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的后视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99781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0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的后视镜装置,其不会旋转松动、不易损坏、功能稳定、易调整、维修方便,并有效解决碰撞防损坏、坏后复原的问题;其包括镜体、镜杆、车把,三者之间顺序连接,所述镜体、镜杆之间活动铰接,所述车把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圈座,所述镜杆穿过所述限位圈座固定于所述车把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身附件
,具体为一种电动车的后视镜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电动车辆凭以省力快捷实惠的优势得到了用户认同,其中后视镜是损坏率最高、最严重、损坏最早的部件,从而严重影响了用户使用,而经实际的严格调研,路边停放的电动自行车,其左右后视镜如果按照“都齐全、都无破损、都不松动、高度位置、俯仰角度、前后位置、前后角度、横向位置、横向角度都正确”的标准严格检测,完好的概率仅为3%,而造成完好率低的原因在于:1、后视镜的镜杆在车把上为单个的螺钉螺纹式安装,在气温变化造成的热胀冷缩情况下螺纹连接较易松动,长长的后视镜在车辆颠簸以及倾倒和被刮碰时扭矩较大,很容易扭松后视镜;2、后视镜的镜杆在车把上为固定螺纹安装,但车辆停靠不稳或在事故中倒地时,后视镜的外沿与地面接触造成镜片损坏;3、车辆向前行进时,尤其是推行或经过狭窄通道时,后视镜与两侧的障碍物刮擦碰撞就很容易损坏镜体或镜片;同时,电动自行车在包装出厂时,怕碰坏后视镜而不敢安装,只能单独再进行小包装,也大大增加了包装难度和复杂性。则针对上述缺陷,厂家设计生产有一种多关节镜杆折叠型后视镜,其后视镜镜杆与车把固定连接,镜杆的中段、镜体与镜杆的连接处设置了两个活关节,一旦后视镜顶部碰触到其他物体或地面,镜杆中部的活关节能够水平自由旋转,同时后视镜头部与镜杆的连接处可水平自由旋转,但在实际使用推广中,效果却欠佳,其原因是:1.生产这种后视镜的加工精度要求高,几个节臂连接环节多,生产效率低;2.生产这种后视镜时,几个活节的松紧度要合适,才能缓冲受到的撞击,而每个后视镜的关节松紧程度一致性很差,所以每一个后视镜需单独调试,关节上的螺钉紧固的力矩都需单独调整到合适,且检测其效果不易;3.在往车上安装这种后视镜时,对其最下端的支座需用很大扭矩牢牢紧固死,但用户长期使用仍难免松动,一旦松动很是影响后视效果;4.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酷暑和严寒会使金属等材料热胀冷缩,所以各关节的松紧力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并不一致,如夏天调试得松紧正好,冬天则必定冷缩而配合过紧,起不到缓冲防撞碎的效果;反之冬天调正好,则夏天就较松动;5.各关节上设置了有机薄膜垫,但是这种垫长期使用也会老化,硬化或破碎后就丧失了关节应有的摩擦力,造成关节松脱;6.为了保证各关节良好的质量效果,各节臂采用高成本的铝合金等材质制成,成本较高;7.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了故障,维修、调整、更换都较困难;8.由于其自由关节较多,所以左右两侧的后视镜完全调整对称一致就较难;9.其最大的缺陷在于,后视镜在碰撞刮蹭发生后,不会自动回到其原来的标准位置,需要精细调整多次才行,过程非常麻烦;车辆行驶时,如果不调整会影响行车安全,花时间和注意力去调整,也更会影响行车安全,所以是一种“不安全”的后视镜,它仅仅解决了“碰撞防损坏”这一半问题,而“坏后复原”的问题没有解决,反而使其恢复到正确的原位变得更加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后视镜经常松动、歪斜、损坏等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的后视镜装置,其不会旋转松动、不易损坏、功能稳定、易调整、维修方便,并有效解决碰撞防损坏、坏后复原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镜体、镜杆、车把,三者之间顺序连接,所述镜体、镜杆之间活动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圈座,所述镜杆穿过所述限位圈座固定于所述车把上。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圈座包括一体连接的圈架、圈体,所述镜杆穿过所述圈体后与所述圈架一并固定于所述车把上,在所述圈体内沿平行于所述车把的方向设置有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圈体的内圈面上,所述压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镜杆上,所述压紧弹簧顶紧所述镜杆使驾驶者通过所述镜杆上的所述镜体处于最佳的观察角度;所述镜杆、车把之间连接有万向连接头,所述万向连接头与所述圈架尾端连接成一体,所述万向连接头与所述圈架的一体结构通过螺钉旋紧于所述车把上;所述螺钉至少有两个,第一个所述螺钉内嵌于所述圈架的底端,并通过第一个所述螺钉将所述万向连接头、圈架构成的一体结构旋紧于所述车把上,其他所述螺钉穿过所述万向连接头、圈架构成的一体结构旋进于所述车把内;远离所述车把的所述圈体内圈前端设置有凹槽;靠近所述车把内侧的所述圈体的端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宽度与所述镜杆的直径宽度相对应;所述圈体的内圈面设有胶皮垫圈;所述圈体的形状为圆形或者椭圆形。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其有益效果是:镜杆通过限位圈座固定于车把上,有效避免了镜体在碰撞刮蹭后易损坏的问题,以及限位圈座的圈体内设置有压紧弹簧,在发生碰撞后,依靠压紧弹簧的弹力作用,镜杆仍会自动回到原来的位置,无需精细调整,同时在圈体内圈前端设置有凹槽,驾驶者可手动摆动镜杆至凹槽内使其卡住不动,主动避免了刮蹭,限位圈座的圈架以及与万向连接头构成的一体结构通过至少两个螺钉旋紧于车把上,则能够防止旋转松动,即使是驾驶者长期使用而松动,也不会影响使用,镜体不易发生旋转,并在使用过程中,维修、调整、更换都比较容易,具有较好的推广使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右侧后视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右侧后视镜装置带开口的放大实施例图;图3是本技术的右侧后视镜装置带凹槽的放大实施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镜体1、镜杆2、车把3,三者之间顺序连接,镜体1、镜杆2之间活动铰接,不同的驾驶者根据自身情况随意调整镜体I以达到最佳视野,车把3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圈座4,镜杆2穿过限位圈座4固定于车把3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车的后视镜装置,其包括镜体、镜杆、车把,三者之间顺序连接,所述镜体、镜杆之间活动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圈座,所述镜杆穿过所述限位圈座固定于所述车把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燕萍曹广平卢秀芸华铮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