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种基专利>正文

方便车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645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便车筐,其一边面上设有数个上下排列的定位部,该定位部上设有数根突伸且末端具较大外径头部的卡杆,且车筐本体底面设一凸柱,定位结构由数个卡座与定位座所构成,其卡座顶边具有数个口径与卡杆外径配合的缺槽,而定位座顶面具有一与凸柱相配合的卡孔,使卡杆得嵌卡于卡座的缺槽内,并以凸柱穿入定位座的卡孔内,使车筐定位于车架上,并形成方便拆卸提取的状态,可配合购物使用,方便拆装,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方便车筐,属于自行车车筐定位结构的改进。目前,一般自行车上均以一定位结构而附设车筐,该车筐的设置,便于随车置放物品;其中一般车筐的定位结构如第五图所示,于车筐本体40一边面及底面设数个具锁孔410的主夹片41,并相对于主夹片41配合设一副夹片42,该副夹片42上亦设有锁孔420,该种定位结构组合时,先将主夹片41以焊接的方式固定于车筐本体40上,再将车筐本体40贴置于车架30欲固定处,使每一主夹片41贴靠于对应的车架杆上,再于车架杆另侧贴置副夹片42,使主、副夹片41、42呈相对应且分别夹靠于车架杆两侧的状态,并使主、副夹片41、42的锁孔410、420相对,再于主、副夹片41、42的锁孔410、420穿锁螺栓,由主、副夹片41、42夹紧车架杆,进而使车筐本体30固定于车架上;然而该种定位结构,其主、副夹片41、42将车筐本体40锁死夹固于车架30上,即形成不可拆卸的状态,使用者无法很轻易地将其拆下;因而,该种车筐无法供使用者很方便的提取,其无法供作购物筐随身携带配合购物,使用者欲购物时,便须至购物场所借用购物场所所提供的篮子购物,而购物完毕,则须将篮子内的物品取出并装入塑料袋内,再以塑料袋将物品提至车子处,再将塑料袋置入车架上的车筐内,如是不仅多次取放造成不便,而且多取塑料袋亦造成环保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方便提取及置放车筐,可供购物使用及减少环境污染等功效的方便车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设计方案在车筐本体一边面上设有数个上下排列的定位部,该定位部上设有数根突伸且末端具较大外径头部的卡杆,且于车筐本体底面设一凸柱,而定位结构由数个卡座与定位座所构成,其卡座顶边具有数个口径与卡杆外径相配合的缺槽,而定位座顶面具有一与凸柱相配合的卡孔,卡杆嵌卡于卡座的缺槽内,凸柱穿入定位座的卡孔内,而使车筐定位于车架上,并形成方便拆卸提取的状态,故能达到使用方便及避免使用塑料袋造成环境污染等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组合示意图图3为图2车筐侧面连接定位局部组合剖示图图4为图2车筐底面连接定位局部组合剖示图图5是已有技术结构分解示意图图6是已有技术结构组合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结构,主要包含有车筐本体10与定位结构,其中,定位结构设置于车架上,使车筐本体10可以定位附装于车架上,并形成可快速拆装的状态,以达到使用方便效果,本技术的车筐本体10一边面上可设有数个上下排列的定位部11,该定位部11可为片体,以焊接的方式固定于车筐本体10上,该定位部11上设数根突伸且末端具较大外径头部120的卡杆12,且于车筐本体10底面设一凸柱13,而定位结构由数个卡座20与定位座21所构成,其卡座20顶边具有数个口径与卡杆12外径配合的缺槽200,而定位座21顶面具有一与凸柱13相配合的卡孔210,使卡杆12得嵌卡于卡座20的缺槽200内,而凸柱13得穿入定位座21的卡孔210内。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组合时,是先将定位部11以焊接的方式固定于车筐本体10一边面上的适当处,并将一凸柱13焊接于车筐本体10的底面;再将数个卡座20锁固于车架30上边适当处,使该卡座20与上述定位部11呈对应分布,并将一定位座21焊设于车架30上,使该定位座21的卡孔210与上述凸柱13呈对应状态。