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学章专利>正文

复合动力三轮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9380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动力三轮自行车,由驱动轮(1)、左从动轮(2)、右从动轮(3)、转向器(4)、变速器(5)、传动轴(6)、制动器(7)、车架(8)、脚踏驱动器(9)、脚踏驱动器(10)、脚踏驱动器(11)和动力集结器(12)构成,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动力大、速度高、爬坡能力强,可广泛适用于旅游、载客、载货等。(*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特别是一种复合动力三轮自行车,可广泛适用于旅游、载客、载货等。目前,广泛使用的三轮自行车,无论是偏三轮,还是正三轮,驱动脚踏器只设有一个,有的还加了助力发动机。以上这些三轮自行车均存在以下缺点一是动力小至使行驶速度太慢,爬坡能力小;二是驾驶较吃力;三是用途较少。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增大、速度增快、爬坡能力强、驾驶较轻松用途较广泛的复合动力三轮自行车。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该三轮自行车由一个驱动轮、两个从动轮(左从动轮和右从动轮)、转向器、变速器、传动轴、制动器、车架构成,在车架上设多个(至少两个)脚踏驱动器,并设有动力集结器,脚踏驱动器所产生的动力通过动力集结器集结后,经变速器由传动轴输入驱动轮,驱动轮的轮心设置于两从动轮轮心连接线段的中点垂线上,两从动轮在转向器的作用下同时作转向轮。该三轮自行车还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在车架上所设的脚踏驱动器至少有两个,可设若干个,所设置的脚踏驱动器应各自自由支配;驱动轮的轮心为与两从动轮的轮心三轮心连线所成等腰三角形的顶点,驱动轮可根据需要设置于自行车的前面(此时为前驱动),也可设置于自行车的后面(此时为后驱动),转向器可根据需要设置于不同的位置,变速器可以与动力集结器设为一体,也可分体,变速器也可不设;制动器可采用脚踏式和手柄式两种形式,也可采用单一形式;在车架与三个车轮的衔接处设减振器,也可不在此处设置而将减振器设置于其他地方。该技术还可加上助力发动机、车外壳、顶篷等。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设置了多个脚踏驱动器,使乘车者均可参于驱动,故动力会增大,速度会增快,爬坡能力增强;由于采用了方向盘式转向器,故驾驶较轻松;由于动力增大,速度增快,爬坡能力较强,故用途较广泛。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车架上主要器件俯视图。参照附图,制作本技术,由驱动轮1、左从动轮2、右从动轮3、转向器4、变速器5、传动轴6、制动器7、车架8构成,在车架8的左边设左从动轮2,在车架8的右边设右从动轮3;在左从动轮的内侧设脚踏驱动器9,在右从动轮3的内侧设脚踏驱动器10,在驾驶座13和副驾驶座14的后面(或前面,图中未作表示)设脚踏驱动器11,脚踏驱动器9及脚踏驱动器10和脚踏驱动器11所产生的动力通过动力集结器12集结后,经变速器5变速由传动轴6输入驱动轮1;驱动轮1设置于左从动轮2和右从动轮3之间最短线段的中点垂线上,即驱动轮1的轮心为与左从动轮2的轮心和右从动轮3的轮心连线所成等腰三角形的顶点,目的是使两从动轮受力均衡;左从动轮2和右从动轮3在转向器4的同时作用下共同为转向轮。在脚踏驱动器9的前面设转向器4(也可设在其他脚踏驱动器的前面,图中未作表示),在脚踏驱动器9的后边设驾驶座13;在脚踏驱动器10的前面设扶柄17,在后面设副驾驶座14;在脚踏驱动器11的前面设扶柄18,在后面设乘客坐15;在脚踏驱动器11的右侧设传动轴6(也可设在左侧或正中间,图中未作表示),在乘客座15的正后面(或正前面,图中未作表示)设驱动轮1;在驾驶座13和副驾驶座14之间设制动器7、变速器5(可不设或与动力集结器12设为一整体,图中未作表示)及动力集结器12;在驱动轮1、左从动轮2和右从动轮3与车架8的衔接处设减振器16,(也可不将减振器16设于此处,而将减振器16设置于驾驶座13、副驾驶座14及乘客座15的下面,图中未作表示)。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动力三轮自行车,由驱动轮(1)、左从动轮(2)、右从动轮(3)、转向器(4)、变速器(5)、传动轴(6)、制动器(7)、车架(8)构成,其特征是在车架(8)上设有多个脚踏驱动器,并设有动力集结器(12),脚踏驱动器所产生的动力通过动力集结器(12)集结后,经变速器(5)由传动轴(6)输入驱动轮(1);驱动轮(1)设置于左从动轮(2)和右从动轮(3)二轮心之间线段的中点垂线上;左从动轮(2)和右从动轮(3)在转向器(4)的同时作用下共同作转向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动力三轮自行车,其特征是在车架(8)上所设置的脚踏驱动器至少有两个,而且所有脚踏驱动器均能自由支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动力三轮自行车,其特征是驱动轮(1)的轮心为与左从动轮(2)的轮心、右从动轮(3)的轮心三轮心连线所成等腰三角形的顶点;驱动轮(1)可设置于前面,也可设置于后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动力三轮自行车,由驱动轮(1)、左从动轮(2)、右从动轮(3)、转向器(4)、变速器(5)、传动轴(6)、制动器(7)、车架(8)、脚踏驱动器(9)、脚踏驱动器(10)、脚踏驱动器(11)和动力集结器(12)构成,该技术动力大、速度高、爬坡能力强,可广泛适用于旅游、载客、载货等。文档编号B62K5/02GK2355962SQ9920278公开日1999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1999年2月23日专利技术者王学章 申请人:王学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动力三轮自行车,由驱动轮(1)、左从动轮(2)、右从动轮(3)、转向器(4)、变速器(5)、传动轴(6)、制动器(7)、车架(8)构成,其特征是:在车架(8)上设有多个脚踏驱动器,并设有动力集结器(12),脚踏驱动器所产生的动力通过动力集结器(12)集结后,经变速器(5)由传动轴(6)输入驱动轮(1);驱动轮(1)设置于左从动轮(2)和右从动轮(3)二轮心之间线段的中点垂线上;左从动轮(2)和右从动轮(3)在转向器(4)的同时作用下共同作转向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章
申请(专利权)人:王学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