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具有3个或4个车轮的可转向可倾斜车辆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81782 阅读:13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通过使踏板车-脚踏车马达-自行车-电动脚踏车(Scooter-Cyclemotor-Bicycle-Motorcycle)获得更好的稳定性而得到更高程度的安全性的需要制造出这2种组件(前部和后部)。前部组件总是具有向前的“2个转向的、倾斜的、减震的、制动的、平行的前轮”,并在后侧具有已经存在的1个后轮,或者具有后部组件,其具有“2个倾斜的、减震的、制动的、平行的后轮”(7页附图中的第1,2,3,4,5,6,7页)。这两种组件独自或二者都适于制造带有3个轮或4个轮(2个后轮)的车辆,总是确定了接触地面的3个或4个点(不止2个)。具有3个轮或4个轮的车辆更为安全,其竖直方向更为稳定,并且其上载有第二个乘客或作用有大的负载(与用于电动或者混合动力的重载蓄电池类似,和/或如果其使用与新型主体车架类似的大负载结构)时具有最高程度的安全性。该车辆总是安全的,特别是在极为恶劣的条件(暴雨天气、下雪、冰雹等)下或者在特别不平衡的条件(类似于上山下山时危险路面)下更是如此。然后,与或者不与后部组件一起,前部组件提供下列优点:A)在停车模式下具有杰出的稳定性;B)在行进或者转弯模式(制动或者不制动)下具有杰出的稳定性;C)在市区交通或高速路上具有灵活性和安全性;D)良好的路面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制造具有3个或4个车轮的可转向可倾斜车辆的系统一种系统,用于制造具有3个或4个车轮的可转向可倾斜车辆和/或将 踏板车—脚踏车马达-自行车—电动脚踏车(Scooter- Cyclemotor-Bicycle- Motorcycle) ^tit成具有3个或4个车轮的可转向可倾斜车辆。该 系统(7页附图中的第1页,附图说明图1, 2, 3, 4)包括"前部组件",其具有2个转向的、倾斜的、减震的、制动的、平行的前轮;"后部组件",其具有2个倾斜的、减震的、制动的、平行的后轮。说明"前部组件"适于制造3轮车辆(仅具有1个后轮)。"前部组件" 与"后部组件" 一起适于制造4轮车辆。这两个组件独自或二者都适于制 造具有3个车轮或4个车轮(2个后轮)的车辆。在独自制造具有3个车 轮的车辆的应用中,或者在制造具有4个车轮的其它应用中,"前部组件" 总是具有2个转向的、倾斜的、减震的、制动的、平行的前轮。"前部组件"(前面的)(7页附图中的第2页,图5)包括带有2个平 行的伸缩减震器(A)的车叉,该减震器带有可移动的下部主体(C.M.B.)(位于中央竖直移动平面之下,该平面相对于其它实际的减震器(A)转 动卯。)。在内部,在2个主体之间,合适地铰接着2个机械十字架(X) 的2个头部和2个脚部(形成平行四边形(D)的两个相对的水平的上下 边)。这2个十字架(X)(由其4个臂)成十字状地铰接同一平行四边形(D)的另外两个相对的左右边。在外部,这2个倾斜的竖直边将2个转 向的、倾斜的、制动的、平行的前轮的2个相对的套管(E1"竖直转动杆) 保持住。在上部,有一个横条(B)(其一端焊接到车架上),该横条的两 端也焊接到2个平行的减震器(A)的头部;而且,在同一横条(B)的中 间,焊接有杆(C),该杆(C)承载向上连接到手柄横杆(M)向下连接 到驱动杠杆系机构(E-El)的自由转动圆柱体。在3轮车辆中,后侧没有变化;发动机经由(1 )皮带和皮带轮或者(1) 链条和冕状齿轮等将运动传递到后轮。然后,由于前面的转向动作而发生 倾斜。