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8085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7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背光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源、扩散板和支撑结构,背板具有一底面及一开口面,扩散板具有一入光面,扩散板入光面与背板底面平行设置且形成混光空间,光源和支撑结构均设置在背板底面一侧且位于所述混光空间内,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弹性结构,第二柱体穿设在背板底面上,第二柱体一端通过固定件与背板底面另一侧固定,第二柱体另一端通过限位片与第一柱体一端连接,第一柱体另一端朝向扩散板入光面用于支撑扩散板,弹性结构设置在限位片与背板底面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背光亮度均匀,有效改善了直下式背光模组白斑或蓝斑现象,有利于显示装置背光模组的耐冲击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背光模组
,尤其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技术背景目前,平面显示器应用的液晶模组多采用TFT-1XD技术。TFT-1XD为非主动式发光显示,通常由白光直下式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提供均匀的系统亮度,再透过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获得丰富的色彩显示。现行的白光背光模组可分为侧入式及直下式两大类。如图1所示,传统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01、光源02、扩散板03和支撑结构04,所述扩散板03设置在背板01内且与背板01底面平行,所述扩散板03与背板01之间形成混光空间05,所述光源02和支撑结构04均设置在背板01底面上且位于所述混光空间05内;所述支撑结构04用于支撑扩散板03及设置在扩散板03上光学部材,同时保证混光空间05的高度。由于光源一般呈阵列分布,因此需要设计混光空间以保证光线的耦合,从而提供均匀的背光。如图2所示,传统的支撑结构04支撑点与扩散板03形成一间距H用以减小受力,但此设计同时减小于支撑结构04可保证的混光空间的高度;在静置状态下,由于传统的支撑结构04具有相同的间距H,支撑结构04 —端的支撑点与扩散板03入光面的距离都相同。如图3所示,在背光模组受振动或受撞击时,被支撑的扩散板03及光学部材压迫到的支撑结构04数量有限,受力支撑结构04数量过少,会导致这些支撑结构04的支撑点冲击力变大,从而容易造成显示屏白斑、蓝斑等画面异常现象,甚至造成显示屏破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背光亮度均匀、可避免产生白斑或蓝斑等画面异常现象,有利于提升背光模组耐冲击性能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其包括背板、光源、扩散板和支撑结构,所述背板具有一底面及一开口面,所述扩散板具有一入光面,所述扩散板入光面与背板底面平行设置且形成一混光空间,所述光源和支撑结构均设置在背板底面一侧且位于所述混光空间内,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弹性结构,所述第二柱体穿设在背板底面上,第二柱体一端通过固定件与背板底面另一侧固定,第二柱体另一端通过限位片与第一柱体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柱体另一端朝向扩散板入光面用于支撑扩散板,所述弹性结构设置在限位片与背板底面之间。作为优选,其还包括反射片,所述反射片设置在弹性结构与背板底面之间。作为优选,其还包括反射片,所述反射片设置在限位片与弹性结构之间,所述反射片对应弹性结构设有容纳弹性结构的凸起部。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柱体设置在第一柱体的垂直投影区内。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柱体为两个以上,均匀分布在第一柱体的垂直投影区外。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结构为弹簧或弹片。作为优选,所述弹性结构由金属材料成型。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均由透明塑料材料成型。作为优选,所述光源为复数个,形成阵列固定于背板底面。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扩散板入光面用于接收光源发出的光线,于扩散板出光面形成面光源;而背光模组的光学部材设置于扩散板出光面侧,用于混光及亮度提升;所述背板底面与扩散板入光面之间形成的混光空间,用于阵列式光源混光以得到均匀的面光源分布;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背板底面与扩散板入光面之间,用于保证混光空间间距的稳定。本专利技术在静置状态下,支撑结构减小了其接触点与扩散板的间隔,从而保证了混光空间高度,有利于背光亮度均匀性的实现;而本专利技术在受振动或受冲击状态时,由于在限位片与背板底面之间设有弹性结构,支撑结构与扩散板的接触点在受压迫时,支撑结构的接触点回缩,形成弹性接触,减小支撑结构接触点的受力,从而提升背光模组耐冲击性能。