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的空气过滤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0063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摩托车的空气过滤器固定装置,过滤器设置在摩托车座位部下方,引擎动力单元区上方,且位于置物箱后方,并固定在车架上;由于该空气过滤器的吸气口位于较高处,且位于置物箱后方的隐密处,而远离后车轮,可使吸气口吸入干净的空气,进而增加空气过滤器的使用寿命,此外,因吸气口被车体盖所包覆,所以,可降低吸气时所产生的噪音,且摩托车整体造型不受限制。(*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的空气过滤器固定装置,尤指一种置于置物箱后方的空气过滤器,并固定在车架上,使空气过滤器的吸气口位于车体上方较高处,且位于置物箱后方的隐密处,而远离了后车轮,使吸气口吸入干净的空气,进而增加空气滤清器的使用寿命,此外,因该吸气口被车体盖所包覆,故,可降低吸气时所产生的噪音,同时,因空气过滤器位于置物箱后方,即引擎动力单元区的上方,使摩托车整体造型不受限制。习用摩托车,请参照图5所示,其包括有一动力单元区,空气过滤器8即设于靠近引擎动力单元区9的位置,随引擎动力单元9做摇运动,由于,空气过滤器8的吸气口81位于靠近后车轮处,且未被车体盖所包覆,容易吸入空气中大量的灰尘及水气,如此,不但影响引擎9的性能,更降低空气过滤器8的使用寿命,同时,空气过滤器8外露于车体后方,更使整车造型受到限制。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置于置物箱后方的空气过滤器固定装置,主要是将空气过滤器设置在摩托车座位下方,引擎动力单元区上方,且位于摩托车置物箱后方,并固定在车架上;由于,该空气过滤器的吸气口位于较高处,且位于置物箱后方的隐密处,可使吸气口吸入干净的空气,进而增加空气滤清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噪音低的空气过滤器固定装置,其中,因该空气过滤器的吸气口可被车体盖所包覆,可降低吸气时所产生的噪音。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影响车体造型的空气过滤器固定装置,其中,因空气过滤器位于置物箱后方,引擎动力单元区的上方,使摩托车整体造型不受限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措施本技术的摩托车的空气过滤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空气过滤器藉至少一固定元件固设在车座位部下方,置物箱后方,引擎动力单元区上方的摩托车车架上;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吸气口位于较高处,位于置物箱后方的隐密处,而远离后车轮,该吸气口被车体盖所包覆。所述的摩托车的空气过滤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器固设在车体车架的两侧的侧车架及横设于侧车架横管上,空气过滤器与摩托车侧车架之间设有第一固定元件,空气过滤器在与横管相对应之间处设有第二固定元件,以藉由第一固定元件及第二固定元件使空气过滤器固定于摩托车置物箱后方。所述的摩托车的空气过滤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元件是空气过滤器在对应于摩托车两侧的侧车架位置处各向外延伸设有凸片,于凸片上具有开孔,而侧车架对应于凸片的位置处则设有可嵌扣在开孔中的支撑肋。所述的摩托车的空气过滤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元件是在对应于所述横管两侧位置处各延伸设有一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设有锁固孔,以藉由锁固元件穿过锁固孔,而锁固在所述横管上。所述的摩托车的空气过滤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元件为螺栓。兹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详细说明如下附图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空气过滤器组装于车内的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空气过滤器的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空气过滤器组装于摩托车内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4-4剖视图。