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式发光装置以及显示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1116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7 0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下式发光装置以及显示器,该直下式发光装置包括发光二极管单元、透镜以及光致发光层。透镜对应发光二极管单元设置,而光致发光层设置于透镜与发光二极管单元之间。透镜为中心内凹的透镜且具有一透镜中心,于水平方向上透镜中心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曲面,各曲面具有一峰值点,两曲面的两峰值点之间具有一曲面峰值宽度,而曲面峰值宽度大于或等于透镜于水平方向上的透镜宽度的八分之一。通过透镜的规格限制,可使直下式发光装置的发光强度分布达到所需要求,进而改善直下式发光装置的发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下式发光装置以及显示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中心内凹的透镜的直下式发光装置以及显示器。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由于具有耗电量低、元件寿命长、低驱动电压以及反应速度快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地被应用于交通号志、装饰灯具以及各式电子产品的光线来源等方面。使用发光二极管来制作的背光模块目前亦已可见使用于许多平面显示产品之中。由于一般平面显示器中所需的背光光源多为白光光源,但目前白光发光二极管仍有色纯度不佳或结构复杂与制作成本偏高等问题需要解决,因此亦有利用蓝光发光二极管产生的蓝光来激发光致发光材料的方式产生白光出光。然而,由于光致发光材料所产生的激发光的强度分布随着光致发光材料的材料特性而有所不同,若不经由其他方式调整各发光二极管所对应的激发光的强度分布,当利用多个发光二极管搭配光致发光材料来形成直下式背光模块时则容易发生整体出光亮度分布或/及色转换程度不均所导致的相关缺陷例如黄斑现象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直下式发光装置以及显示器,利用对应发光二极管单元与光致发光层设置中心内凹的透镜,并且限制此透镜的曲面峰值宽度与透镜宽度之间的比例关系,藉此调整此直下式发光装置的发光强度分布而达到所需要求,进而改善直下式发光装置的整体发光效果。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直下式发光装置。此直下式发光装置包括发光二极管单元、透镜以及光致发光层。透镜对应发光二极管单元设置,而光致发光层设置于透镜与发光二极管单元之间。透镜为一中心内凹的透镜且具有一透镜中心,于一水平方向上透镜中心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曲面,各曲面具有一峰值点,两曲面的两峰值点之间具有一曲面峰值宽度。曲面峰值宽度大于或等于透镜于水平方向上的透镜宽度的八分之一。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此显示器包括直下式发光装置以及显示面板。直下式发光装置包括发光二极管单元、透镜以及光致发光层。透镜对应发光二极管单元设置,而光致发光层设置于透镜与发光二极管单元之间。透镜为一中心内凹的透镜且具有一透镜中心,于一水平方向上透镜中心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曲面,各曲面具有一峰值点,两曲面的两峰值点之间具有一曲面峰值宽度。曲面峰值宽度大于或等于透镜于水平方向上的透镜宽度的八分之一。显示面板设置于直下式发光装置上,且直下式发光装置包括背光模块。本专利技术的直下式发光装置以及显示器中,中心内凹的透镜是与发光二极管单元以及光致发光层对应设置,且通过限制此透镜的曲面峰值宽度与透镜宽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对于透镜、光致发光层与发光二极管单元各自的规格以及彼此之间相对关系的要求,可使得直下式发光装置的发光强度分布达到所需的要求,进而改善直下式发光装置的整体发光效果。附图说明图1绘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图2绘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直下式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3绘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直下式发光装置的发光强度分布示意图。图4绘示本专利技术第一比较例的直下式发光装置的发光强度分布示意图。图5绘示本专利技术第二比较例的直下式发光装置的发光强度分布示意图。图6绘示本专利技术第三比较例的直下式发光装置的发光强度分布示意图。图7绘示本专利技术第四比较例的直下式发光装置的示意图。图8绘示本专利技术第四比较例的直下式发光装置的发光强度分布示意图。图9绘示本专利技术第五比较例的直下式发光装置的发光强度分布示意图。图10绘示本专利技术第六比较例的直下式发光装置的发光强度分布示意图。图11绘示本专利技术第七比较例的直下式发光装置的示意图。图12绘示本专利技术第七比较例的直下式发光装置的发光强度分布示意图。图13绘示本专利技术第八比较例的直下式发光装置的发光强度分布示意图。图14绘示本专利技术第九比较例的直下式发光装置的发光强度分布示意图。图15绘示本专利技术第十比较例的直下式发光装置的发光强度分布示意图。图16绘示本专利技术第十一比较例的直下式发光装置的发光强度分布示意图。图17绘示本专利技术第十二比较例的直下式发光装置的发光强度分布示意图。图18绘示本专利技术第十三比较例的直下式发光装置的发光强度分布示意图。图19绘示本专利技术第十四比较例的直下式发光装置的示意图。图20绘示本专利技术第十四比较例的直下式发光装置的发光强度分布示意图。