆的底端,第一顶部吊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a为60°,第三顶部吊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b为60°,第二顶部吊杆与第二中部吊杆相平行,所述中部吊杆内侧分别相对的固定一个护舷侧板,护舷侧板截面呈圆弧形结构,护舷侧板内侧设有限位支撑,所述限位支撑包括截面为圆弧形结构的保护板和T形结构的支撑板,保护板与护舷侧板之间形成缓冲空腔,所述支撑板一端固定在保护板内壁,另一端位于缓冲空腔内,所述底部吊网上设有底部垫板,所述底部垫板为圆弧形结构,弧度为8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吊装工装,其特征为,所述护舷侧板与中部吊杆之间通过螺栓加以固定。【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整体吊装工装包括顶部吊杆、中部吊杆和底部吊网,所述顶部吊杆包括两个第一顶部吊杆,两个第二顶部吊杆和两个第三顶部吊杆,所述中部吊杆包括均为竖直设置的两个第一中部吊杆、两个第二中部吊杆和两个第三中部吊杆,所述第一顶部吊杆与第一中部吊杆相连接,第二顶部吊杆与第二中部吊杆相连接,第三顶部吊杆与第三中部吊杆相连接,所述底部吊网固定在中部吊杆的底端,节约工厂的制作成本,缩短制作周期,从而提高建造效率,还能简化吊装过程,改善作业的安全环境,同时确保产品的外形质量。【IPC分类】B66C1-12【公开号】CN104843576【申请号】CN201510166832【专利技术人】蒋清华, 常洪, 范金阳, 杭友斌, 王友军 【申请人】江苏大津重工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申请日】2015年4月1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体吊装工装,其特征为,包括顶部吊杆、中部吊杆和底部吊网,所述顶部吊杆包括两个第一顶部吊杆,两个第二顶部吊杆和两个第三顶部吊杆,所述中部吊杆包括均为竖直设置的两个第一中部吊杆、两个第二中部吊杆和两个第三中部吊杆,所述第一顶部吊杆与第一中部吊杆相连接,第二顶部吊杆与第二中部吊杆相连接,第三顶部吊杆与第三中部吊杆相连接,所述底部吊网固定在中部吊杆的底端,第一顶部吊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a为60°,第三顶部吊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b为60°,第二顶部吊杆与第二中部吊杆相平行,所述中部吊杆内侧分别相对的固定一个护舷侧板,护舷侧板截面呈圆弧形结构,护舷侧板内侧设有限位支撑,所述限位支撑包括截面为圆弧形结构的保护板和T形结构的支撑板,保护板与护舷侧板之间形成缓冲空腔,所述支撑板一端固定在保护板内壁,另一端位于缓冲空腔内,所述底部吊网上设有底部垫板,所述底部垫板为圆弧形结构,弧度为8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清华常洪范金阳杭友斌王友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津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