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摩托车水平减震器摇臂式后悬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5487 阅读:4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轮摩托车水平减震器摇臂式后悬挂机构,所述的悬挂机构对称设置在摩托车后轮的两侧,每一侧由底部的摇臂(5)和上部的两个支撑臂(2.1)(2.2)构成,摇臂(5)和支撑臂构成一三角形结构,其中摇臂(5)的前端与车架中部铰接,后端和摩托车后轮轮轴连接,两个支撑臂的上部交叉固定,两个支撑臂的另一端分别和摇臂的两端固定,两个支撑臂上部的交叉部位和减震器(1)的后端连接。改善车架受力情况有助于简化车架结构,减轻车架重量。与减震器中心布置方式比较,可以缩短整车长度且整车结构比较紧凑。经道路实验,效果良好。(*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减震器的悬挂机构,主要涉及一种两轮摩托车水平减震器摇臂式后悬挂机构
技术介绍
普通两轮摩托车摇臂式后悬挂机构结构为摇臂基本呈水平布置,前端与车架铰接,后端连接后轮。其减震器安装方式一类为普通布置,近似垂直布置于整车后部,下端与摇臂后端铰接,上端与车架后部铰接。工作时后轮所受冲击力主要由减震器传递到车架后部。车架后部受弯矩作用,强度要求较高。另一类为中心布置方式,其减震器安装方式为近似垂直布置于发动机与后轮中间,下端与摇臂前端铰接于车架和摇臂铰接点之,上端与车架中部铰接。车架受力情况好,但减震器比较粗大,发动机与后轮中间距离较大,整车长度方向上不够紧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轮摩托车水平减震器摇臂式后悬挂机构,其可使减震器布置合理,简化车架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所述的悬挂机构对称设置在的后轮两侧,每一侧由底部的摇臂和上部的两个支撑臂构成,摇臂和支撑臂构成一三角形结构,其中摇臂的前端与车架中部铰接,后端连接在后轮轮轴上,两个支撑臂的上部交叉固定,两个支撑臂的另一端分别和摇臂的两端固定,两个支撑臂上部的交叉部位和减震器的后端连接。由上述结构可知,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轮摩托车水平减震器摇臂式后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挂机构对称设置在摩托车后轮(3)的两侧,每一侧由底部的摇臂(5)和上部的两个支撑臂(2.1)(2.2)构成,摇臂(5)和支撑臂构成一三角形结构,其中摇臂(5)的前端与车架中部铰接,后端和摩托车后轮轮轴连接,两个支撑臂的上部交叉固定,两个支撑臂的另一端分别和摇臂的两端固定,两个支撑臂上部的交叉部位和减震器(1)的后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轮摩托车水平减震器摇臂式后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挂机构对称设置在摩托车后轮(3)的两侧,每一侧由底部的摇臂(5)和上部的两个支撑臂(2.1)(2.2)构成,摇臂(5)和支撑臂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玉川范浙勇王晨光秦宏宇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