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油密封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83913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挡油密封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用于放挡油环的环形槽,底座上固定有上管座,上管座呈管状结构,上管座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上管座远离底座的一端为顶部,所述顶部的外壁设有至少一处平削部,所述平削部平面设置。利用平削部的平面进行定位以及抗扭,避免了圆形上管座易被扭动的缺点,有效提高其抗扭能力,防止周向扭转力所造成的转动和松动,提高其密封性能,降低泄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封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挡油密封件
技术介绍
挡油密封件是一种用于防止储存罐流体或气体通孔处漏油现象的密封件。如图6为现有的挡油密封件结构示意图,包括底座I和上管座2,底座I呈圆形板片状,底座I上表面设有用于放置和固定密封环的环形槽11,上管座2固定于底座I上表面,上管座2呈圆形管状,上管座2内外表面均设有螺纹。在使用时,储存罐载板表面开孔,孔具有内螺纹,挡油密封件的外螺纹用于将其拧入并固定于通孔内,环形槽内放入密封环,挡油密封件进一步拧入,其底座与载板表面接触并压紧,环形槽内的密封环被压紧开始起到密封作用,使储存罐内的流体仅能通过上管座的流出。但是现有的挡油密封件底座和上管座均呈圆形,缺少一定的抗扭能力(抗扭能力基本靠螺纹之间的拧紧),当挡油密封件受到一个周向的扭转力时,易被转动,造成泄漏和密封能力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油密封件,有效提高其抗扭能力,防止周向扭转力所造成的转动和松动,提高其密封性能,降低泄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挡油密封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用于放挡油环的环形槽,底座上固定有上管座,上管座呈管状结构,上管座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上管座远离底座的一端为顶部,所述顶部的外壁设有至少一处平削部,所述平削部平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削部呈平面设置且无螺纹,可用于和其他零件抵接,利用平削部的平面进行定位以及抗扭,避免了圆形上管座易被扭动的缺点,有效提高其抗扭能力,防止周向扭转力所造成的转动和松动,提高其密封性能,降低泄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管座的外壁设有2处相对设置且平行的平削部,所述平削部平行于上管座轴心的长度大于1/3上管座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处平削部相对且平行设置,使挡油密封件上下左右4个方向均对称,受力均匀,使挡油密封件抗扭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避免受力不均所带来的抗扭能力低下的缺点;所述平削部平行于上管座轴心的长度大于1/3上管座长度,保证平削部具有足够的长度,用于抵抗扭转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管座与底座的交界处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具有斜面,所述斜面与底座表面的夹角为120° -15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的设置用于斜面的加工,在凹槽内设置斜面后,当挡油密封件旋进孔内时,当挡油密封件完全旋进孔内时,孔开口处的倒角与斜面相抵接,增加了接触的面积,提高密封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2处平削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上管座内径,且平削部之间的距离小于上管座的外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持平削部位于管状上管座的管壁之间,防止平削部面积过小,或管状上管座结构的破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呈正六边形或方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正六边形或方形设置,使挡油密封件在旋入时,可采用扳手等工具更好的适配,使挡油密封件的安装与取出更容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挡油密封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挡油密封件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图4为图2中B-B处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现有挡油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座;11、环形槽;2、上管座;22、平削部;3、凹槽;31、斜面。【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对本技术挡油密封件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挡油密封件,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I上表面设有用于放挡油环的环形槽11,底座I上固定有上管座2,上管座2呈管状结构,所述上管座2的内壁设有内螺纹,上管座2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外壁设有2处相对设置且平行的平削部22,所述平削部22平面设置,所述平削部22的长度从上管座2的顶部延伸至上管座2的中间部位。利用铣床将带有螺纹的上管座2外壁铣出一处平削部22,平削部22呈平面设置且无螺纹,可用于和其他零件抵接(比如在平削部22两侧的另加定位销或定位螺钉等,用于和平削部22抵触,达到抗扭的目的),利用平削部22的平面进行定位以及抗扭,避免了圆形上管座2易被扭动的缺点,有效提高其抗扭能力,防止周向扭转力所造成的转动和松动,提高其密封性能,降低泄漏。两处平削部22相对且平行设置,使挡油密封件上下左右4个方向均对称,受力均匀,使挡油密封件抗扭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避免受力不均所带来的抗扭能力低下的缺点。其中,所述平削部22平行于上管座2轴心的长度为上管座2长度1/2~5/11倍。所述平削部22长度为上管座2长度的1/2~5/11倍,保证平削部22具有足够的长度,用于抵抗扭转力,此长度的平削部22所能产生的抗扭力是现有圆形挡油密封件抗扭能力的3倍左右。其中,所述上管座2与底座I的交界处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具有斜面31,所述斜面31与底座I表面的夹角为135°。凹槽3的设置用于斜面31的加工,在凹槽3内设置斜面31后,当挡油密封件旋进孔内时,当挡油密封件完全旋进孔内时,孔开口处的倒角与斜面31相抵接,增加了接触的面积,提高密封效果。由于政策孔开口处的倒角为45°,因此此处斜面31与底座I表面夹角呈135°,在挡油密封件完全拧紧时,其凹槽3内斜面31可完全与孔开口的倒角贴合,提高接触面积和密封效果。其中,所述2处平削部22之间的距离等于上管座2内径与外径之和的1/2。保持平削部22位于管状上管座2的管壁之间。若平削部22的间距过小,则将导致平削部22过度贴近上管座2内壁,易造成内壁破裂,导致上管座2管状结构的破坏;其次,若平削部22过度贴近上管座2外壁,则平削部22面积极小,产生的抗扭力也极小。因此,取二者的中间值,使挡油密封件的上管座2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且能够产生足够的抗扭力。其中,所述底座I呈正六边形,底座I六边形边角圆角化设置。底座I正六边形设置,使挡油密封件在旋入或旋出时,可采用扳手等工具更好的适配,使挡油密封件的安装与取出更容易。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挡油密封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用于放挡油环的环形槽,底座上固定有上管座,上管座呈管状结构,上管座外壁设有外螺纹,其特征是:所述上管座远离底座的一端为顶部,所述顶部的外壁设有至少一处平削部,所述平削部平面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油密封件,其特征是:所述上管座的外壁设有2处相对设置且平行的平削部,所述平削部平行于上管座轴心的长度大于1/3上管座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挡油密封件,其特征是:所述上管座与底座的交界处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具有斜面,所述斜面与底座表面的夹角为120° -15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油密封件,其特征是:所述2处平削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上管座内径,且平削部之间的距离小于上管座的外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挡油密封件,其特征是:所述底座呈正六边形或方形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挡油密封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用于放挡油环的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挡油密封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用于放挡油环的环形槽,底座上固定有上管座,上管座呈管状结构,上管座外壁设有外螺纹,其特征是:所述上管座远离底座的一端为顶部,所述顶部的外壁设有至少一处平削部,所述平削部平面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哲慧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繁兴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