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控气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89000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4 0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气控气缸,包括气缸本体,气缸本体包括缸筒、分别与缸筒配合连接的前端盖和后端盖,还包括二位五通双向气控阀,前端盖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二位三通机械阀,前端盖沿轴向活动设置有第一顶杆,第一顶杆的内端伸入于有杆腔内,第一顶杆的外端与第一二位三通机械阀的控制按钮相抵配合,后端盖上固定安装有第二二位三通机械阀,后端盖沿轴向活动设置有第二顶杆,第二顶杆的内端伸入于无杆腔内,第二顶杆的外端与第二二位三通机械阀的控制按钮相抵配合,第一二位三通机械阀、第二二位三通机械阀均与二位五通双向气控阀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使用寿命较长、适用范围较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气动元件
,特别涉及一种气控气缸
技术介绍
气缸是一种引导活塞在缸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在气动领域中应用较为广泛,被人们所熟知和常见。传统的控制气缸运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由电磁信号控制电磁阀换向,从而控制气缸往复运动,这种控制方式由于需要外接电源,使得无法适用于禁止用电的场合,导致适用范围较窄,并且电磁阀的使用寿命通常也较短;第二种通常是在气源与气缸之间设置手动控制阀,通过人工手动控制其开闭或换向,从而控制气缸的往复运动,但是这种控制方式由于需要人工操作,使得操作较为繁琐不便,同时手动控制方式亦存在适用范围较窄的缺陷。故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使用寿命较长、适用范围较广的气控气缸。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气控气缸,包括气缸本体,所述气缸本体包括缸筒、分别与所述缸筒配合连接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缸筒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上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自由端穿过所述前端盖并伸出于所述缸筒的外部,所述前端盖设置有与有杆腔相连通的第一进气口,所述后端盖设置有与无杆腔相连通的第二进气口 ;还包括二位五通双向气控阀,所述前端盖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二位三通机械阀,所述前端盖沿轴向活动设置有第一顶杆,所述第一顶杆的内端伸入于有杆腔内,所述第一顶杆的外端与所述第一二位三通机械阀的控制按钮相抵配合,所述第一二位三通机械阀的进气P 口与气源相连接,所述第一二位三通机械阀的出气A 口与所述二位五通双向气控阀的第一控制口相连接,所述二位五通双向气控阀的工作A 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连接;所述后端盖上固定安装有第二二位三通机械阀,所述后端盖沿轴向活动设置有第二顶杆,所述第二顶杆的内端伸入于无杆腔内,所述第二顶杆的外端与所述第二二位三通机械阀的控制按钮相抵配合,所述第二二位三通机械阀的进气P 口与气源相连接,所述第二二位三通机械阀的出气A 口与所述二位五通双向气控阀的第二控制口相连接,所述二位五通双向气控阀的工作B 口与所述第二进气口相连接;所述二位五通双向气控阀的进气P口与气源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二位五通双向气控阀的工作A 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之间还连接有第一快排阀,所述第一快排阀固定安装在所述前端盖上,所述第一快排阀的进气P 口与所述二位五通双向气控阀的工作A 口相连接,所述第一快排阀的工作A 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连接;所述二位五通双向气控阀的工作B 口与所述第二进气口之间还连接有第二快排阀,所述第二快排阀固定安装在所述后端盖上,所述第二快排阀的进气P 口与所述二位五通双向气控阀的工作B 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快排阀的工作A 