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态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94085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9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生态肥,属于农用肥料技术领域,所述微生态肥的重量份数组成为:解磷巨大芽孢杆菌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培养物,黑曲霉培养物,植物乳杆菌剂,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i-2013-02保藏号为CGMCC No.7926,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培养物制备:从斜面转接培养枯草芽孢杆菌,逐级扩培后的种子液转接入发酵罐中,发酵完毕发酵液经过板框过滤、干燥后获得含有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和酶制剂的培养物,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生态肥,属于农用肥料

技术介绍
微生物肥料的功效发挥主要是通过对传统化肥、有机肥的增效作用,对土壤的改良活化作用,以及微生物的生理作用等方式来实现的。微生物肥是一种以微生物生命活动及其产物导致农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微生物活体制品,它在培肥地力、提高化肥利用率、抑制农作物对重金属及农药等有害物质的吸收、净化和修复土壤、促进农作物秸杆和城市垃圾的腐熟利用、提高农产品品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微生物肥料中有益微生物的种类、生命活动是否旺盛是其有效性的基础,而不像其它肥料是以氮、磷、钾等主要元素的形式和多少为基础。正因为微生物肥料是活制剂,所以其肥效与活菌数量、强度及周围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包括温度、水分、酸碱度、营养条件及原生活在土壤中土著微生物排斥作用都有一定影响。黑曲霉,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粮食、植物性产品和土壤中,其产物对人体安全无害,是重要的发酵工业菌种。比如申请号为“201110385820.3”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黑曲霉进行固态发酵制备可溶性玉米肽,采用固态发酵在培养过程中无需震荡培养,培养条件相较于液态发酵简单,可以大大提高产物的反应效率、降低成本。由于我国长期在微生物肥料方面研究缺乏投入,使得我国的微生物肥料产业依然存在整体水平不高、技术创新不足、产品质量与应用效果表现欠稳定的问题。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共识的今天,这些问题成了微生物肥行业函待打通的“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微生态肥:微生态肥的重量份数组成为:解磷巨大芽孢杆菌菌剂1-5份,枯草芽孢杆菌培养物16-25份,黑曲霉培养物10-18份,植物乳杆菌剂5-12份。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培养物制备:从斜面转接培养枯草芽孢杆菌,逐级扩培后的种子液转接入发酵罐中,发酵完毕发酵液经过板框过滤、干燥后获得含有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和酶制剂的培养物。植物乳杆菌剂的制备方法:从斜面转接培养植物乳杆菌,逐级扩培后的种子液转接入发酵罐中,发酵完毕发酵液经低温负压真空浓缩到原体积的45%,得到菌浓缩液。添加载体:向浓缩液中添加混合好的载体,混合均匀;浓缩液与载体的重量比为0.5: 1,载体组成为:CaC0320-23份,糊精10-12份。流化床干燥,干燥温度50°C黑曲霉培养物制备:菌种培养,固体发酵培养:孢子液接种到固态发酵培养料中,26-33°C培养至菌丝长满培养料,低温流化床干燥,粉碎干燥物;采用常见固态发酵法制备获得。本产品使用方法简单,每亩地使用量0.3-1公斤,成本仅为80-100元/亩,拌种或生长期灌水前地表喷洒。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肥料营养丰富,有机质含量高。能够满足有机食品的生产需要。本专利技术的肥料由复合微生物发酵而成,能够改善土壤的微生态环境,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有益条件。本专利技术的肥料能够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本专利技术的肥料能够改良土壤。肥料中有益微生物能产生糖类物质,占土壤有机质的0.1%,与植物粘液,矿物胚体和有机胶体结合在一起,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的物理性能和减少土壤颗粒的损失,在一定的条件下,还能参与腐殖质形成。