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同德专利>正文

保健自行车鞍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7145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保健自行车鞍座,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是自行车鞍座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技术问题;该自行车鞍座,包括鞍座的裆部(前部)和座部(后部),其特征在于,在鞍座的中部设有前后走向、并且前后封口的条状凹槽,所述凹槽为前窄后宽,所述凹槽底为软质有弹性的透风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通风散热、通气排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对骑车人具有保健作用的特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人类生活用品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对骑车人有保健作用的自行车鞍座的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国家提倡出行选用自行车为交通工具,这样即环保又锻炼身体。众所周知,自行车不仅是交通工具,而且也是休闲运动的一种器具,尤其是欧美地区更为受欢迎的运动之一,一般的自行车的鞍座采用了弹簧减震结构,人们骑行时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但鞍座相对于人体会阴的部位常常是鞍座中央最凸出的部位。人们骑行时,会阴部直接受鞍座的压迫,摩擦,容易引起许多病变肛门经常受压迫,排便反应功能减退,引起便秘,压迫使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痔疮;男性引起前列腺炎;女子外阴直接受鞍座的压迫,摩擦,容易引起性敏感降低等诸多疾病。通常使用软质材料作鞍座面料,能使人增加舒适感,但不能克服上述弊病。 此外,骑乘者不论男性或女性,因运动和臀部及大腿内侧在鞍座上反复摩擦会产生热气,所以臀部及大腿内侧容易流汗或起疹子,造成皮肤上的不适感。 由于通常的鞍座的表面为平整状且不具有散热效果,因此,当长时间跨坐后,将会因鞍座对人体胯部的挤压,造成许多影响,尤其对男性的前列腺和阴茎根部形成压力,而产生前列腺增生、充血水肿,炎症等等疾病,甚至造成阳痿,女子性冷淡等疾病,此种种缺欠实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通风散热、通气排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对骑车人具有保健作用的自行车鞍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保健自行车鞍座,包括鞍座的裆部(前部)和座部(后部),其特征在于,在鞍座的中部设有前后走向、并且前后封口的条状凹槽,所述凹槽底为(软质)透风网。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前窄后宽,凹槽后部的宽度大于前部0.5至2.5cm。 进一步的,所述鞍座的长为27±1cm。即鞍座的裆部(前部)比普通自行车鞍座(长24cm×宽21cm)向前长出3±1cm。 进一步的,所述鞍座的座部(后部)宽为24±1cm。比普通自行车鞍座(长24cm×宽21cm)二边分别宽出1.5±0.5cm。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前端至鞍座前端的距离为3±1cm。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后端至鞍座后端的距离为3±1cm。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裆部(前部)至鞍座二边的距离为2±0.5cm。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长椭圆形。 利用本技术提供的保健自行车鞍座,由于鞍座中部采用凹槽结构,使会阴部不直接接触自行车鞍座,从而保护骑车者的会阴;由于避免了会阴直接受鞍座的压迫,摩擦,从而克服了自行车容易引起一系列外阴病变的弊病,消除了骑自行车时的难言之苦,有利于女子生理卫生由于避免了肛门直接受鞍座的压迫,摩擦,从而可以减少引起发痔疮的可能性,对痔疮患者,可减轻骑车时的痛苦,从而使本技术的保健自行车鞍座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 另外鞍座凹槽底部的透风网亦可使外界气流窜入鞍座内,由下往上窜的气体即布满整个凹槽空间,亦保持凹槽空间的空气流通,使不论男性或女性骑乘时,因臀部及大腿内侧在鞍座上的反复摩擦所产生的热气驱散,使得鞍座一直保持在通风凉爽的状态,使本技术的保健自行车鞍座能通风散热、通气排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保健自行车鞍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图1实施例沿A-A向的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是采用本技术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保健自行车鞍座,包括鞍座2的裆部(前部)和座部(后部),其特征在于,在鞍座2的中部设有前后走向、前后封口的条状凹槽1,所述凹槽的前后封口是指凹槽的前后端都不是通槽,即凹槽前后端至鞍座前后端的距离至少大于2cm,使鞍座在结构上更加牢固;所述凹槽为前窄后宽,凹槽后部的宽度大于前部1至2cm;如图2所示,所述凹槽的底为软质有弹性的透风网3,所述凹槽前端至鞍座2前端的距离Q约为3cm,所述凹槽后端至鞍座2后端的距离H约为3cm,在鞍座2裆部(前部)所述凹槽至鞍座2二边的距离K约为2cm;本技术所述鞍座的裆部(前部)比普通自行车鞍座(长24cm×宽21cm)向前长出约3cm,所述鞍座的座部(后部)比普通自行车鞍座(长24cm×宽21cm)二边分别宽出约1.5cm;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也可以是长椭圆形的。权利要求1、一种保健自行车鞍座,包括鞍座的裆部和座部,其特征在于,在鞍座的中部设有前后走向并且前后封口的条状凹槽,所述凹槽底为透风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前窄后宽,凹槽后部的宽度大于前部0.5至2.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的长为27±1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的座部宽为24±1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前端至鞍座前端的距离为3±1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后端至鞍座后端的距离为3±1c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至鞍座二边的距离为2±0.5c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长椭圆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保健自行车鞍座,涉及自行车
;所要解决的是自行车鞍座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技术问题;该自行车鞍座,包括鞍座的裆部(前部)和座部(后部),其特征在于,在鞍座的中部设有前后走向、并且前后封口的条状凹槽,所述凹槽为前窄后宽,所述凹槽底为软质有弹性的透风网。本技术具有能通风散热、通气排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对骑车人具有保健作用的特点。文档编号B62J1/00GK201148181SQ20072007535公开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0日专利技术者汤同德 申请人:汤同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健自行车鞍座,包括鞍座的裆部和座部,其特征在于,在鞍座的中部设有前后走向并且前后封口的条状凹槽,所述凹槽底为透风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同德
申请(专利权)人:汤同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