图5是习用的摩托车过滤器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摩托车为速克达型摩托车,速克达型摩托车具有一前轮部10、一引擎动力单元区20及位于引擎动力单元区20上方的一座位部30与一置物箱14,而摩托车的车体车架1具有一顶管11(headpipe),从顶管11底端向斜后方并略呈水平弯曲延伸设有下管12(downtube),于下管12的另一端向斜后上方延伸设有侧车架13(side frame),侧车架13恰位于摩托车座位部30下方、引擎动力单元区20上方的位置,并在摩托车置物箱14后方处设有一横管15。请参照图1、2、3所示,其中,该摩托车设有一空气过滤器2,本技术中,其置设在摩托车座位部30下方,引擎动力单元区20上方,且位于摩托车置物箱14后方,并固定在车架1上,二侧并被摩托车车体盖40所包覆,空气过滤器2藉由一盖体21与一壳体22将过滤元件(图中未示)锁固于内,而在空气过滤器2上端具有一吸气口23,吸气口23并位于横管15上方,而其下端则设有一出气口24,于出气口24中接设有可挠性的橡胶管25,橡胶管25的另一端则连接至化油器,化油器再藉由进气管与引擎相连接。请参照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空气过滤器2设置在两侧车架13之间,且邻近于横管15,在与摩托车侧车架13之间设有第一固定元件3,第一固定元件3在对应于摩托车两侧的侧车架13位置处各向外延伸设有凸片31,于凸片31上具有开孔311,而侧车架13对应于凸片31处则设有可嵌扣在开孔311中的支撑肋32,其为呈L形的板片,空气过滤器2在与横管15相对应之间则设有第二固定元件5,第二固定元件5在对应于横管15的两侧位置则各延伸设有一固定片51,固定片51上设有锁固孔511,以藉由锁固元件锁固在横管15上,锁固元件可为螺栓。本技术中,当将空气过滤器2组装于摩托车中时,车体两侧的侧车架13上的支撑肋32嵌扣在空气过滤器2两侧所设的凸片31的开孔311中,藉由锁固元件穿过空气过滤器2上的固定片51中的锁固孔511,而锁固在横管15上,使空气过滤器2固设于摩托车置物箱14后方,且其吸气口23位于横管15上方,而空气过滤器2的出气口24中的橡胶管25则连接至化油器,空气经由吸气口23进入至空气过滤器2内,经由过滤元件的过滤,将过滤后的干净空气由出气口24流至化油器内,以供给引擎所需的油气。本技术中,由于,空气过滤器2的吸气口23位于车体横管15上方较高处,且位于置物箱14后方的隐密处,可使吸气口23吸入干净的空气,此外,因吸气口23会被车体盖所包覆,而可降低吸气时所产生的噪音,同时,因空气过滤器2位于置物箱14后方,引擎动力单元区20的上方,使摩托车整体造型不受限制。本技术具有如下效果本技术由于将空气过滤器固定于摩托车座下方,引擎动力单元区上方,摩托车置物箱后方,使过滤器的吸气口位于较高处及隐密处,便于吸入清洁的空气,且可降低噪声,并可延长过滤器的使用寿命。本案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一可行实施例而已,对熟悉该项技艺的人士,可对其细部形状进行各种等效变化,但其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的空气过滤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空气过滤器藉至少一固定元件固设在车座位部下方,置物箱后方,引擎动力单元区上方的摩托车车架上;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吸气口位于较高处,位于置物箱后方的隐密处,而远离后车轮,该吸气口被车体盖所包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空气过滤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器固设在车体车架的两侧的侧车架及横设于侧车架横管上,空气过滤器与摩托车侧车架之间设有第一固定元件,空气过滤器在与横管相对应之间处设有第二固定元件,以藉由第一固定元件及第二固定元件使空气过滤器固定于摩托车置物箱后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的空气过滤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元件是空气过滤器在对应于摩托车两侧的侧车架位置处各向外延伸设有凸片,于凸片上具有开孔,而侧车架对应于凸片的位置处则设有可嵌扣在开孔中的支撑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的空气过滤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元件是在对应于所述横管两侧位置处各延伸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的空气过滤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空气过滤器藉至少一固定元件固设在车座位部下方,置物箱后方,引擎动力单元区上方的摩托车车架上;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吸气口位于较高处,位于置物箱后方的隐密处,而远离后车轮,该吸气口被车体盖所包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进忠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