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隆葆专利>正文

自行车鞍座高度调节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7649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行车鞍座调节架是一种在女式斜梁自行车的后斜架上重新设置鞍座的固定架。该调节架是由两块半圆形的卡箍构成,每块卡箍的两侧均带有边耳,边耳上带有1或2个螺孔,其中的一块卡箍外圆面上固接一根鞍座安装杆,两卡箍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自行车的后斜梁上。再将自行车的原有鞍座卸下来后固定在本调节架的安装杆上,就形成了新的鞍座固定位置。它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减少因儿童年龄增长需换车型而给家庭造成的浪费。(*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鞍座高度调节架。儿童大约从两岁开始便可学骑三轮车,直至到中学时才可骑通用的自行车。在此期间最起码要更换3-4种车型,这对目前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及每种童车都适龄范围很小的状况来说,即有浪费的问题,又有在每次换车后的不适应和不安全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鞍座高度调节架,它不仅能改变自行车鞍座的安放位置及高度,而且还能帮助儿童早期掌握骑车的技巧。下面依据附图来叙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自行车鞍座高度调节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A-A线的剖视图。如图1-2所示该调节架是安装在女式斜梁自行车的后斜梁上,并通过调节架在整个后斜梁的不同安放位置,再将自行车的鞍座从原有的安装杆上卸下来后固定在本调节架上,形成一种新的安装自行车鞍座的固定形式,从而使儿童在用原自行车鞍座够不着脚蹬子的条件下,达到降低鞍座高度的目的。调节架是由两块半圆形的卡箍1构成,每块卡箍1的两侧均带有边耳2,边耳2上带1或2个螺孔,在其中的一块卡箍1的外圆面上固接一根鞍座安装杆3,安装杆3垂直并焊在卡箍1上,但安装杆3也可以在此垂直的基础上进行±30°范围内的固定。两卡箍1通过紧固螺栓4固定在女式斜梁自行车的后斜梁5上。最后,再将自行车的原有鞍座卸下来后,固定在本调节架的安装杆3上,就形成了新的鞍座固定位置。为了防止卡箍1卡破斜梁5上的保护漆,在卡箍1的内圆面内与斜梁5之间设有软质的保护垫6。这样,将自行车鞍座从原鞍座安装杆7上卸下来,再紧固在安装杆3上,就改变了鞍座的安放位置,而卡箍1在整个后斜梁5上的调整,便是调整鞍座的固定高度。为了使卸下鞍座后的原有鞍座安装杆7更具有装饰性(也有安全的因素),在原有鞍座安装杆7上设有防护套8,防护套8可用软质弹性材料制成球形,也可以制成靠背形,以便儿童骑车时做为依靠。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它可以减少因儿童年龄增长需换车型而给家庭造成的浪费。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鞍座高度调节架,它包括女式斜梁自行车及该自行车上的原有鞍座和原鞍座安装杆,其特征是该调节架是由两块半圆形的卡箍1构成,每块卡箍1的两侧均带有边耳2,边耳2上带1或2个螺孔,在其中的一块卡箍1外圆面上固接一根鞍座安装杆3,两卡箍1通过紧固螺栓4固定在女式斜梁自行车的后斜梁5上,再将自行车的原有鞍座卸下来后固定在本调节架的安装杆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鞍座高度调节架,其特征是在卡箍1的内圆面内可设保护垫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鞍座高度调节架,其特征是在原鞍座安装杆7上设有球形或靠背形的防护套8。专利摘要自行车鞍座调节架是一种在女式斜梁自行车的后斜架上重新设置鞍座的固定架。该调节架是由两块半圆形的卡箍构成,每块卡箍的两侧均带有边耳,边耳上带有1或2个螺孔,其中的一块卡箍外圆面上固接一根鞍座安装杆,两卡箍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自行车的后斜梁上。再将自行车的原有鞍座卸下来后固定在本调节架的安装杆上,就形成了新的鞍座固定位置。它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减少因儿童年龄增长需换车型而给家庭造成的浪费。文档编号B62J1/00GK2106773SQ9022457公开日1992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1990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1990年12月4日专利技术者范隆葆, 郑文屾 申请人:范隆葆, 郑文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鞍座高度调节架,它包括女式斜梁自行车及该自行车上的原有鞍座和原鞍座安装杆,其特征是:该调节架是由两块半圆形的卡箍1构成,每块卡箍1的两侧均带有边耳2,边耳2上带1或2个螺孔,在其中的一块卡箍1外圆面上固接一根鞍座安装杆3,两卡箍1通过紧固螺栓4固定在女式斜梁自行车的后斜梁5上,再将自行车的原有鞍座卸下来后固定在本调节架的安装杆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隆葆郑文
申请(专利权)人:范隆葆郑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