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室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91932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4 22:05
一种油室壳体,包括油室壳本体(1),所述的油室壳本体(1)的面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油气分离器的安装座(2),所述的安装座(2)与油室壳本体(1)一体成型,所述的安装座(2)的端部设置有对称的两安装块(3),该两安装块(3)上分别开设有供安装的安装孔(4),所述的安装孔(4)的中心连线与油室壳本体(1)的面壁呈平行状态,所述的两安装块(3)的底部直接设置在油室壳本体(1)的面壁上。该油室壳体无需设置加强壁,可达到减重省材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力缓速器
,具体讲是指液力缓速器的油室壳体
技术介绍
对于重型卡车、货车的下坡减速,常通过汽车制动安全辅助装置来进行减速,该装置的核心部件即为液力缓冲器,通过该液力缓冲器可使重型卡车、货车主轴车速降低,从而达到下坡减速的目的。目前,较为常见的液力缓速器的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油气分离器的安装座,该安装座整体为中空的圆柱体,设置在油室壳体的面壁上且与油室壳体一体成型,为实现油气分离器的安装,该安装座的端面对称设置有两块安装块,该两块安装块上分别开设有供安装的安装孔,目前,该两个安装块上安装孔的中心连线相对油室壳体面壁成倾斜状态,即一块安装块相对油室壳体面壁向上倾斜且远离油室壳体面壁,而另一块安装块则直接设置在油室壳体面壁上,为增加远离油室壳体面壁的那块安装块的强度,就需要在油室壳体上增加与该安装块相连接的加强壁,而因该加强壁的整体尺寸较大,加上整个油室壳体采用金属铸造成型,尺寸较大的加强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油室壳体的整体重量,且需要更多的原料来铸造成型出所需的加强壁,无法达到省材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设置加强壁,达到减重省材目的的油室壳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油室壳本体,所述的油室壳本体的面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油气分离器的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与油室壳本体一体成型,所述的安装座的端部设置有对称的两安装块,该两安装块上分别开设有供安装的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的中心连线与油室壳本体的面壁呈平行状态,所述的两安装块的底部直接设置在油室壳本体的面壁上。所述的安装块的底部与安装座的端部分别通过内凹圆弧过渡连接面连接,所述的油室壳本体面壁形成与安装块底部、内凹圆弧过渡连接面、安装座端部底端形状、大小相配的多段圆弧面。本技术的油室壳体使两安装孔的中心连线与油室壳体的面壁保持平行后,避免了两安装孔的中心连线相对油室壳体面壁倾斜,这样两安装块便不会出现相对油室壳体面壁倾斜的状态,从而避免了安装块与油室壳体面壁的远离,加上两安装块的底部直接设置在油室壳体的面壁上,有效保障了两安装块的整体强度,无需再设置加强壁,有效达到了减重和省材的目的,且整体结构更加简洁,也非常紧凑、合理。进一步地,所述的安装块的底部与安装座的端部分别通过内凹圆弧过渡连接面连接,所述的油室壳本体面壁形成与安装块底部、内凹圆弧过渡连接面、安装座端部底端形状、大小相配的多段圆弧面,这样具有多段圆弧面设置的油室壳本体面壁更为整洁、圆润,结构更加紧凑合理。【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油室壳体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图中所示:I油室壳本体,2安装座,3安装块,4安装孔,5多段圆弧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的油室壳体,包括油室壳本体I,所述的油室壳本体I的面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油气分离器的安装座2。所述的安装座2与油室壳本体I 一体成型,即安装座2与油室壳本体I为一体式结构,两者同时铸造成型。所述的安装座2的端部设置有对称的两安装块3,该两安装块3上分别开设有供安装的安装孔4,所述的安装孔4的中心连线与油室壳本体I的面壁呈平行状态,即安装孔4的中心连线与油室壳本体I的面壁保持水平。且所述的两安装块3的底部直接设置在油室壳本体I的面壁上。所述的安装块3的底部与安装座2的端部分别通过内凹圆弧过渡连接面连接,所述的油室壳本体I面壁形成与安装块3底部、内凹圆弧过渡连接面、安装座2端部底端形状、大小相配的多段圆弧面5。本技术的油室壳体相对现有技术而言,可大量省却掉加强壁的设置,有效减轻了整个油室壳体的重量,同时达到了省材的目的,且整个油室壳体的面壁更为简洁、结构更加紧凑合理。【主权项】1.一种油室壳体,包括油室壳本体(I),所述的油室壳本体(I)的面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油气分离器的安装座(2),所述的安装座(2)与油室壳本体(I) 一体成型,所述的安装座(2)的端部设置有对称的两安装块(3),该两安装块(3)上分别开设有供安装的安装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孔(4)的中心连线与油室壳本体(I)的面壁呈平行状态,所述的两安装块(3)的底部直接设置在油室壳本体(I)的面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室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块(3)的底部与安装座(2)的端部分别通过内凹圆弧过渡连接面连接,所述的油室壳本体(I)面壁形成与安装块(3)底部、内凹圆弧过渡连接面、安装座(2)端部底端形状、大小相配的多段圆弧面(5)。【专利摘要】一种油室壳体,包括油室壳本体(1),所述的油室壳本体(1)的面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油气分离器的安装座(2),所述的安装座(2)与油室壳本体(1)一体成型,所述的安装座(2)的端部设置有对称的两安装块(3),该两安装块(3)上分别开设有供安装的安装孔(4),所述的安装孔(4)的中心连线与油室壳本体(1)的面壁呈平行状态,所述的两安装块(3)的底部直接设置在油室壳本体(1)的面壁上。该油室壳体无需设置加强壁,可达到减重省材目的。【IPC分类】B60T17-00, B60T10-00, F16D57-00【公开号】CN204548085【申请号】CN201520281952【专利技术人】连忠福, 杨晓辰, 方赵锋 【申请人】宁波华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申请日】2015年5月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室壳体,包括油室壳本体(1),所述的油室壳本体(1)的面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油气分离器的安装座(2),所述的安装座(2)与油室壳本体(1)一体成型,所述的安装座(2)的端部设置有对称的两安装块(3),该两安装块(3)上分别开设有供安装的安装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孔(4)的中心连线与油室壳本体(1)的面壁呈平行状态,所述的两安装块(3)的底部直接设置在油室壳本体(1)的面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忠福杨晓辰方赵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华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