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式背光模组以及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7739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6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以及显示器,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LED灯条、前面板、灯条供电组件及背板,背板具有面对所述前面板的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背对的第二表面,灯条设于背板的第一表面上,灯条供电组件设于背板的第二表面上,背板将灯条供电组件和LED灯条及靠近所述LED灯条设置的反射片隔开,因而,即使灯条供电组件的连接线发生折叠,也不会抵触反射片而使反射片局部不平整,因而,灯条供电组件不影响所述显示器的画面显示,此外,在灯条供电组件需要维修时,无需将前面板、膜片、扩散板以及反射片依次拆卸下来,只需拆下显示器后盖即可进行维修,使得维修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器
,具体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以及显示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直下式的显示器的背光模组主要包括前面板、背板、设于所述前面板和所述背板之间的膜片、扩散板和反射片、以及设于所述背板上的灯条和灯条供电组件,其中,所述灯条供电组件包括恒流源及连接线,然而,因所述灯条与所述灯条供电组件均设于所述背板的面对所述前面板的表面上,而产生以下问题:1、存在显示器显示的画面不良的风险:所述灯条供电组件与所述反射片邻近设置,当所述灯条供电组件的连接线产生折叠,可能会抵触所述反射片而导致所述反射片局部不平整,一旦,所述反射片局部不平整就可能出现暗影,而造成电视画面不良;2、维修不方便:当所述灯条供电组件出现问题时,需要依次将前面板、膜片、扩散板以及反射片拆卸后,方可对所述灯条供电组件进行维修更换,从而使得维修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以及显示器,旨在解决当前的直下式显示器的灯条供电组件有影响显示器的画面显示的风险以及维修不便的问题。为达上述之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直下式背光模组,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LED灯条、前面板、灯条供电组件及背板,所述背板具有面对所述前面板的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背对的第二表面,所述LED灯条设于所述背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灯条供电组件设于所述背板的第二表面上,且与所述LED灯条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还包括电性连接所述LED灯条与所述灯条供电组件的连接件,所述背板设有供所述连接件穿过的让位孔。优选地,所述LED灯条包括呈长条状的电路板、以及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多个LED灯珠,所述连接件为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的连接器。优选地,所述连接器设于所述电路板的靠近所述背板的边缘的一端,相应地,所述让位孔靠近所述背板的边缘设置。优选地,靠近所述背板的同一侧边缘的让位孔位于同一排上。优选地,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电路板呈直角设置。优选地,所述灯条供电组件包括恒流源、与所述连接件对接的对接连接器、以及连接所述恒流源和所述对接连接器的排线。优选地,所述排线呈柔性且扁平状设置。本技术还提供了显示器,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本技术提供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以及显示器,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LED灯条、前面板、灯条供电组件及背板,所述背板具有面对所述前面板的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背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灯条设于所述背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灯条供电组件设于所述背板的第二表面上,且与所述LED灯条电性连接,所述背板将所述灯条供电组件和所述LED灯条及靠近所述LED灯条设置的反射片隔开,因而,即使所述灯条供电组件的连接线发生折叠,也不会抵触所述反射片而使所述反射片局部不平整,因而,所述灯条供电组件不影响所述显示器的画面显示,此外,在所述灯条供电组件需要维修时,无需将前面板、膜片、扩散板以及反射片依次拆卸下来,只需拆下显示器后盖即可进行维修,使得维修更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实施例的爆炸图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灯条与背板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灯条与连接器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图1所不的背板的第一表面不意图;图5图1所示的背板的第二表面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包括直下式背光模组,图1至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100包括LED灯条1、前面板(未图示)、灯条供电组件2、背板3、以及设于所述前面板和所述背板3之间的膜片(未图示)、扩散板(未图示)和反射片(未图示)。所述背板3具有面对所述前面板的第一表面31 (参见图4)、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31背对的第二表面32 (参见图5),所述灯条I设于所述背板3的第一表面31上,所述灯条供电组件2设于所述背板3的第二表面32上,且与所述LED灯条I电性连接,所述背板3将所述灯条供电组件2和所述LED灯条I及靠近所述LED灯条I设置的所述反射片隔开,因而,即使所述灯条供电组件2的连接线21发生折叠,也不会抵触所述反射片而使所述反射片局部不平整,因而,所述灯条供电组件2不影响所述显示器的画面显示。此外,在灯条供电组件2需要进行维修时,无需依次拆开前面板、膜片(未图示)、扩散板(未图示)以及反射片,只需将显示器的后盖(未图示)拆下即可对所述灯条供电组件2进行维修,从而使得维修更方便。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100还包括电性连接所述LED灯条I与所述灯条供电组件2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为电子连接线、连接器等电性连接元件,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连接器4,后续均以所述连接件为连接器4为例做说明。所述背板3设有供所述连接器4穿过的让位孔33,安装时所述连接器4置于所述让位孔33内,而使得所述连接器4不会凸出于所述背板3设置,从而,所述连接器4不会干扰到邻近所述LED灯条I设置的反射片,也不会使反射片产生局部不平整,进而所述背光模组100不会产生画面不良的问题,此外,将所述连器4置于所述让位孔33内,节省了安装空间。于本实施例中,所述LED灯条I包括长条状的电路板11、以及设于所述电路板11上的多个LED灯珠12,所述连接器4焊接于所述电路板11的靠近所述背板3的边缘的一端(如图3所示),采用连接器4与所述LED灯条电性连接,简化了电路。进一步地,所述LED灯条I相应的固定安装于靠近所述背板3的边缘位置,如此,靠近所述LED灯条I设置的反射片能够得到更充分的使用。此外,所述连接器4与所述电路板11呈直角设置(如图3所示),在安装所述LED灯条I时,只需将所述连接器4对准所述让位孔33,即可使得所述连接器4穿过所述让位孔33与所述灯条供电组件2电性连接,使得安装更方便快捷。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4设于所述电路板11的靠近所述背板3的边缘的一端设置,相应地,所述让位孔33靠近所述背板3的边缘设置(如图4所示),且位于所述背板3的同一侧的所述让位孔位33,设于同一排上,如此,在布置所述灯条供电组件2的连接线21时更方便简洁,而且在加工所述让位孔33时也更方便。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灯条供电组件2包括恒流源21、与所述连接器4对接的对接连接器22、以及连接所述恒流源21和所述对接连接器22的排线23。具体地,所述对接连接器22设于所述让位孔33的位置,在安装时,所述连接器4只需穿过所述让位孔33与所述对接连接器22对接,即可使得所述灯条I与所述灯条供电组件2电性连接,方便简单且简化了电路。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排线23呈扁平状且具有一定的柔性,当所述连接器4与所述对接连接器22位置出现偏差无法对接时,可以通过调整所述排线23以使得所述对接连接器22的位置得到调整,进而使得所述对接连接器22能够与所述连接器4对接,并且,维修更换所述排线23也很方便快捷。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背板3采用五金材料制作,在用于固定安装所述LED灯条I的同时也起到散热的作用,降低了所述LED灯条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LED灯条、前面板、灯条供电组件及背板,所述背板具有面对所述前面板的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背对的第二表面,所述LED灯条设于所述背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灯条供电组件设于所述背板的第二表面上,且与所述LED灯条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祖东李广超吴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