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机械手料仓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4260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6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机械手料仓进给装置,包括基座、横梁、机械手,其中基座包括两根立柱、两块横梁固定板、两块底座和设于两根立柱之间的横杆,所述横梁固定板分别设置在两根立柱顶端,所述底座设于立柱的底端;所述横梁固定在横梁固定板上,所述横梁上设有纵向导轨;所述机械手分为设于横梁左端的第一机械手、设于横梁中端的第二机械手和设于横梁右端的第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滑座和安装在滑座上的垂向导轨、纵向动力传动结构、垂向动力传动机构、垂向滑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多机械手结构,可同时运送多个料件以同时完成多个加工步骤,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可运送单个机械手无法运送的较大体积料件,因而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多机械手料仓进给装置
技术介绍
机械手结构是在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使用较为广泛的具有抓取和移动工件功能的自动化装置。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机器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当下高新
的关注热点,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使得机械手能更好地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机械手在机械行业中可用于零部件的组装、工件的上料下料,在自动化数控机床、组合机床上使用更普遍。机械手与机床相结合,可以实现对工件的抓取、上料、装卡、加工,能够大幅度节约人工成本,进而提高生产效率,适用于大批量、小型零部件的加工,如汽车变速箱齿轮、金属冲压结构件等。自动一体化加工已经成为今后制造业的一个发展趋势。单机自动化、整线自动化等自动上下料装置用于加工工件的自动上料、工件翻转、工件转序等工作,能够满足“批量加工”、“节省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要求,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选择。现有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均采用单机械手,一方面上下料效率有限,单次运送只能完成某个加工步骤的需求,另一方面不能承担较大体积料件的搬运,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机械手料仓进给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基座、横梁、机械手,其中:所述基座包括两根立柱、两块横梁固定板、两块底座和设于两根立柱之间的横杆,所述横梁固定板分别设置在两根立柱顶端,所述底座设于立柱的底端;所述横梁固定在横梁固定板上,所述横梁上设有纵向导轨;所述机械手分为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和第三机械手,所述第一机械手设于横梁左端,所述第二机械手设于横梁中端,所述第三机械手设于横梁右端;所述机械手包括滑座和安装在滑座上的垂向导轨、纵向动力传动结构、垂向动力传动机构、垂向滑枕,所述纵向动力传动结构包括纵向伺服电机、纵向减速箱、纵向齿轮齿条传动结构,所述垂向动力传动机构包括垂向伺服电机、垂向减速箱、垂向齿轮齿条传动结构,所述滑座通过纵向动力传动结构与横梁连接,所述垂向滑枕通过垂向动力传动结构与滑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横梁固定板与立柱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横梁固定板的连接处设有小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与立柱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滑座与垂向滑枕之间设有垂向拖链,所述横梁与第二机械手的滑座之间设有纵向拖链。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①本技术通过三个机械手的同时动作,可以同时运送多个所需的料件,因而可同时完成多个加工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②本技术可利用三个机械手的协同运作,可运送单个机械手无法运送的较大体积料件,因而适用范围更广泛;③本技术在基座上采用多重加强筋,提高了基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使其可适用于运送重量较大料件的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为图2中A部分放大图。