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刚专利>正文

携乘式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9212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携乘式自行车,属于对自行车领域,其主要技术在于该车架增长平叉的长度增加到738毫米,立叉增长与平叉相适应为宜,增长后的平叉,立叉各自的左右两个叉管分别向外侧弯曲,构成一个空间,此空间在两后轮之间。安装一个有防护网半封闭式的同乘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载荷量集中、重心低、稳定性强;轻便灵活;造型美观。(*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携乘式自行车,该车能骑车带人,特别是能携带一名儿童。属于自行车领域。目前,人们所骑乘的自行车的总体结构是相同的一个类似于平形四边形的车架(小型车有用U型管材的),前叉上装有车把,前后各装一个车轮,车架中上部有一鞍座。常看到在自行车的前梁或后货架附加个小坐椅用于乘载儿童。在慢速时,由于小座椅存在既影响该车灵活性,又使整体重心偏高,不安全。同时坐椅不是和自行车整体制造,不协调,影响整体的外观。另外,近年来出现一种小型三轮车,其结构、造型与货运三轮车基本相同,只是规格有异,所以在实质上的属于货运三轮车的范畴,以其作为家庭的代步工具,因其较重,外观差而仍不理想,影响消费心理。同时重心较高,一般在300—400mm处。在已有的技术专利申请中,CN2086714的特点在于两后轮可以合拢,但机构复杂,不能携乘一人,重心偏高;技术申请公告号CN2086710特点是两后轮仅作为三个着地点以求稳定,不能携乘一人,重心偏高;公告号2061921的设计由于车架结构所限,只有在后车架上方安装两用筐,重心高,为防止转弯时倾翻又增设转向倾斜机构,使整车结构复杂。上述各专利的设计重心均在25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携乘式自行车,该车有一个前轮、两个后轮、车架、车把、车座,其特征是车架上平叉的长度增加到738mm,立叉增加的长度以与平叉相适应为宜,增长后的平叉、立叉各自的左右两个叉管分别向外侧弯曲呈“*”型,此时平叉两端点的距离是456mm,立叉两端点的距离应与平叉相适应,同时,四条“*”型叉管构成了一个空间,此空间在两后轮之间,是安装一个有防护网的半封闭式同乘器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王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