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辉原专利>正文

摩托车车灯自灭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1304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摩托车车灯自灭控制装置,是由壳体及控制电路构成,壳体上有引线孔及其引线,控制电路是继电器两组转换触点分别经引线与信号开关并联及接照明电源上,继电器线圈两端分别接信号开关及稳压集成块,稳压集成块的输入、输出端分别经电容接地,其输入端还接有电门锁开关,其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节能、安全,应用面广。(*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在摩车上装用的摩托车车灯自灭控制装置。目前,白天在街头总能看到摩托车大灯亮着在行驶的情况,经调查大多数摩托车的大灯照明电路(含摩托车的大灯、尾灯和仪表灯)不是由电门锁开关控制,而是单独由照明开关控制(有的开关也控制位置灯或雾灯及对应的尾灯和仪表灯)。人门在夜间骑摩托车将车灯打开,但当关掉摩托车电门锁开关让车熄火时,常常忘记再关掉照明开关,以致于在白天启动摩托车时,因天亮,难发觉车灯亮着的情况,这样在行驶中摩托车既浪费电,又与市容不协调。之所以有些情况,是因常见的摩托车照明装置分直流照明电路和交流照明电路(以下均指大灯照明电路不是由电门锁开关控制的),一般一种摩托车,其照明电路对应为一个直流电源或是交流电源。而摩托车的照明开关因摩托车车型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是多个开关总成,含有多组接点,结构有简单,有复杂,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能控制大灯、位置灯(或雾灯)。如光阳一豪迈125,这些开关分三个开关位,开关钮拨到大灯位置时(此位置对应为“ON”),摩托车大灯及对应的尾灯、仪表灯亮;开关钮拨到位置灯或雾灯位置时(此位置对应为“P”),摩托车位置灯或雾灯及对应的尾灯、仪表灯亮;开关钮拨到关的位置时(此位置对应为(“OFF”),所有的灯都不亮。另外一种只有“ON”和“OFF”两个开关位,仅控制大灯(及对应尾灯、仪表灯)的开和关。这无形中会给使用带来不便和麻烦。本技术的目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摩托车车灯自灭控制装置,可有效地解决摩托车车灯的自灭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根据现摩托车照明灯的工作情况,在保持原照明开关外形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将原开关加上一组信号开关,使车停熄火后即使不关摩托车的照明开关,在重新发动摩托车后,车灯也不再亮。据此,本技术采用由壳体及其内部控制开关电路构成,其电路由电门锁开关、集成稳压块、电容、继电器、照明开关构成,电门锁开关接电容及稳压集成块的输入端,其输出端接另一电容及继电器,继电器触点同照明开关相接,以控制车灯的开或关。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节能,安全,成本低,应用广,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及工作情况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控制电路图。图3开关通断状态示意图。图4、图5为两不同结构开关通断状态示意图。由图1、图2所示,本技术是由壳体和控制电路构成,壳体上有引线孔5,其内有引线2,3,4,控制电路是电磁继电器J1的一组转换触点J1-1两端经引线3与信号开关K2-1两端并联后,一端接在电磁继电器J1的线圈的一端,另一端接地,电磁继电器J1的线圈的另一端接稳压集成块WV的输出端上,稳压集成块WV的输入端经引线2接电门锁开关K1,再经K1接直流电流D1,输入及输出端分别经电容C1、C2接地,接地端接公共地线,电磁继电器J1的另一组转换触点J1-2两端经引线4串接在照明电源D2上,车灯L1、L2两端分别接电源D2和信号开关K2的接点K2-ON,K2-P。