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硬混编复合材料预制体压实装置及压实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0423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软硬混编复合材料预制体压实装置及压实方法,属于碳纤维材料预制体成型工艺技术领域,包括压力检测装置、预制体压实工装和预制体加载机构,将压力检测装置安装固定,并与上压孔板连接;当上压孔板受载达到预设压力阈值时,控制器基于动态压力信号指定预制体达到第二位置,之后控制器接收光电传感器产生的位移信号并控制下压孔板移动到第三位置,预制体往复循环编织与压实获得成型织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软硬混编立体织物层间压力动态调控,保证了织物层间密度一致,提高了预制体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碳纤维材料预制体成型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软硬混编复合材料预制体压实装置及压实方法


技术介绍

1、软硬混编复合材料由于具有低密度、高强度和低烧蚀率等优异特性,目前已被广泛作为固体火箭发动机喉衬的首选材料。

2、软硬混编预制体作为其复合材料纤维增强结构骨架,采用纤维拉挤成型的碳棒与碳纤维束混编的成型方式,碳棒垂直于水平面呈正三角形等距密排排列,纤维在碳棒间三向叠层铺放,具有良好的各向同性,抗烧蚀性能和可设计性。

3、在预制体构件成形过程中,厚度方向的致密化程度决定了其内部结构,采用手动压实易对纤维丝束造成损伤,并且预制体每次完成压实致密工序后预制体层间间距不一致,无法精确控制纤维体积含量,成型的多个预制体层间密度偏差大且成型质量参差不齐。

4、因此,亟须专利技术一种软硬混编复合材料预制体压实装置及压实方法,主要用于实现预制体层间密度在线动态调控压实、提高预制体成型效率与质量、保证批量化产品一致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软硬混编复合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硬混编复合材料预制体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检测装置、预制体压实工装和预制体加载机构,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与预制体压实工装相连,所述预制体压实工装安装于预制体加载机构上,所述预制体压实工装包括上压孔板、预制体骨架和下压孔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混编复合材料预制体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安装于机架顶部两侧对称位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支座、传感器支撑板、压力传感器和接触块,所述传感器支撑板上表面与传感器支座连接,该传感器支撑板上开设有适用于压力传感器尺寸的凹槽,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上表面与传感器支座连接,该压力传感器下表面与接触块上表面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硬混编复合材料预制体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检测装置、预制体压实工装和预制体加载机构,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与预制体压实工装相连,所述预制体压实工装安装于预制体加载机构上,所述预制体压实工装包括上压孔板、预制体骨架和下压孔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混编复合材料预制体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安装于机架顶部两侧对称位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支座、传感器支撑板、压力传感器和接触块,所述传感器支撑板上表面与传感器支座连接,该传感器支撑板上开设有适用于压力传感器尺寸的凹槽,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上表面与传感器支座连接,该压力传感器下表面与接触块上表面连接,所述传感器支撑板与机架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混编复合材料预制体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体骨架包括碳棒和碳纤维束,所述上压孔板和下压孔板设置有相同的等距微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混编复合材料预制体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孔板包括孔板固定圈、孔板和直线轴承,所述孔板固定圈与孔板连接,所述孔板圆周位置均匀分布有直线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混编复合材料预制体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体加载机构安装于机架底部,所述预制体加载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板、导向柱、第一支撑板、丝杠、第二升降板和第二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九志嵇阿琳陈云军王富强蒋蕾程文张玲蒋秀明梅宝龙邢力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