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子防漏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97390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8 04:26
一种高分子防漏气轮胎,所述轮胎由内至外依次由帘布层、带束层、复合材料层、缓冲层和胎侧层构成,所述帘布层紧贴带束层,所述复合材料层下部紧贴带束层,上部紧贴缓冲层;所述胎侧层与复合材料层之间设有胎侧加强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轮胎的胎侧层和复合材料层之间设置了胎侧加强层,能够有效加强轮胎胎侧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另外,在带束层和缓冲层之间还设置了复合材料层,复合材料层中的纳米聚丙烯层、高分子聚合防扎粘胶层和碳纤维层与橡胶结合性好,不会在外力作用下穿刺损害轮胎。(*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轮胎
,具体涉及一种高分子防漏气轮胎
技术介绍
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道路路况明显改善,运输汽车的载荷越来越大,因此从经济性及安全性角度都对轮胎的载荷性能、胎体强度提出更高的要求。现有轮胎由于通常只设置一层胎体帘布,因此胎侧厚度较薄,强度明显不足,在行驶过程中容易被尖锐硬物扎破或割破。另外,为了增加轮胎的强度,增加轮胎的载荷,一般采用钢丝进行加强,但为了防止钢丝在高的压力下对轮胎造成破坏,就需要将轮胎做的很厚,这就一方面增加了轮胎的重量,另一方面也会容易让断裂的钢丝对轮胎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分子防漏气轮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分子防漏气轮胎,所述轮胎由内至外依次由帘布层、带束层、复合材料层、缓冲层和胎侧层构成,所述的帘布层紧贴带束层,所述的复合材料层下部紧贴带束层,上部紧贴缓冲层;所述的胎侧层与复合材料层之间设有胎侧加强层。所述的复合材料层包括纳米聚丙烯层、高分子聚合防扎粘胶层和碳纤维层。所述的高分子聚合防扎粘胶层的内表面附着有钢丝网。本技术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轮胎的胎侧层和复合材料层之间设置了胎侧加强层,能够有效加强轮胎胎侧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另外,在带束层和缓冲层之间还设置了复合材料层,复合材料层中的纳米聚丙烯层、高分子聚合防扎粘胶层和碳纤维层与橡胶结合性好,不会在外力作用下穿刺损害轮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复合材料层结构示意图;I一帘布层,2一带束层,3一复合材料层,4一胎侧层,5一胎侧加强层,6一缓冲层,7—高分子聚合防扎粘胶层,8—纳米聚丙烯层,9 一碳纤维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具体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高分子防漏气轮胎,所述轮胎由内至外依次由帘布层1、带束层2、复合材料层3、缓冲层6和胎侧层4构成,所述的帘布层I紧贴带束层2,所述的复合材料层3下部紧贴带束层2,上部紧贴缓冲层6 ;所述的胎侧层4与复合材料层3之间设有胎侧加强层5。所述的复合材料层3包括纳米聚丙烯层8、高分子聚合防扎粘胶层7和碳纤维层9。所述的高分子聚合防扎粘胶层7的内表面附着有钢丝网。上述方案只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方案,但在不改变本技术的精神背景下,所做的任何改进,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高分子防漏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由内至外依次由帘布层、带束层、复合材料层、缓冲层和胎侧层构成,所述的帘布层紧贴带束层,所述的复合材料层下部紧贴带束层,上部紧贴缓冲层;所述的胎侧层与复合材料层之间设有胎侧加强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防漏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材料层包括纳米聚丙烯层、高分子聚合防扎粘胶层和碳纤维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分子防漏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聚合防扎粘胶层的内表面附着有钢丝网。【专利摘要】一种高分子防漏气轮胎,所述轮胎由内至外依次由帘布层、带束层、复合材料层、缓冲层和胎侧层构成,所述帘布层紧贴带束层,所述复合材料层下部紧贴带束层,上部紧贴缓冲层;所述胎侧层与复合材料层之间设有胎侧加强层。本技术在轮胎的胎侧层和复合材料层之间设置了胎侧加强层,能够有效加强轮胎胎侧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另外,在带束层和缓冲层之间还设置了复合材料层,复合材料层中的纳米聚丙烯层、高分子聚合防扎粘胶层和碳纤维层与橡胶结合性好,不会在外力作用下穿刺损害轮胎。【IPC分类】B60C9-00, B60C1-00【公开号】CN204415049【申请号】CN201420624798【专利技术人】夏杰, 甘军友 【申请人】奥特嘉科技无锡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申请日】2014年10月2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分子防漏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由内至外依次由帘布层、带束层、复合材料层、缓冲层和胎侧层构成,所述的帘布层紧贴带束层,所述的复合材料层下部紧贴带束层,上部紧贴缓冲层;所述的胎侧层与复合材料层之间设有胎侧加强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杰甘军友
申请(专利权)人:奥特嘉科技无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