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金富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车架的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7773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调整车架长度及高度的自行车,它的可调尺寸范围比目前的自行车更大,因而能更加适应身材不同的人在同一辆车上获得良好骑车姿势。它是将车架的上管下管分为一截能伸入到另一截管内的两截,链传动装置固定在后车架上,刹或变速装置的连杆或传动索也分为两截固定在一个转臂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可靠性高,调整尺寸方便,可随意拆开为两部分,保管搬运方便不占场地。(*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可调尺寸范围更大的自行车,尤其是可调整车架高度、长度的自行车。由于每个人的身材各异,臂长、腿长各不相同,那么,就有人会感到某种自行车的高低不适合自己。常规办法是调整鞍座高度或车把位置,如果由于鞍管和车把立管的长度有限而不能满足要求,这时只好选择另王一种规格的车,特别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因为他们生长发育很快,刚能骑的车在很短时间内就不能调整到适合的位置,只好更换新车造成了浪费。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调整车把及鞍座位置,也能调整车架的高度和长度的自行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用只是下管,立管,平叉,立叉及链传动装置构成的弯梁型或斜型车架的自行车,将车架下管处分开成前后两截车架,其中一截车架的下管可以伸进另一截车架的下管内,并在管外用螺栓固定,调整伸入管内和长度就可改变车架的长度,脚蹬及链传动装置安装在后车架上,后车架的平叉和立叉连接在一个有1-6槽口的衬片上,后轴可以卡在不同的槽口内,从而改变车架的高度。由于自行车上的车刹及变速等控制装置在车把上,而车刹及变速器在后轮上,为了不致因车架长、高的变化影响这些部件的功能,采用这样一种机构,在一个衬板上因定可绕轴转动的转臂,转臂上有两孔,转臂边缘处有一铁口开到一个孔内,衬板上有一段内嵌止动件的槽,槽上任一点的位置离转轴距离小于转臂长度并处在转臂可转动的角度内。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将车刹连杆或软索分成两段,分别接在转臂两个孔内,通过一段连杆或软索带动转臂旋转,拉紧另一段连杆或软索,对后轮的刹施力。这样刹的连杆或软索的总长可以利用转臂位置可以改变。从而一套刹车装置能适应不同长度及高度的车架,另外本技术的车架因下管可以分开成两截车架,此时将衬板槽内的止动件推到槽的上限位置,抵住转臂,使连在有缺口孔的软索或连杆松驰。同时从缺口中取出软索或连杆,这样刹车装置也可分开为两截,此装置同样也适用于变速装置,通过在一个衬板内装有两个转臂及槽就可以同时使得刹及变速装置的连杆或软索的总长改变。为了使车架变化后骑车人的净势达到更加协调的状态,车把和车把立管,鞍管和坐垫以及脚蹬曲柄均为伸缩结构,可以改变长度。这样可调尺寸的范围就更大。同现有的自行车相比,本技术从车把高度,坐垫高度,脚蹬曲柄长度均可调,尤其是车架的长度和高度可调,更增加了自行车尺寸调整的范围,使同一辆自行车能适应于不同身高体型的人使用,无疑这将为骑车人获得良好的骑车姿势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少年儿童能在很长时间内不需因身体变化更换自行车。另外本技术通过衬板上的机构,可以灵活地拆分两截,使用户保存方便,不占场地。以下通过斜梁型车架为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结构示意简图。1是自行车斜梁,2和3均是斜梁的下管,它们是在斜梁下端靠近链传动装置7的附近分开的两截,4是立管,5是平叉,6是立叉,8是衬板,9是衬片。图2是下管2部分的示意图,为前车架图3是下管3部分的示意图,下管3和立管4,平叉5,立叉6连成整体为后车架。16是套筒,链传动装置中飞轮及脚蹬的轴装在套筒16中,整个链传动装置固定在后车架上。平叉5和立叉6连在衬片9上,衬片9的下部缘开有3个槽口17。8是安装在后车架上的衬板。图4是图2的A-A视图。下管3的内径和下管2的外径吻合,下管2可伸进下管3的内腔中,形成可伸缩结构,并用螺栓穿过螺纹孔18固定住它们,使下管2和下管3构成牢固的下管1整体。图5是衬板8上的结构示意图。衬板8上有一个转臂10,它能绕固定于衬板8上的轴转动,在它转动的角度内,有一段圆弧槽12,圆弧槽12上任一点与转轴的距离小于转臂10的长度。圆弧槽12上,还嵌有一个止动件。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描述的是止动件11在圆弧槽12两个极端位置的状态。图6是转臂10的B向视图,转臂10上有两个孔13和14,孔14有一缺口15直通转臂10的边缘。将自行车上刹的软索分为两段,段固定在孔13内和后轮上刹连接,一段固定在孔14内,和车把上刹手连。平时使用时如图5实线状态所示,通过连在刹手的软索带动转臂10转动,再牵动连在刹上的软索,由于转臂的转动,故而软索总长相对是可变的,不受下管2和下管3位置改变的影响。下管2和下管3分开时,将止动件11推至图6虚线状态,顶住转臂10,不使之转动。这时连在车把刹手上的软索松弛,可通过缺口15将软索从孔14内取出,从而使整车分成两段。上述机构也适于变速装置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车架的自行车,由只是下管(1),立管(4),平叉(5),立叉(6)及链传动装置(7)构成的弯梁型或斜梁型车架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①将车架下管(1)处分开成前后两截车架,其中一截车架或下管(2)可以伸进另一截车架下管(3)内; ②脚蹬及链传动装置(7)安装在后车架上,后车架的平叉(5)和立叉(6)连接在一个有1-6个槽口的(17)的衬片(9)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可调车架的自行车,由只是下管(1),立管(4),平叉(5),立叉(6)及链传动装置(7)构成的弯梁型或斜梁型车架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①将车架下管(1)处分开成前后两截车架,其中一截车架或下管(2)可以伸进另一截车架下管(3)内;②脚蹬及链传动装置(7)安装在后车架上,后车架的平叉(5)和立叉(6)连接在一个有1-6个槽口的(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富
申请(专利权)人:陈金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