口与所述第二进气口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杆的外端连接有第一顶杆座,所述第二顶杆的外端连接有第二顶杆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分别设置二位五通双向气控阀、第一二位三通机械阀以及第二二位三通机械阀,并在前端盖上活动设置与第一二位三通机械阀的控制按钮相抵配合的第一顶杆,在后端盖上活动设置与第二二位三通机械阀的控制按钮相抵配合的第二顶杆,初始状态下,气源通过二位五通双向气控阀向第二进气口内充入气体,活塞在无杆腔内的气压作用下前进,当活塞前进并抵触第一顶杆时,此时第一顶杆在活塞的推动下同步运动并按压第一二位三通机械阀的控制按钮,使第一二位三通机械阀的进气P 口与出气A 口导通,气源内的气体经第一二位三通机械阀进入二位五通双向气控阀的第一控制口,使二位三通机械阀内的阀芯动作,实现二位五通双向气控阀的换向,进而使气源向第一进气口内充入气体,促使活塞后退,当活塞抵触第二二位三通机械阀的控制按钮时,此时二位五通双向气控阀再次换向,进而实现活塞的循环往复运动。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制造成本较低,日常维护方便,使用寿命较长,由于工作时无需外接电源,故有效增大了适用范围;此外,本技术工作时无需人工手动操作,节约了人力资源,使用更为方便。本技术结构设置简单合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图1和图2中:11、缸筒;12、前端盖;121、第一进气口 ;122、第一顶杆;123、第一顶杆座;13、后端盖;131、第二进气口 ;132、第二顶杆;133、第二顶杆座;14、活塞;15、活塞杆;20、二位五通双向气控阀;30、第一二位三通机械阀;40、第二二位三通机械阀;50、第一快排阀;60、第二快排阀;70、气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不一种气控气缸,包括气缸本体,气缸本体包括缸筒11、分别与缸筒11配合连接的前端盖12和后端盖13,缸筒11内设置有活塞14,活塞14上固定连接有活塞杆15,活塞杆15的自由端穿过前端盖12并伸出于缸筒11的外部,前端盖12设置有与有杆腔相连通的第一进气口 121,后端盖13设置有与无杆腔相连通的第二进气口 131。本技术还包括二位五通双向气控阀20,二位五通双向气控阀20安装在后端盖13上,前端盖12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二位三通机械阀30,具体地说,第一二位三通机械阀30为常闭型机械阀,即第一二位三通机械阀30的进气P 口和出气A 口之间处于常闭状态,前端盖12沿轴向活动设置有第一顶杆122,第一顶杆122的内端伸入于有杆腔内,第一顶杆122的外端与第一二位三通机械阀30的控制按钮相抵配合,第一二位三通机械阀30的进气P 口与气源70相连接,第一二位三通机械阀30的出气A 口与二位五通双向气控阀20的第一控制口相连接,第一二位三通机械阀30的排气R 口与大气相通,二位五通双向气控阀20的工作A 口与第一进气口 121相连接。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控气缸,包括气缸本体,所述气缸本体包括缸筒、分别与所述缸筒配合连接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缸筒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上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自由端穿过所述前端盖并伸出于所述缸筒的外部,所述前端盖设置有与有杆腔相连通的第一进气口,所述后端盖设置有与无杆腔相连通的第二进气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位五通双向气控阀,所述前端盖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二位三通机械阀,所述前端盖沿轴向活动设置有第一顶杆,所述第一顶杆的内端伸入于有杆腔内,所述第一顶杆的外端与所述第一二位三通机械阀的控制按钮相抵配合,所述第一二位三通机械阀的进气P口与气源相连接,所述第一二位三通机械阀的出气A口与所述二位五通双向气控阀的第一控制口相连接,所述二位五通双向气控阀的工作A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连接;所述后端盖上固定安装有第二二位三通机械阀,所述后端盖沿轴向活动设置有第二顶杆,所述第二顶杆的内端伸入于无杆腔内,所述第二顶杆的外端与所述第二二位三通机械阀的控制按钮相抵配合,所述第二二位三通机械阀的进气P口与气源相连接,所述第二二位三通机械阀的出气A口与所述二位五通双向气控阀的第二控制口相连接,所述二位五通双向气控阀的工作B口与所述第二进气口相连接;所述二位五通双向气控阀的进气P口与气源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海浪胡军林开峰陈海斌竺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以赛亚气动成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