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发动机中化油器的进油开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24429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5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气发动机中化油器的进油开关结构,属于机械工程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油气发动机中化油器的顶针无法完全的将主喷管封闭等技术问题。化油器包括浮子室和连接在浮子室上的喷管,本出油开关结构包括具有顶针的电磁阀,喷管的一端位于浮子室外部,另一端穿入浮子室内,喷管上沿其中轴线开有相互连通的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电磁阀固定在浮子室上并与喷管的一端抵靠密封,电磁阀的顶针穿入进油通道,顶针的直径小于进油通道的直径,喷管内位于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之间设有呈圆台形的顶靠面,顶针的端部为呈圆锥形的顶靠部,顶靠部的侧面能与顶靠面贴合抵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实现油气发动机在油气切换时快速断油或供油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化油器的进油开关结构,特别是一种油气发动机中化油器的进油开关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人们逐渐意识到汽油作为燃料其对环境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因此人们研发了油气发动机,在使用时可通过液化气来替换汽油作为燃料。油气发动机中汽油在进入燃烧室前会先经过化油器,化油器内的浮子室内始终具有一定量的汽油,油气发动机在由油切换至气时,虽然将油箱和化油器之间的连通切断,但是由于化油器内始终有汽油,必需将化油器进油通道也关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两用燃料瞬间切换器【授权公告号CN2653160Y】,通过顶针封闭或者打开主喷管来实现关闭或者打开化油器进油通道。上述专利中主喷管进油通过主喷管与化油器之间的间隙进油,而顶针是穿入主喷管内的,顶针会减少进油的空间,导致油量供应上限下降,影响发动机的功率;顶针与主喷管之间没有实质的连接关系,而顶针为细小的长杆状的,其本身强度不高,在顶针封闭主喷管时需要一定的作用力才能实现,因此该专利的结构存在顶针变形的风险,导致顶针无法完全的将主喷管封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油气发动机中化油器的进油开关结构,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油气发动机在油气切换时快速断油或供油。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油气发动机中化油器的进油开关结构,化油器包括浮子室和连接在浮子室上的喷管,其特征在于,出油开关结构包括具有顶针的电磁阀,所述喷管的一端位于浮子室外部,另一端穿入浮子室内,所述喷管上沿其中轴线开有相互连通的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出油通道的端口位于喷管的一端,进油通道的端口位于喷管的另一端,所述喷管的外侧壁上开有若干的进油孔,进油孔将浮子室的内腔与进油通道连通,所述电磁阀固定在浮子室上并与喷管的一端抵靠密封,所述电磁阀的顶针穿入进油通道,所述顶针的直径小于进油通道的直径,所述喷管内位于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之间设有呈圆台形的顶靠面,所述顶针的端部为呈圆锥形的顶靠部,顶靠部的侧面能与顶靠面贴合抵靠。油气发动机内设有能切换油气管路的切换装置,切换装置上设有微动开关,在油气切换时,切换装置会触发微动开关,微动开关与本电磁阀电联通;在使用汽油作为燃料时,顶针的顶靠部与顶靠面之间具有间隙,处于常开状态,喷管内的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与浮子室的内腔连通,汽油由进油孔进入喷管内,实现供油;在切换至天然气作为燃料时,切换装置会触发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将电信号发送给电磁阀,电磁阀做出反应使得顶针伸出使顶靠部与顶靠面贴合抵靠,将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截断,处于常闭状态,避免进一步供油;再有天然气切换至汽油位于燃料时,切换装置同样会触发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将电信号发送给电磁阀,电磁阀驱动顶针使其处于常开状态实现供油;通过电磁阀的顶针伸缩与喷管的配合实现油气发动机在油气切换时快速断油或供油;喷管与电磁阀直接固定,因此两者之间间距较小,所需要的顶针长度也较短,提高了顶针的强度,防止出现顶靠部的侧面无法完全与顶靠面贴合抵靠的情况;电磁阀和喷管的设置位置方便维护。