如图1、图2、图4所示,本技术使用时,可将车筐本体10安置于车架上,即将车筐本体10贴靠于车架30上,使车筐本体10上的定位部11与车架30上的卡座20相对应,并使定位11上卡杆12位于卡座20的缺槽200上方处,且使车筐本体10底面的凸柱13位于定位座21的卡孔210上方,再将车筐本体10下移,其卡杆12便可顺利嵌入定位部20的缺槽200内,而凸柱13则穿入定位座21的卡孔210内,其中因卡杆12的头部120外径较缺槽200口径大,故而形成有效卡制,可防止车筐本体10倾倒,且由凸柱13穿卡于定位座21的卡孔210内,使车筐本体10底部得以受到有效卡止定位,故使车筐本体10有效且牢固地定位于车架30上,再者车筐本体10重心位于车筐本体10与车架30相接处的外侧,由车筐本体10重力所产生逆时针方向的力矩,如图2所示,可适当增加卡杆12头部120与缺槽200之间的摩擦力,故可避免车筐本体10在车子行进时产生任意弹跳脱出的现象;而当使用者欲前往购物时,便可将车筐本体10向上提起,使卡杆12向上脱离与缺槽200卡制的状态,并使凸柱13脱离与定位座21的卡孔210相卡制的状态,便可将车筐本体10完全拆下,而直接提着车筐本体10前往购物,如同购物篮一般地使用,而购物完毕,则直接将车筐本体10提回车上,并依上述组合方式,使车筐本体10附装回车架,即可载着物品回家,且回到家里,再直接将整个车筐本体10提起,即可将购得的物品完全携带回家,实为一使用上相当方便的设计。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具有方便拆装,可配合购物使用,使用方便,避免塑料袋过度使用,防止环境污染等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方便车筐,它包括车筐本体与定位结构,其中定位结构设置于车架上,使车筐本体可以定位附装于车架上,其特征在于车筐本体一边面上设有数个上下排列的定位部(11),该定位部(11)上设有数根突伸且末端具较大外径头部的卡杆(12),且于车筐本体底面设一凸柱(13),定位结构由数个卡座(20)与定位座(21)所构成,其卡座(20)顶边具有数个口径与卡杆外径相配合的缺槽(220),定位座(21)顶面具有一与凸柱(13)相配合的卡孔(210),卡杆(12)嵌卡于卡座(20)的缺槽(200)内,凸柱(13)穿入定位座(21)的卡孔(10)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方便车筐,其一边面上设有数个上下排列的定位部,该定位部上设有数根突伸且末端具较大外径头部的卡杆,且车筐本体底面设一凸柱,定位结构由数个卡座与定位座所构成,其卡座顶边具有数个口径与卡杆外径配合的缺槽,而定位座顶面具有一与凸柱相配合的卡孔,使卡杆得嵌卡于卡座的缺槽内,并以凸柱穿入定位座的卡孔内,使车筐定位于车架上,并形成方便拆卸提取的状态,可配合购物使用,方便拆装,使用方便。文档编号B62J9/00GK2310716SQ97200749公开日1999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22日专利技术者黄种基 申请人:黄种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便车筐,它包括车筐本体与定位结构,其中定位结构设置于车架上,使车筐本体可以定位附装于车架上,其特征在于:车筐本体一边面上设有数个上下排列的定位部(11),该定位部(11)上设有数根突伸且末端具较大外径头部的卡杆(12),且于车筐本体底面设一凸柱(13),定位结构由数个卡座(20)与定位座(21)所构成,其卡座(20)顶边具有数个口径与卡杆外径相配合的缺槽(220),定位座(21)顶面具有一与凸柱(13)相配合的卡孔(210),卡杆(12)嵌卡于卡座(20)的缺槽(200)内,凸柱(13)穿入定位座(21)的卡孔(10)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种基
申请(专利权)人:黄种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