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行车的控制装置和包含这种装置的自行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1564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控制装置(1),包括主体(2),该主体适于与自行车把手相连,和至少一个自行车设备的至少一个控制件(50,60),该自行车设备例如变速器和/或功能码表。该主体(2)包括外侧壁(4)和设置在外侧壁(4)相对于大体垂直的中间参考面(P)的相对侧上的内侧壁(5)。控制件(50,60)可以沿着至少一个推动方向(X1,X2)在内侧壁(5)处被致动,其中该至少一个推动方向相对于所述中间参考面(P)倾斜不同于90°的至少一个第一预设角(β1,β2)。该控制件特别地包括用于在换档方向启动变速器的按钮(5)(或者可选择的杆)和用于控制功能码表的按钮(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自行车的控制装置。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 种用于骑自行车且致动/控制至少一个自行车设备的控制装置,该自行 车设备例如为变速器(前或者后)、闸(用于前轮或者后轮)、伺服 辅助换档装置或者功能码表。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适于用在赛车中,即用在其把手 具有相对的弯曲自由端部的自行车中。
技术介绍
已知的赛车用的控制装置与自行车把手的弯曲部分相连, 一个在 右侧并且一个在左侧,以作为到设置在把手的弯曲部分上的传统手柄 上的抓持的替代,允许骑车人抓住该控制装置从而骑行自行车,并且 同时致动/控制一个或多个自行车的设备,例如闸(前或者后),变速 器(前或者后)以及可能的功能码表。贯穿本说明书和在随附的权利要求中,空间术语特别是术语前、 后、侧、上、下、垂直和水平,是参考控制装置在自行车的把手上的 安装情况而使用的。另一方面,术语内和外参考了处于中性位置的把 手,相对于大体垂直穿过控制装置的中间参考面,识别朝向把手的中 心的区域和与把手的中心相对的区域。已知的控制装置典型地包括支撑体,该支撑体适于通过传统的连 接装置(例如通过夹子)固定到把手的弯曲部分。支撑体典型地是通过外侧壁、大体平行于外侧壁的内侧壁、将外侧壁和内侧壁相互连接的上壁和与上壁相对的下壁来限定的。所有的 壁典型地通过外罩套罩住。支撑体安装在自行车的把手上从而从其前面伸出,并且其形状使 得骑车者在特殊的竞赛情况下能够容易地抓住它。因此,支撑体具有符合人机工程的形状,典型地在其前面区域包括向上的突起。自行车的各个设备的一个或多个控制件与支撑体相连。这些控制 件一般是由杆和/或按钮构成。特别地,已知的是,控制装置包括闸致 动杆和多个致动杆,或者按钮,用于启动变速器以及可能地还用于控 制功能码表。典型地,用于在换档方向启动变速器或者用于控制功能 码表的杆或者按钮设置在控制装置的支撑体的内壁上。机械型的控制装置例如在属于相同申请人的US 6,718,843和US 6,792,826专利文献中公开。该种装置包括闸杆,在第一换档方向上的 第一变速器致动杆,在与第一换档方向相反的第二换档方向上的第二 变速器致动杆和用于致动与功能码表相连的电开关的按钮。闸杆在支 撑体的前部接合,并且第一变速器致动杆设置在闸杆的后面。另一方 面,第二变速器致动杆从支撑体的内侧壁伸出。用于致动功能码表的 按钮还与支撑体的内侧壁相连。变速器致动杆可以被骑车者致动,从 而与用于缠绕/展开控制变速器的缆线的机构共同操作。特别地,参考 第二变速器致动杆,具有用于骑车者手的拇指的放置区域,该区域从 控制装置的支撑体的内侧壁垂直伸出。另一方面,用于控制功能码表 的按钮可以通过利用拇指沿着垂直于支撑体的内侧壁的方向挤压来致 动。申请人已经发现,上述类型的控制装置的第二变速器致动杆的致 动意味着抓住支撑体的手的拇指的向上运动,然而,用于控制功能码 表的按钮的致动需要该拇指的横向运动。在这两种情况下,这样的拇 指运动降低了支撑体的抓持,因此减低了骑自行车的效率。在本专利技术基础上的技术问题在于,允许骑车者有效并且简单地致 动设置在控制装置的支撑体的内侧壁上的杆和/或按钮,而在致动时不 会涉及支撑体的抓持的降低,以及由此所引起的骑自行车的效率的降 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用的控制装 置,包括适于与自行车的把手相连并且具有外侧壁和设置在外侧壁相 对于大体垂直的中间参考面的相对侧上的内侧壁的主体,以及至少一 个能够在支撑体的内侧表面处被致动的自行车设备的至少一个控制 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件可以沿着相对于中间参考面倾 斜不同于90°的至少一个第一预设角的至少一个推动方向被致动。贯穿本说明书和在随附的权利要求中,术语"中间参考面"是用 于表示任何穿过控制装置的主体(或者支撑体)的大体垂直面,且不 必是该主体的对称面或者中间面。有利地,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的主体的形状设置为使得设置在主体 的内侧壁上的杆和/或按钮可以沿着相对于中间参考面倾斜不同于90。 的至少一个第一预设角的推动方向被致动,这样的事实允许拇指触及 这些控制件所需要的运动最小化。