在4轮车辆(7页附图中的第1页,图2, 3, 4)中,后部组件包括2个倾斜的、减震的、制动的、平行的后轮,但是其不可转向。发动机经由 仅1个或两个皮带和皮带轮或者经由仅1个或者两个链条和冕状齿轮将运动传递到仅l个或两个后轮,移动2个后轴(Sa)的仅l个或两个轮。然 后,由于前面的转向运动而发生正确的倾斜。与"前部组件"相比,"后部组件"被简化;其没有杆C、没有2个相 对的套管(El,竖直转动杆)的子组件且没有整个驱动 Mf机构(E - El )。"后部组件"(7页附图中的第5页,图8)仅具有如同"前部组件" 那样的带有2个平行的伸缩减震器(A)的车叉,该减震器带有2个可移 动的下部主体(C.M.B.);但是在内部,在这2个主体之间具有平行四边 形(D),其在外部支撑2个相对的后轴(Sa)的2个子组件,所述后轴仅 1个或者二者都连接到发动机;然后,这2个子组件具有皮带轮(G)和 皮带(H)、或者冕状齿轮(G)和链条(H)、或者盘(F)和刹车以及最 后具有2个后轮等其它子组件。在4轮车辆中,"后部组件"仅倾斜,然后由于前面的转向动作而同步 发生倾斜。用于实现2个前轮的标准,必须是1F)平行于竖直移动方向并且二者与手柄横杆(M)的轴线等距; 2F)能够由手柄横杆(M)及其向下一直连接到2个前轮的;MHM^J (E-E1)转向;3F)能够由转向动作导致倾斜,并且与之同步;4F)能够减震, 一般由2个平行的前减震器(A)实现。用于实现2个后轮的标准,必须是1R)平行于竖直中央移动平面并且二者与车辆的中央轴线等距; 2R)不能转向;3R)能够与前面的转向动作同步倾斜;4R)能够减震, 一般由2个平行的后减震器(A)实现。权利要求1.第一权利要求与系统的前部部件相关,在说明书中写道(一种系统,用于制造具有3个或4个车轮的可转向可倾斜车辆和/或将踏板车-脚踏车马达-自行车-电动脚踏车(Scooter-Cyclemotor-Bicycle-Motorcycle)改造成具有3个或4个车轮的可转向可倾斜车辆。该系统(7页附图中的第1页,图1,2,3,4)包括“前部组件”,其具有2个转向的、倾斜的、减震的、制动的、平行的前轮;“后部组件”,其具有2个倾斜的、减震的、制动的、平行的后轮。)总是具有2个转向的、倾斜的、减震的、制动的、平行的前轮的该前部组件(7页附图中的第2,3,4页)适于实际的双轮装置,从而实现三轮装置,或者仅加上倾斜的2个后轮实现四轮装置,其中1个或者2个后轮连接到发动机;该“前部组件”的特征在于以精确顺序将基本子组件及其专用部件进行结合和/或配对来实现,必须遵循下列1.1到1.61.1)2个平行减震器(A)的2个上头部(其位于车辆的中央竖直移动平面之下,该平面相对于所有其它实际的减震器(A)转动90°)焊接到水平且共面的横条(B)的2端;1.2)其水平的横条(B)的一端也焊接到车辆的车架;在同一横条(B)的中部,焊接有刚性杆(C),所述刚性杆(C)承载向上刚性地连接到手柄横杆(M)的自由转动的圆柱体;1.3)2个水平的上下十字架(X)在2个竖直的减震器(A)之间的内部转动,因为它(由其头部和脚部)被铰接到2个可移动的下部主体(C.M.B.)上,形成平行四边形(D)的2个相对的水平边;现在,这2个水平的十字架(X)随着可移动下部主体(C.M.B.)一起振动;1.4)上述4个水平十字架的臂的4端在内部铰接到该平行四边形(D)的2个另外的相对的(左右)竖直边,现在变得倾斜;1.5)这2个相对的竖直边在外部铰接到(左右)2个套管(E1),支撑2个前轮的另外的基本子组件用作盘和刹车的子组件,部分杠杆机构(E-E1)等;1.6)杆(C),作为手柄横杆(M)的枢轴,经由驱动杠杆机构(E-E1),通过交叉地推动手柄横杆(M)而执行转向以及执行倾斜;现在,该前部部件能够使得车辆转向和倾斜。说明该系统(当变型成3轮转向和倾斜车辆时)允许后轮也平行地倾斜。减震器振动在前部或在后部都是十分有效的,和变型之前一样。