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控熔锡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12933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2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电控熔锡炉,包括有炉体(1)、炉体电源座(2)、电控箱(3)、电控箱支架(4)、保温层(5)及熔锡槽(10),其特征在于:在保温层(5)与熔锡槽(10)之间经隔板(9)设置加热层(6),加热层(6)内设置电热管(7)及铅熔液(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因铅熔液能有效的提高熔锡槽的热容量,从而达到在加工大部件时因部件导热过快而产生的锡熔液凝固现象,减少了锡的用量,达到了热镀锡工艺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镀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镀用新型电控熔锡炉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器安装过程中,为了加强电器部件接触性能,提高其可靠的通电质量,有效地防止接触面氧化造成电器事故。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对电器部件进行热镀锡工艺制做。但在实际的操作中,现在的熔锡设备在浸锡大的电器元件时易使锡熔液发生凝固现象,无法快速地进行浸锡工作,并且占用锡量大,达不到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弊端,提供一种加热效果好,锡占用量少的新型电控熔锡炉。新型电控熔锡炉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控熔锡炉,包括有炉体、炉体电源座、电控箱、电控箱支架、保温层及熔锡槽,其特征在于:在保温层与熔锡槽之间经隔板设置加热层,加热层内设置电热管及铅熔液。本技术因铅熔液能有效的提高熔锡槽的热容量,从而达到在加工大部件时因部件导热过快而产生的锡熔液凝固现象,减少了锡的用量,达到了热镀锡工艺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炉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体,2、炉体电源座,3、电控箱,4、电控箱支架5、保温层,6、加热层,7、电热管,8、铅熔液,9、隔板,10、熔锡槽。【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一种新型电控熔锡炉,包括有炉体1、炉体电源座2、电控箱3、电控箱支架4、保温层5及熔锡槽10,其特征在于:在保温层5与熔锡槽10之间经隔板9设置加热层6,加热层6内设置电热管7及铅熔液8。在保温层5中加装一定厚度的保温材料,来防止炉内温度对外的散失,减少电加热功率的损耗,隔板9是用来封闭加热层与外部的密封板防止温度的散失,起到节能的效果。在保温层5内侧是由电热管7和铅熔液8组成的加热层6。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当炉体电源座2通电时,加热管7首先加热铅熔液8,因铅熔液8的熔点比锡低,热传导性能好。铅熔液8将热传导至熔锡槽10,将熔锡槽10内的锡熔化。因铅熔液8能有效的提高熔锡槽10的热容量,从而达到在加工大部件时因部件导热过快而产生的锡熔液凝固现象,达到热镀锡工艺的要求。当熔锡槽10达到设定温度时,由电控箱3控制断开和接通电源避免烧坏电热管7。【主权项】1.一种新型电控熔锡炉,包括有炉体(I)、炉体电源座(2)、电控箱(3)、电控箱支架(4)、保温层(5)及熔锡槽(10),其特征在于:在保温层(5)与熔锡槽(10)之间经隔板(9)设置加热层(6),加热层(6)内设置电热管(7)及铅熔液(8)。【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电控熔锡炉,包括有炉体(1)、炉体电源座(2)、电控箱(3)、电控箱支架(4)、保温层(5)及熔锡槽(10),其特征在于:在保温层(5)与熔锡槽(10)之间经隔板(9)设置加热层(6),加热层(6)内设置电热管(7)及铅熔液(8)。本技术因铅熔液能有效的提高熔锡槽的热容量,从而达到在加工大部件时因部件导热过快而产生的锡熔液凝固现象,减少了锡的用量,达到了热镀锡工艺的要求。【IPC分类】F27D11-00, F27B17-00【公开号】CN204514029【申请号】CN201520085301【专利技术人】韩祥庆, 张伟, 马万青, 常秋云, 刘凯 【申请人】夏津伏安电气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申请日】2015年2月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电控熔锡炉,包括有炉体(1)、炉体电源座(2)、电控箱(3)、电控箱支架(4)、保温层(5)及熔锡槽(10),其特征在于:在保温层(5)与熔锡槽(10)之间经隔板(9)设置加热层(6),加热层(6)内设置电热管(7)及铅熔液(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祥庆张伟马万青常秋云刘凯
申请(专利权)人:夏津伏安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