所以施用微生物肥料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具体实施方式】:除非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另夕卜,实施方案应理解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和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对这些实施方案中的反应条件、分离提取条件进行的各种改变或改动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解磷巨大芽抱杆菌是芽抱杆菌属(Bacillus)中的一个种。运动,形成荚膜,好氧。从葡萄糖产酸,也常从阿拉伯糖和甘露醇产酸。水解淀粉,不产生卵磷脂酶,VP阴性。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磷成为植物可利用的速效磷。解磷巨大芽孢杆菌剂由沧州旺发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地址:中国河北沧州市运河区解放西路颐和国际商务中心A座I区807-812。河北保定瑞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胶质芽孢杆菌菌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L1-2013-02。该菌株已于2013年7月1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I号院3号),保藏号为CGMCC N0.7926。所述菌株特点如下:所述菌株在固体平板上菌落颜色为乳白色,表面干燥不透明,边缘整齐,为具有运动性的好氧菌。镜检为长杆状,革兰氏染色呈阳性。该菌可利用柠檬酸盐,硝酸还原、V-P实验成阳性。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1-2013-02由一株保藏于天津工业大学实验室的产耐高温α -淀粉酶的枯草芽孢杆菌L1-2013经紫外线-氯化锂-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筛选获得,具体筛选步骤如下:(I)菌悬液的制备将在平板划线分离后长出的L1-2013单菌落接入种子培养基中,100r/min,40°C培养12h后,取ImL培养液离心后用生理盐水洗漆两次,并重悬与9mL生理盐水中。(2)紫外线-氯化锂-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将菌悬液置于无菌平板中,在距离为30cm,功率15w的紫外灯下搅拌照射100s。将经过照射的菌液经梯度稀释后涂布于氯化锂平板,并以未经紫外照射的菌液稀释涂平板做对照。将上述涂布均匀的平板,用黑色的布或报纸包好,置40°C培养48h,在长出菌落的平板上筛选出水解圈与菌落直径比值最大者挑至斜面保存,纯化后配制成菌悬液,经梯度稀释后与硫酸二乙酯原液充分混合,并于40°C震荡处理40min,将处理过的菌液经梯度稀释后涂布于氯化锂平板。(3)高产菌种的初筛将上述涂布均匀的平板,置40°C培养48h,在长出菌落的平板上初筛出水解圈与菌落直径比值较大者挑至斜面保存,纯化后获得三株菌L1-2013-01,L1-2013-02,L1-2013-03。(4)摇瓶发酵复筛将获得的三株菌L1-2013-01,L1-2013-02,L1-2013-03在含有30mL发酵培养基的250mL摇瓶中进行摇瓶发酵,种子接种量10% (V / V), 40 °C UOOr / min培养72h,离心取发酵上清液制得粗酶液。(5)酶活测定酶活单位的定义:ImL粗酶液,于105°C、pH4.2条件下,Imin液化Img可溶性淀粉,即为I个酶活力单位,以U / mL表示。经测定,菌株L1-2013-02,为稳定的最高产菌株,且酶活达到30000U / mL,比原始菌株酶活提高1.6倍。所述氯化锂平板:淀粉I %,蛋白胨 I %,(NH) 2S040.4 %,K2HPO40.8%, CaCl20.2%,氯化锂0.9%,琼脂2%。所述的种子培养基:酵母粉0.5%,蛋白胨I %,可溶性淀粉I %,NaCl I %。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玉米粉5%?15%,豆饼粉4%?10%,硫酸铵0.4%,磷酸氢二钾0.8%,氯化钙0.2%。所述的摇瓶培养条件:该菌在含有30mL发酵培养基的250mL摇瓶中,接种量10%(V / V),10r / min、40°C 发酵培养 72h。由菌株L1-2013-02发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生态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态肥的重量份数组成为:解磷巨大芽孢杆菌菌剂1‑5份,枯草芽孢杆菌培养物16‑25份,黑曲霉培养物10‑18份,植物乳杆菌剂5‑12份。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保藏编号CGMCC No.7926,所述黑曲霉保藏号CGMCC No.792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政张健飞巩继贤汪丽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