2.第二权利要求与系统的后部部件相关,在说明书中写道(一种系统,用于制造具有3个或4个车轮的可转向可倾斜车辆和/ 或将踏板车-脚踏车马达-自行车画电动脚踏车(Scooter- Cyclemotor-Bicycle- Motorcycle) ^it成具有3个或4个车轮的可转向可倾斜车辆。该 系统(7页附图中的第1页,图1, 2, 3, 4)包括"前部组件",其具有2个转向的、倾斜的、减震的、制动的、平行的前轮;"后部组件",其具有2个倾斜的、减震的、制动的、平行的后轮.)该"后部组件"(7页附图中的第5, 6, 7页)的特征在于以精确顺序 将第 一权利要求中所写的基本子组件及其专用部件进行结合和/或配对来实现,^a是减少一些子组件和一些专用部件,其适于在转向时获得同样的后部倾斜;该"后部组件"总是具有2个仅倾斜的后轮,其中1个或2个后轮连 接到发动机,该"后部组件"必须遵循下列2.1到2.6:2.1) 位于车辆的中央竖直移动平面之下的2个平行减震器(A)的2 个上头部焊接到水平且共面的横条(B)的2端;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第一权利要求与系统的前部部件相关,在说明书中写道:    (一种系统,用于制造具有3个或4个车轮的可转向可倾斜车辆和/或将踏板车-脚踏车马达-自行车-电动脚踏车(Scooter-Cyclemotor-Bicycle-Motorcycle)改造成具有3个或4个车轮的可转向可倾斜车辆。该系统(7页附图中的第1页,图1,2,3,4)包括:    “前部组件”,其具有2个转向的、倾斜的、减震的、制动的、平行的前轮;    “后部组件”,其具有2个倾斜的、减震的、制动的、平行的后轮。)    总是具有2个转向的、倾斜的、减震的、制动的、平行的前轮的该前部组件(7页附图中的第2,3,4页)适于实际的双轮装置,从而实现三轮装置,或者仅加上倾斜的2个后轮实现四轮装置,其中1个或者2个后轮连接到发动机;该“前部组件”的特征在于以精确顺序将基本子组件及其专用部件进行结合和/或配对来实现,必须遵循下列1.1到1.6:    1.1)2个平行减震器(A)的2个上头部(其位于车辆的中央竖直移动平面之下,该平面相对于所有其它实际的减震器(A)转动90°)焊接到水平且共面的横条(B)的2端;    1.2)其水平的横条(B)的一端也焊接到车辆的车架;在同一横条(B)的中部,焊接有刚性杆(C),所述刚性杆(C)承载向上刚性地连接到手柄横杆(M)的自由转动的圆柱体;    1.3)2个水平的上下十字架(X)在2个竖直的减震器(A)之间的内部转动,因为它(由其头部和脚部)被铰接到2个可移动的下部主体(C.M.B.)上,形成平行四边形(D)的2个相对的水平边;现在,这2个水平的十字架(X)随着可移动下部主体(C.M.B.)一起振动;    1.4)上述4个水平十字架的臂的4端在内部铰接到该平行四边形(D)的2个另外的相对的(左右)竖直边,现在变得倾斜;    1.5)这2个相对的竖直边在外部铰接到(左右)2个套管(E1),支撑2个前轮的另外的基本子组件:用作盘和刹车的子组件,部分杠杆机构(E-E1)等;    1.6)杆(C),作为手柄横杆(M)的枢轴,经由驱动杠杆机构(E-E1),通过交叉地推动手柄横杆(M)而执行转向以及执行倾斜;    现在,该前部部件能够使得车辆转向和倾斜。    说明:该系统(当变型成3轮转向和倾斜车辆时)允许后轮也平行地倾斜。    减震器振动在前部或在后部都是十分有效的,和变型之前一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弗兰科切奇尼尼
申请(专利权)人:詹弗兰科切奇尼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