图21绘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直下式发光装置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 基材11 反射层20 发光二极管单元20T 发光面30 光致发光层30T 上表面40 透镜40C 中心40P 峰值点40S 曲面50 光调控膜片70 光学膜60 扩散片90 显示面板101-102、201-203 直下式发光装置300 显示器D1 水平方向D2 垂直方向G 空气层H1 高度H2 厚度H3 距离R1 第一段R2 第二段SP 混光空间W1 峰值宽度W2 透镜宽度W3 发光面宽度W4 宽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熟习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一般技艺者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下文特列举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成内容及所欲实现的技术效果。请参考图1至图3。图1绘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图2绘示本实施例的直下式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而图3绘示本实施例的直下式发光装置的发光强度分布示意图。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显示器300,显示器300包括直下式发光装置101以及显示面板90。在显示器300中,直下式发光装置101可为背光模块,用以提供显示面板90光源而达到显示效果,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直下式发光装置101亦可视需要当作例如照明或其他适合的用途。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90可包括液晶显示面板、电湿润(electro-wetting)显示面板或其他适合的非自发光式显示面板,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外,显示器300可还包括其他需要的光学膜70或/及扩散片60,光学膜70与扩散片60设置于直下式发光装置101与显示面板90之间,用以更进一步调整进入显示面板90的光线状况。在本实施例中,直下式发光装置101可包括发光二极管单元20、光致发光层30以及透镜40。透镜40对应发光二极管单元20设置,而光致发光层30设置于透镜40与发光二极管单元2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单元20、光致发光层30以及透镜40可设置于基材10上,而基材10上亦可设置反射层11,用以将光线反射至出光方向。此外,在本专利技术所附的各附图中为了方便说明而仅绘示出一组的发光二极管单元20、光致发光层30与透镜40,而各直下式发光装置的发光强度分布示意图亦仅代表一组的发光二极管单元20、光致发光层30与透镜40的搭配下所产生的发光强度分布。然而,本专利技术的直下式发光装置并不以一组的发光二极管单元20、光致发光层30与透镜40为限而可视设计需要包括多组的发光二极管单元20、光致发光层30与透镜40。在本实施例中,透镜40为中心内凹的透镜,且此中心内凹的透镜可为反射型透镜。透镜40例如为圆形透镜,当以剖面图关之,透镜40的透镜中心40C于水平方向D1上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曲面40S,各曲面40S具有峰值点40P,相对两曲面40S的相对两峰值点40P之间具有曲面峰值宽度W1;换言之,由透镜中心40C至外围侧边,透镜40具有曲面40S,在任一透镜直径W2延伸的方向上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下式发光装置,包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一透镜,对应该发光二极管单元设置,其中该透镜为一中心内凹的透镜且具有一透镜中心,于一水平方向上该透镜中心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曲面,各该曲面具有一峰值点,该两曲面的该两峰值点之间具有一曲面峰值宽度,其中该曲面峰值宽度大于或等于该透镜于该水平方向上的一透镜宽度的八分之一;以及一光致发光层,设置于该透镜与该发光二极管单元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09 TW 1051071201.一种直下式发光装置,包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一透镜,对应该发光二极管单元设置,其中该透镜为一中心内凹的透镜且具有一透镜中心,于一水平方向上该透镜中心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曲面,各该曲面具有一峰值点,该两曲面的该两峰值点之间具有一曲面峰值宽度,其中该曲面峰值宽度大于或等于该透镜于该水平方向上的一透镜宽度的八分之一;以及一光致发光层,设置于该透镜与该发光二极管单元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发光装置,其中该曲面的该峰值点的高度是小于该透镜宽度的八分之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发光装置,其中该曲面的该峰值点的高度大于或等于该发光二极管单元于该水平方向上的发光面宽度的1.2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发光装置,其中该光致发光层与该发光二极管之间具有一间隙,该发光二极管单元于该水平方向上的一发光面宽度大于该光致发光层与该发光二极管单元之间该间隙的距离。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发光装置,其中该曲面具有一第一段以及一第二段分别于该水平方向上位于该峰值点的两侧,该第一段的斜率绝对值的最大值大于该第二段的斜率绝对值的最大值,且该第一段是位于该透镜的该中心与该第二段之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下式发光装置,其中该第一段于一垂直方向上的投影是落于该光致发光层的范围内,且该第二段于该垂直方向上的投影是部分落于该光致发光层的范围内。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发光装置,其中该透镜的边缘厚度是小于该曲面的该峰值点与该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伦徐明君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