图中:1_基座,11-立柱,12-横梁固定板,13-底座,14-横杆,15-第一加强筋,16-小加强筋,17-第二加强筋,2-横梁,21-纵向导轨,3-机械手,31-第一机械手,32-第二机械手,33-第三机械手,301-滑座,302-垂向导轨,303-垂向滑枕,304-纵向纵向伺服电机,305-纵向减速箱,306-纵向齿轮齿条传动机构,307-垂向伺服电机,308-垂向减速箱,309-垂向齿轮齿条传动结构,310-垂向拖链,311-纵向拖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基座1、横梁2、机械手3,其中:所述基座I包括两根立柱11、两块横梁固定板12、两块底座13和设于两根立柱之间的横杆14,所述横梁固定板12分别设置在两根立柱11顶端,所述横梁固定板I与立柱11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加强筋15,所述第一加强筋15与横梁固定板12的连接处设有小加强筋16,所述底座13设于立柱11的底端,所述底座13与立柱11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加强筋17 ;所述横梁2固定在横梁固定板12上,所述横梁2上设有纵向导轨21 ;所述机械手3分为第一机械手31、第二机械手32和第三机械手33,所述第一机械手31设于横梁2左端,所述第二机械手32设于横梁2中端,所述第三机械手33设于横梁2右端;所述机械手3包括滑座301和安装在滑座301上的垂向导轨302、纵向动力传动结构、垂向动力传动机构、垂向滑枕303,所述纵向动力传动结构包括纵向伺服电机304、纵向减速箱305、纵向齿轮齿条传动结构306,所述垂向动力传动机构包括垂向伺服电机307、垂向减速箱308、垂向齿轮齿条传动结构309 ;所述滑座301通过纵向动力传动结构与横梁2连接,所述滑座301与垂向滑枕303之间设有垂向拖链310,所述垂向滑枕303通过垂向动力传动结构与滑座301连接,所述横梁2与第二机械手32的滑座301之间设有纵向拖链 311。本技术采用多机械手结构,可同时运送多个料件以同时完成多个加工步骤,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可运送单个机械手无法运送的较大体积料件,因而适用范围更加广泛。【主权项】1.一种多机械手料仓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横梁(2)、机械手(3),其中: 所述基座包括两根立柱(11)、两块横梁固定板(12)、两块底座(13)和设于两根立柱(11)之间的横杆(14),所述横梁固定板(12)分别设置在两根立柱(11)顶端,所述底座(13)设于立柱(11)的底端; 所述横梁(2)固定在横梁固定板(12)上,所述横梁(2)上设有纵向导轨(21); 所述机械手(3)分为第一机械手(31)、第二机械手(32)和第三机械手(33),所述第一机械手(31)设于横梁(2)左端,所述第二机械手(32)设于横梁(2)中端,所述第三机械手(33)设于横梁(2)右端; 所述机械手(3)包括滑座(301)和安装在滑座(301)上的垂向导轨(302)、纵向动力传动结构、垂向动力传动机构、垂向滑枕(303),所述纵向动力传动结构包括纵向伺服电机(304)、纵向减速箱(305)、纵向齿轮齿条传动结构(306),所述垂向动力传动机构包括垂向伺服电机(307)、垂向减速箱(308)、垂向齿轮齿条传动结构(309),所述滑座(301)通过纵向动力传动结构与横梁(2)连接,所述垂向滑枕(303)通过垂向动力传动结构与滑座(301)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械手料仓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固定板(12)与立柱(11)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加强筋(1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机械手料仓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15)与横梁固定板(12)的连接处设有小加强筋(16)。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械手料仓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3)与立柱(11)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加强筋(17)。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械手料仓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301)与垂向滑枕(303)之间设有垂向拖链(310),所述横梁(2)与第二机械手(32)的滑座(301)之间设有纵向拖链(31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机械手料仓进给装置,包括基座、横梁、机械手,其中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机械手料仓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横梁(2)、机械手(3),其中:所述基座包括两根立柱(11)、两块横梁固定板(12)、两块底座(13)和设于两根立柱(11)之间的横杆(14),所述横梁固定板(12)分别设置在两根立柱(11)顶端,所述底座(13)设于立柱(11)的底端;所述横梁(2)固定在横梁固定板(12)上,所述横梁(2)上设有纵向导轨(21);所述机械手(3)分为第一机械手(31)、第二机械手(32)和第三机械手(33),所述第一机械手(31)设于横梁(2)左端,所述第二机械手(32)设于横梁(2)中端,所述第三机械手(33)设于横梁(2)右端;所述机械手(3)包括滑座(301)和安装在滑座(301)上的垂向导轨(302)、纵向动力传动结构、垂向动力传动机构、垂向滑枕(303),所述纵向动力传动结构包括纵向伺服电机(304)、纵向减速箱(305)、纵向齿轮齿条传动结构(306),所述垂向动力传动机构包括垂向伺服电机(307)、垂向减速箱(308)、垂向齿轮齿条传动结构(309),所述滑座(301)通过纵向动力传动结构与横梁(2)连接,所述垂向滑枕(303)通过垂向动力传动结构与滑座(30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健陈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九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