K2-1、K2-ON、K2-P构成K2的整体,稳压集成块WV可采用W7809稳压块,起输出较稳定电压的作用,集成稳压块可以因不同摩托车型而不一样,要求即使摩托车在高速行驶时,集成稳压块的输出电压不超过12V;C1、C2分别为25V100μf和25V0.01μf的电容;J1为12V具有两组转换触点的小型电磁继电器(也可为多组转换触点),J1-1,J1-2为小型电磁继电器J1的两组转换触点,在电磁继电器线圈没有带电的情况下,J1-1,J1-2都处于断开状态;K2-on可看作照明开关K2的开关钮拨到“ON”位置所接通大灯、尾灯和仪表灯电路的一个或一组开关;K2-P可看作照明开关K2的开关钮拨到“P”位置,接通位置灯或雾灯及相对应的尾灯和仪表灯电路的一个或一组开关;K2-1为摩托车照明开关K2的开关钮在能够拨动到的范围内除″ON″和″P″位置而设的一组开关接点,可看作信号开关,对应的位置为1点,K2-1可以设在″OFF″位置。如图3所示。在图2中,a点连接在直流电源的正极(一般连蓄电池),b点连在地线上;电磁继电器J1的一组转换触点J1-2接在照明电路的电源电路上,起控制照明电路通断的作用。在图2中,照明灯只有L1(大灯)和L2(位置灯或雾灯)其工作情况为当摩托车启动,电门锁开关K1闭合,若K2的开关钮在“ON”或″P″位置,此时K2-1处于断开状态,电磁继电器J1没得电,J1-1和J1-2仍断开,照明电路中的灯都不亮;若开关钮不在″ON″或″P″位置,车灯均不亮。在使用时,拨动照明开关K2的开关钮,无论开关钮是停留或经过″1″位置,都会接通或瞬时接通信号开关K2-1的一组开关接点,使J1吸合,此时J1-1和J1-2闭合。由于J1-1闭合导电,即使将开关钮拨走不在″1″位置,J1仍处于吸合状态,而J1-2一直闭合接通照明电路,若此时开关钮拨到″ON″或″P″位置,会使对应的车灯亮,当拨到″OFF″位置,车灯熄灭。当摩托车熄火,K1断开时,J1失电,J1-2断开,照明电路失电。同样,摩托车再启动,车灯均不亮。控制电路实际是一个自吸电路。在车启动后,摩托车需打开大灯或雾灯时,可先拨动开关钮到或擦过信号开关位置,使照明电路带电,后再拨至大灯或位置灯(或雾灯)的位置,使对应的灯亮。而在车熄火后,不需要再将开关钮拨到″OFF″位置。上述控制电路中的照明开关有三个开关位,对于有两个开关位的照明开关,即只控制大灯、尾灯和仪表灯的开和关,没有K2-P开关和L2灯,其工作情况也一样。在各种各样的摩托车中,每一种车型的照明电路一般都不同,照明开关控制灯的种类和个数也不一样,但每一种开关内部都有一个相应的开关组合,来实现对摩托车车灯的控制,而图2,中电路控制原理适用于各种各样的摩托车,事实上仅对不同摩托车的照明开关进行改造,在照明开关上加一组信号开关,并加装包括有图2的控制电路的装置即可满足不同的摩托车实现车灯自灭控制功能。下面,举一例,具体说明对摩托车实现摩托车车灯的自灭控制功能。一种光阳125踏板车的照明开关较常见,有三个开关位,即开关钮只在″ON″、″P″和″OFF″三个位置切换,开关内部有6个金属接触点(或片)和一个拨动开关钮,结构比较复杂,其通断可见图3。图3(a)中,开关钮拨在“ON”位置,此时12、45分别导通,即大灯和对应的尾灯、仪表灯亮;图3(b)中,开关钮拨在“P”位置,此时13、45分别导通,即位置灯或雾灯和对应的尾灯仪表灯亮;图3(c)中,开关钮在“OFF”位置此时46导通,灯都不亮。可以将上边开关改造如图4。在图4(a)中,开关钮处于″ON″的位置,其它依此处于″P″或″OFF″位置,在″OFF″位置,信号开关K2-1的7、8接点导通。在图4中,信号开关位置″1″设在″OFF″位置,因开关体积小,内部空间有限,这样设置有利于开关内部各个金属接触点的布置,但存在一些不利的地方,一些人习惯在车熄灭后,将车灯开关钮拨到″OFF″处,这样可将车发动后,J1因K2-1通而得电工作,这样有可能使继电器长时间负荷,影响其使用寿命。另外也可将信号开关设在″ON″和″P″或″P″和″OFF″之间,若在″P″和″OFF″之间,如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摩托车车灯自灭控制装置,是由壳体及控制电路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有引线孔(5),其内有引线(2)、(3)、(4),控制电路是,电磁铁继电器J1的一组转换触点J1-1两端经引线(3)与信号开关K2-1两端并联后,一端接在电磁继电器J1的线圈的一端,另一端接地,电磁继电器J1的线圈的另一端接稳压集成块WV的输出端上,稳压集成块WV的输入端经引线(2)接电门锁开关K1,再经K1接直流电源D1,输入及输出端分别经电容C1、C2接地,接地端接公共地线,电磁继电器J1的另一组转换触点J1-2两端经引线(4)串接在照明电源D2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辉原
申请(专利权)人:周辉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