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上述控制 件的有效并且容易的致动,同时不会引起支撑体的抓持的减小以及因 此而引起骑自行车的效率的损失。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角是在40。和70°之间,更加优选地 是在45°和55°之间,并且再更加优选的是大体等于50° 。在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一个控制件包括 至少一个按钮,该按钮具有可以沿着所述至少一个推动方向移动的致动部。优选地,所述主体的内侧壁包括在主体的上部分处的上部,在主 体的下部分处的下部和在主体的中间部分处的中间部,中间部的表面 相对于中间参考面倾斜第二预设角,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按钮的所述至 少一个致动部设置在上述中间部上。优选地,上述第二角大体等于9(r -e。在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中,主体的内侧壁的下部的表 面相对于中间参考面倾斜至少一个第三预设角。优选地,上述表面在 从底部朝着顶部移动时离开中间参考面。有利地,通过这种方式实现非常有效的抓持。这主要是由于这样 的事实导致的,即在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的主体上的抓持发生,同时骑 车者的手指根据更加舒适的方向的按压来挤压支撑体。另外,具有相对于中间参考面倾斜的表面的下部被设置在主体的 内侧壁处,这样的事实允许骑车者手的放置表面增大,因此,降低了 手指交叉的可能性。与其中内侧壁的表面大体平行于中间参考面的已 知的装置中出现的相比,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更有效且更舒适的抓 持。优选地,上述角处于20。和60°之间。更优选地,上述角处于30°和50°之间,并且更加优选地上述角 大体等于40。。在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的可选实施例中,主体的内侧壁的下部的表 面大体平行于中间参考面,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区域,该区域比相同内侧壁的上部的表面的区域更远离这个平面。还是在这种情况下,增大了骑车者手的放置表面,因此,手指交 叉的可能性降低了。在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中,主体的内侧壁的中间部和 下部的表面至少部分地在可去除地与主体相连的分离单元上限定。然 而,提供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的变形,其中主体的内侧壁的中间部和下 部的表面与主体形成为一体。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包括可操作地设置在主体和上述单元 之间的密封垫圈。在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一个控制件包括 具有各自致动部的两个按钮,该各自的致动部可以沿着相对于中间参 考面倾斜的各自推动方向移动。更加优选地,上述推动方向互相平行。优选地,上述两个按钮包括可以被致动以在换档方向上启动变速 器的第一按钮和可以被致动以与功能码表交互的第二按钮。在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的可选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一个控制件包括 具有致动部的至少一个杆,该致动部沿着不垂直于中间参考面的方向 延伸并且可以沿着所述至少一个推动方向移动。所述至少一个杆可以 沿着所述至少一个推动方向被致动以在换档方向上启动变速器。在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一个控制件包 括可以被致动以与功能码表交互的按钮和可以被致动以在换档方向上 启动变速器的杆。与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具体实施例无关的,主体的内侧壁的上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控制装置(1),包括:主体(2),所述主体适于与自行车把手相连,并且具有外侧壁(4)和设置在所述外侧壁(4)相对于大体垂直的中间参考面(P)的相对侧上的内侧壁(5);能够在所述内侧壁(5)被致动的至少一个自行车设备的至少一个控制件(50,60,51,53);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件(50,60,51,53)可以沿着至少一个推动方向(X,X1,X2)被致动,所述至少一个推动方向相对于所述中间参考面(P)倾斜不同于90°的至少一个第一预设角(β,β1,β2)。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布鲁诺德佩里尼
申请(专利权)人:布鲁诺德佩里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