在上述的油气发动机中化油器的进油开关结构中,所述喷管包括呈圆柱形的本体和位于本体一端的抵靠部,所述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位于本体上,所述抵靠部位于本体具有进油通道的一端,所述抵靠部上开有与进油通道连通的通孔,所述电磁阀上固定有密封圈一,顶针穿过密封圈一,密封圈一嵌入进油通道内。密封圈一避免汽油从进油通道的端口渗出,保证密封。在上述的油气发动机中化油器的进油开关结构中,所述本体上套有密封圈二,密封圈二位于抵靠部和浮子室的外壁之间。密封圈二能避免汽油从本体与浮子室之间的空隙渗出,保证密封。在上述的油气发动机中化油器的进油开关结构中,所述电磁阀的壳体上还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与浮子室固定,所述固定板与抵靠部的端面抵靠。喷管与浮子室之间的固定依靠固定板与抵靠部之间的抵靠来实现,同时密封圈一和密封圈二的密封也依靠固定板与抵靠部之间的抵靠来实现,在维护时只需将卸下螺栓既能将电磁阀和喷管拆卸下来,维护方便。在上述的油气发动机中化油器的进油开关结构中,所述进油通道分为两段,分别为第一进油通道和第二进油通道,第二进油通道与出油通道连通,第一进油通道的直径大于第二进油通道的直径,第二进油通道的直径大于出油通道的直径。第一进油通道、第二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之间的直径依次减少,使汽油的流速增大,汽油由出油通道喷出时初速度大。在上述的油气发动机中化油器的进油开关结构中,若干所述进油孔分为直孔和斜孔,所述直孔与第一进油通道连通,直孔的中轴线相对第一进油通道的中轴线垂直,所述斜孔与第二进油通道连通,所述斜孔的中轴线与第二进油通道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斜孔倾斜向喷管位于浮子室外部的一端。直孔和斜孔均位于浮子室内汽油的液面下,斜孔倾斜设置使得其进口相对远离浮子室的底部,避免位于底部可能存在的杂质被吸入喷管内,同时由于喷管与浮子室的安装位置,斜孔的进口相对更远离喷管穿出浮子室的一端减少喷管所需的长度,便于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油气发动机中化油器的进油开关结构具有通过电磁阀的顶针伸缩与喷管的配合实现油气发动机在油气切换时快速断油或供油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化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浮子室与电磁阀连接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电磁阀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喷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喷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浮子室;2、喷管;2a、顶靠面;21、本体;22、进油通道;221、第一进油通道;222、第二进油通道;23、出油通道;24、进油孔;241、直孔;242、斜孔;25、抵靠部;251、通孔;3、电磁阀;31、固定板;311、螺栓;32、顶针;321、顶靠部;4、密封圈一 ;41、密封圈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油气发动机内设有能切换油气管路的切换装置,切换装置上设有微动开关,化油器包括浮子室I和连接在浮子室I上的喷管2,本进油开关结构包括具有顶针32的电磁阀3,电磁阀3能使顶针32伸出或收缩,在油气切换时,切换装置会触发微动开关,微动开关与本电磁阀3电联通。喷管2的一端位于浮子室I外部,另一端穿入浮子室I内,喷管2上沿其中轴线开有相互连通的进油通道22和出油通道23,出油通道23的端口位于喷管2的一端,进油通道22的端口位于喷管2的另一端,喷管2的外侧壁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气发动机中化油器的进油开关结构,化油器包括浮子室(1)和连接在浮子室(1)上的喷管(2),其特征在于,出油开关结构包括具有顶针(32)的电磁阀(3),所述喷管(2)的一端位于浮子室(1)外部,另一端穿入浮子室(1)内,所述喷管(2)上沿其中轴线开有相互连通的进油通道(22)和出油通道(23),出油通道(23)的端口位于喷管(2)的一端,进油通道(22)的端口位于喷管(2)的另一端,所述喷管(2)的外侧壁上开有若干的进油孔(24),进油孔(24)将浮子室(1)的内腔与进油通道(22)连通,所述电磁阀(3)固定在浮子室(1)上并与喷管(2)的一端抵靠密封,所述电磁阀(3)的顶针(32)穿入进油通道(22),所述顶针(32)的直径小于进油通道(22)的直径,所述喷管(2)内位于进油通道(22)和出油通道(23)之间设有呈圆台形的顶靠面(2a),所述顶针(32)的端部为呈圆锥形的顶靠部(321),顶靠部(321)的侧面能与顶靠面(2a)贴合抵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群王新君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正峰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