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背光亮度均匀,有效改善了直下式背光模组白斑或蓝斑现象,有利于显示装置背光模组的耐冲击性能。【附图说明】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图1为传统直下式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图2为传统直下式背光模组支撑结构静置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传统直下式背光模组支撑结构撞击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直下式背光模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直下式背光模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直下式背光模组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6之一所示,本技术包括背板1、光源2、扩散板3和支撑结构4,所述背板I具有一底面及一开口面,所述扩散板3具有一入光面,所述扩散板3入光面与背板I底面平行设置且形成一混光空间5,所述光源2和支撑结构4均设置在背板I底面一侧且位于所述混光空间5内,所述支撑结构4包括第一柱体41、第二柱体42和弹性结构43,所述第二柱体42穿设在背板I底面上,第二柱体42 —端通过固定件44与背板I底面另一侧固定,第二柱体42另一端通过限位片45与第一柱体41 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柱体41另一端朝向扩散板3入光面用于支撑扩散板3,所述弹性结构43设置在限位片45与背板I底面之间。所述第二柱体42设置在第一柱体41的垂直投影区内。所述弹性结构43为弹簧或弹片。所述弹性结构43由金属材料成型。所述第一柱体41和第二柱体42均由透明塑料材料成型。所述光源2为复数个,形成阵列固定于背板I底面。实施例1,:如图4所示,本技术还包括反射片6,所述反射片6设置在弹性结构43与背板I底面之间。实施例2,:如图5所示,本技术还包括反射片6,所述反射片6设置在限位片45与弹性结构43之间,所述反射片6对应弹性结构43设有容纳弹性结构43的凸起部61。实施例3,: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柱体42为两个以上,均匀分布在第一柱体41的垂直投影区外。本专利技术在受振动或受冲击状态时,由于在限位片与背板底面之间设有弹性结构,支撑结构与扩散板的接触点在受压迫时,支撑结构的接触点回缩,形成弹性接触,减小支撑结构接触点的受力,从而提升背光模组耐冲击性能;而本专利技术在静置状态下,支撑结构去除了其接触点与扩散板的间隔,即直接与扩散板入光面接触,从而保证了混光空间高度,有利于背光亮度均匀性的实现。以上描述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限定。【主权项】1.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源、扩散板和支撑结构,所述背板具有一底面及一开口面,所述扩散板具有一入光面,所述扩散板入光面与背板底面平行设置且形成一混光空间,所述光源和支撑结构均设置在背板底面一侧且位于所述混光空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弹性结构,所述第二柱体穿设在背板底面上,第二柱体一端通过固定件与背板底面另一侧固定,第二柱体另一端通过限位片与第一柱体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柱体另一端朝向扩散板入光面用于支撑扩散板,所述弹性结构设置在限位片与背板底面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反射片,所述反射片设置在弹性结构与背板底面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反射片,所述反射片设置在限位片与弹性结构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柱体设置在第一柱体的垂直投影区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柱体为两个以上,均匀分布在第一柱体的垂直投影区外。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下式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源、扩散板和支撑结构,所述背板具有一底面及一开口面,所述扩散板具有一入光面,所述扩散板入光面与背板底面平行设置且形成一混光空间,所述光源和支撑结构均设置在背板底面一侧且位于所述混光空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弹性结构,所述第二柱体穿设在背板底面上,第二柱体一端通过固定件与背板底面另一侧固定,第二柱体另一端通过限位片与第一柱体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柱体另一端朝向扩散板入光面用于支撑扩散板,所述弹性结构设置在限位片与背板底面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俊义林博瑛李丽梅许志高
申请(专利权)人: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