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碳纤维材料预制体成型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软硬混编复合材料预制体压实装置及压实方法。
技术介绍
1、软硬混编复合材料由于具有低密度、高强度和低烧蚀率等优异特性,目前已被广泛作为固体火箭发动机喉衬的首选材料。
2、软硬混编预制体作为其复合材料纤维增强结构骨架,采用纤维拉挤成型的碳棒与碳纤维束混编的成型方式,碳棒垂直于水平面呈正三角形等距密排排列,纤维在碳棒间三向叠层铺放,具有良好的各向同性,抗烧蚀性能和可设计性。
3、在预制体构件成形过程中,厚度方向的致密化程度决定了其内部结构,采用手动压实易对纤维丝束造成损伤,并且预制体每次完成压实致密工序后预制体层间间距不一致,无法精确控制纤维体积含量,成型的多个预制体层间密度偏差大且成型质量参差不齐。
4、因此,亟须专利技术一种软硬混编复合材料预制体压实装置及压实方法,主要用于实现预制体层间密度在线动态调控压实、提高预制体成型效率与质量、保证批量化产品一致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硬混编复合材料预制体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检测装置、预制体压实工装和预制体加载机构,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与预制体压实工装相连,所述预制体压实工装安装于预制体加载机构上,所述预制体压实工装包括上压孔板、预制体骨架和下压孔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混编复合材料预制体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安装于机架顶部两侧对称位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支座、传感器支撑板、压力传感器和接触块,所述传感器支撑板上表面与传感器支座连接,该传感器支撑板上开设有适用于压力传感器尺寸的凹槽,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上表面与传感器支座连接,该压力传感器下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硬混编复合材料预制体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检测装置、预制体压实工装和预制体加载机构,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与预制体压实工装相连,所述预制体压实工装安装于预制体加载机构上,所述预制体压实工装包括上压孔板、预制体骨架和下压孔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混编复合材料预制体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安装于机架顶部两侧对称位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支座、传感器支撑板、压力传感器和接触块,所述传感器支撑板上表面与传感器支座连接,该传感器支撑板上开设有适用于压力传感器尺寸的凹槽,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上表面与传感器支座连接,该压力传感器下表面与接触块上表面连接,所述传感器支撑板与机架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混编复合材料预制体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体骨架包括碳棒和碳纤维束,所述上压孔板和下压孔板设置有相同的等距微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混编复合材料预制体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孔板包括孔板固定圈、孔板和直线轴承,所述孔板固定圈与孔板连接,所述孔板圆周位置均匀分布有直线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混编复合材料预制体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体加载机构安装于机架底部,所述预制体加载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板、导向柱、第一支撑板、丝杠、第二升降板和第二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九志,嵇阿琳,陈云军,王富强,蒋蕾,程文,张玲,蒋秀明,梅宝龙,邢力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